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10时许,乘上上海至银川的397次列车,我们就要去此行的第三站——中卫沙坡头了。
在漆黑的夜里,列车在穿行在八百里秦川大地。至宝鸡后,掉头向北疾驰。沿着六盘山的东坡,颠簸在陕甘宁相交相汇的黄土高原上。聪聪本睡的正香,突然醒来,呓语道:“咋恁凉?”
我悄声对她说:“是凉,因为这里就叫平凉,我们已经来到了黄土高原,地势正在抬高呢!”
车停平凉,上来不少卖烧鸡的,5块钱一只。
聪聪又大惊道:“咋恁便宜?”
我就道:“这平凉盛产苹果和烧鸡。”
孔大姐就说:“不过5块钱一只,也不正常。怕是用死鸡、病鸡加工的。”
7月23日:大漠风情进入宁夏境,天色渐亮。铁路线和清水河相依相伴向北蜿蜒前行。眼前的黄土高原,属西海固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之地,也是全国的贫困之冠。这里的塬、梁、峁、沟交错分布,河道大多干涸,土山上寸草不生,地里是稀疏的玉米,农人们大多头戴白帽,嘴捂口罩,正漫不经心地在田野里劳作。
有些耕地已成了刀棱形,看来早已无法耕作了。农舍是低矮的土房,也有就着地势在山坡上开挖的土窑洞。这清水河因下切到了黄土下面的红色岩层,溶解了大量的硫酸钠,成了苦水河,连牲畜都不能饮用,因含盐量高,冬天连冰都不结。不过用黄河水把它掺渍以后,浇灌枸杞,却正符合其喜盐碱的特性,故中宁、中卫的枸杞天下闻名。据同车的宁夏人讲,这六盘山的主峰就叫米缸山,如今国家在这里开挖山洞,建成了规模很大的粮仓,其主要原因就是这里干燥,粮食不生虫子。
在黄土高原上,谁家要嫁姑娘,不是问对方有多少财产,多少钱,而是要问:“你家里究竟有几窑水?”
在列车上,聪聪问我:“哥,宁夏五宝指的是什么?”
我当即回答道:“妹,这道题太简单了。指的是红、黄、蓝、白、黑,枸杞、甘草、贺兰石、滩羊皮和发菜。”
聪聪就说:“俺哥哥真是的很牛啊!”
我颇为自得地说:“能说出上面答案的人太多了,算不得什么。”
我又给两位女士介绍了一些有关“宁夏五宝”详细情况,比如这滩羊皮的毛一般长2寸左右,光泽细润,洁白如玉。与其他裘皮相比,滩羊皮最大的特点就是毛穗自然成绺,纹似波浪,弯曲达九道之多,人称“九道弯”,毛花有串字花、软大花、绿豆丝等。如此弯曲的长毛,能存有更多空气,所以就更加保暖了。
宁夏人对滩羊还有这样自豪的说法:“吃的是中草药,喝的是矿泉水,拉的是六味地黄丸,尿的是太太口服液。”
上午10点,在车上度过12个钟头后,我们在中卫下了车。无心细看这塞外名城的风姿,因为心儿早已飞向了大漠深处。我们便和来自西安的一家三口合租了一辆面包车,向沙坡头进发了。
沙坡头,在我设计的旅行计划中,属于重头戏之一。
这沙坡头,高约100余米,是腾格里沙漠南下时为黄河所阻形成的,旧时名为“万斛堆”,成于清乾隆年间。陡成沙堆。如今的沙坡头名气相当大,这里集大漠、黄河、高山、绿洲为一处,既有江南景色的秀美,又兼西北风光之雄奇,被旅游界专家称为“世界垄断性的旅游资源”。解放后,我国的第一条沙漠铁路包兰铁路自此穿越沙漠,拉近了沙坡头与世界的距离。在此处诞生的麦草方格固沙方法,又使这里成了世界“沙都”。
这里有中国最大的天然滑沙场,有总长800米、横跨黄河的“天下黄河第一索”——沙坡头黄河滑索,有黄河文化的代表一一古老水车,有中国第一条沙漠铁路,有黄河上最古老的运输工具——羊皮筏子;还有沙漠中难得一见的海市蜃楼。在这里,你可以骑骆驼穿越腾格里沙漠,也可以乘坐越野车沙海冲浪。咫尺之间可以领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奇观。
