王国鼎说,在你们建镇的起始阶段,肯定是做了不少难,吃了不少苦。
温镇长说,一开始,开拓者们就面临着难以想象的困境。
港区建设领导小组的办公室是借用江对面鳌江镇第四码头临时办公。一个多月后,为了方便工作,才搬到沿江渔业队三间破旧屋里。开始时,办公室里连电灯都没有,照明都要用蜡烛。由于办公室的窗户没有玻璃,风大时就一片漆黑。甚至连到工地上喝的水也要从对岸鳌江镇带过来,晚上下班后又要过渡回鳌江镇休息。
事实上当时新设的苍南县经济也十分困难,尽管勉强颁发了一个“建立沿江港区领导小组”的通知,但这个文件仅仅是个任命通知,甚至连通知对象不来报到也不了了之。工作人员的工作生活什么都不管,没有独立的财务,活动经费也要回原单位报销。由于各自的原单位本身也都是新建立的,多数单位说没有经费,不同意报销,那么什么工地补贴、星期日加班都无从谈起了。自己去借来的办公室十分破烂也无钱修理。
困难面前,当时确实有人出现埋怨情绪,说不应选址在滩涂上。所以在建设初期,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一是资金,二是住房,三是人口,还有是人们思想认识还不统一的问题。
两个公社划进来的五个村8788人中居民供应户口只有110人。如果按照原来户藉政策,港口城镇永远达不到应有规模。历史上的小城镇产生都是民间经济发展逐步形成的,靠的是是社会上主要是农村富人,善于经营的能人慢慢集聚起来,自然形成城镇、发展、壮大。
195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实行城乡二元体制之后,城市和乡村的劳动力就不能自由流动。如当时平阳城关镇只有11000多居民,严重影响了工业生产和市场繁荣。
王国鼎说,龙港镇的建设是白手起家,城镇的人口众哪里来呢?
温镇长说,我们用户籍制度改革来吸引群众自发地到镇上居住、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江南的农民率先走上了工业化、市场化的致富之路。当万元户在全国还很罕见的时候,在苍南县已涌现出6500家万元户。富裕起来的农民迫切需要不断扩大生产规模,迫切需要有一个交通便利、信息灵通、金融灵活、劳动力充沛的市场环境,更希望要改变自己长期落后的生活环境。他们迫切渴望享受城市文明,体验城市生活。
而龙江港区作为正在建设的现代化城镇,正需要人才和资金。如果能把这些万元户、专业户、重点户和会经营、懂技术的能工巧匠请进来,到港区来集资办厂、开商店、经商、办服务业,港区建设和繁荣就有希望了。
在解决人口聚集上,苍南县专门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允许务工、经商、办服务业的农民、自理口粮到龙港落户建房。一是有利地发展商品生产,二是有利加快县城和港区的建设,三是必须依靠国家、集体、个人等各方面的力量,采取多渠道集资方法,而让一部分务工经商办服务业的农民自理口粮到两镇落户。
这一政策的出台,苍南县群众纷纷发动起来掀起进城热,4月中旬就有1900户农民申请到龙港落户。
但在具体办理申报手续过程中,由于有关国家规章制度的规定,尚留有旧制度的影响。在申报一户进城手续,就要盖8个公章。有时经办人碰不到,还要走第二次或第三次,盖8个公章就要几十次来回跑路,实在是繁琐。农民办完手续就要很多月时间。
苍南县委根据港区建设领导小组反映,决定简化审批手续,采取了从捆印、减印到放权三项措施。同时,决定每月两次在港区召开县长办公会议,8颗大印集中一次盖印,使进城农民一次性办完全部手续。后来,捆印又变成了减印。县委决定,凡申请进城办厂经商的农民,只要盖县计委一颗大印即可。减去社队企业局等等七颗大印,有关部门根据县计委文件,为农民进城开放绿灯,进一步适应大规模农民进城热潮。
王国鼎说,不错不错,你们是想尽了办法。另外一个难题是,建镇的资金从哪里来呢?县城也在建设,我估计县里是拿不出更多的钱了。
温镇长说,在解决建设资金上,我们采用的是有偿使用土地,让群众自己来建。
港区根据“人民城镇民建”的精神,参考集资建设道路的经验,第一任镇委书记陈定模面对未来龙港发展之路提出了土地有偿使用的设想,通过媒体布告天下:谁愿意拿出3万元人民币,谁就可以进龙港镇建新屋,就可有一个龙港镇户口。短短10天就有2700多个农民专业户涌入龙港,在龙港镇简陋的“欢迎农民进城办公室”办理了落户手续,龙港镇一下子收入现金1.2亿元。
之后,农民发现凭借自己的本事和财富,可以改变身份实现做城里人的梦想,便一发而不可收,开始了一场引人注目、轰轰烈烈的农民造城运动。一些当时自理口粮进城,自建住宅落户的龙港群众回忆当时的热闹场景感慨万千:“欢迎农民进城办公室”门前每天熙熙攘攘,通往龙港的新建公路上,一辆辆满载建筑材料的汽车在穿梭飞驰,新建的楼房天天在升高。
龙港镇在全国率先推出三大改革:一是实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解决了农民进城问题;二是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解决了建城资金问题;三是实行民营经济改革,解决小城镇的发展问题。通过这三大改革,现在,我们龙港镇已经具备相当规模了。
王国鼎说,温镇长,非常感谢你的热情款待和介绍,让我们这些内地人见识了什么叫真正的改革,什么叫群众的力量。
温镇长笑笑说,我们这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王书记,走,咱们到镇上转转吧。
王国鼎说,好,好,同志们好好看看。
参观罢龙港镇,王国鼎就把大家召集起来开了一个座谈会。因为这里就是考察的最后一站了,他想听听大家的想法。原定的到普陀山游览,王国鼎自己反而不想去了。这次外出,走了不少地方,他的思想上同样受到了极大的震动。原来在西山,在十八寨,他认为自己毫无疑问是改革派,但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他原来搞的那些,简直不值一提。
当然,大家想去普陀山,那直管去。王国鼎决定把自己关在宾馆里,好好梳理一下这次外出考察的感受。
王国鼎觉得,这次到江浙地区考察,自己真的是受到了一次极大的冲击。
王国鼎就在想,像华西村、龙港镇这些地方,起步时也都是一穷二白,但他们却能无中生有。而在西山县,人们却习惯于坐吃山空。这中间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