因为这里好看,曾被最具权威的《中国地理杂志社》组织国家十几位院士和近百位专家组成的评审团评为“中国最美的五大沙漠”之一;因为这里好玩,这里又被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旅游电视委员会、全国电视旅游节目协作会、中央电视台评为“中国十大最好玩的地方”之一。
掏去每人15元的门票,进入沙坡头景区,雄浑与清秀、古老与现代的完美结合,让人耳目一新。包兰铁路巨蟒一般穿过沙海,沿线是长16公里、宽500米的防风固沙林带,瀚海中那新月型的沙丘链被麦草方格牢牢地锁着。站在这巨大的沙坡头之上,身后是无边的大漠,脚下是滚滚的黄河,河对岸是耸立于台子草场的香山,明长城那若隐若现的影子在香山的山脊上蜿蜒起伏。
我们提着鞋子,赤脚走在灼热软绵的细沙上,头顶上的毒日头烤得我们一脸汗水。这里的沙子非常细,就是穿上袜子,沙子也透不过去。
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有不少游客排成排把身子埋进沙子里,只把脑袋露在处面。这是在进行“沙浴”,所谓“沙浴”,通俗地讲就是让太阳晒热沙子,数十分钟后,地下水汽透过沙子缓缓地传遍全身,可减轻疼痛,祛除风湿,浴后会感到全身松爽。科学的解释是,由于沙疗地区气候干热,高温的沙粒通过压力向人体组织的深部传导,加快血流量,促进血液循环,从而扩张末梢血管,调整全身的生理反应,进而激活与恢复神经功能,改善患病部位的新陈代谢,活跃网状内皮系统功能,调节机体的整体平衡,以此达到治病的效果。
我们年轻,胳膊腿都没有任何疼痛的症状,也就没有在沙堆里尝试“沙浴”了。我们每人又坐在一方木板上,从沙山上往下滑,不禁有了飞翔的感觉,身下的黄沙轰然如钟鸣,原来这里是我国的四大响沙之一。
来到沙山下,黄河边,颇有江南水乡的感觉。在沙的怀抱里,竟有一汪泪泉,向外翻着浪花,向下叠出一道小的瀑布,汇成一条小溪,最后涌入了母亲河。在这泪泉小溪的两岸,亮着青草,绿着垂柳,亭台楼阁点缀其间,尽现塞上江南的风采。
回首沙山,游人如织,有徒步而下的,有滑沙而下的,有骑着骆驼的,也有乘坐缆车的。有黄皮肤的,有白皮肤的,也有黑皮肤的,但人们的脸上都同样闪烁着晶亮而兴奋的阳光。黄河如一条金色的缎带,在狭长的峡谷间抖动着。要越过黄河到对岸去,有人是乘坐这里最古老也最富盛名的羊皮筏子,这种筏子是用羊皮缝革为囊,一般是用十三只捆在一起,一个人就可以扛着走。每只筏子上可以坐几名游客,在黄河上漂流,险象横生却有惊无险,别有情趣。当然也有人是乘着快艇在黄河上冲浪,还有人是坐着高空吊索在河面上一飞而过,古老与现代在沙坡头的结合竟如此的和谐与完美。
我对聪聪说:“妹,咱也穿越一下黄河吧!”
聪聪说:“好啊,咱去坐羊皮筏子。”
我们三个人就花20元钱租了一只,当我们穿上桔红色的救生背心,要踏上一摇三晃的羊皮筏子时,聪聪就有点害怕了。
筏子客是一位60多岁的老汉,他对我们说:“不要怕,唉,对了,要轻松自然地上来,不要猛劲往上跳。坐在筏上要紧抓绳索,遇到浪子也不用惊慌,只要保持平衡,肯定是有惊无险。用你们年轻的话说,咱玩的就是心跳。”
渡河时将羊皮一面置于水中,摆渡时皮筏顺流而下。返回时,老汉则将羊皮筏子扛于肩头,步行至上游,顺流而下奋力向对岸划去。自古就有“下水人乘筏,上水筏乘人”之说。当我们问这羊皮筏子是如何制作成的,“峡把式”就用一段顺口溜作了回答。“窜死一只羊,剥下一张皮,捂掉一身毛,涮上一层油,曝晒一个月,吹上一口气,绑成一排排,可赛洋军舰,漂它几十年,逍遥似神仙。”这个老汉,还蛮有趣的,西北汉子啊。
随着黄河浪子的扑打,羊皮筏子也在河水中变得一摇三晃。聪聪的脸色也变得想身边的黄河水一样,腊黄腊黄的。她一手紧紧拉着绳索,一手死死地抱住我的脖子。为了让她身体能放松些,我只好用一只胳膊轻轻地揽着了她又长又细的腰部。这是我第一次这么近的拥抱聪聪。虽然四周的浪子很大,但我依然仍感到聪聪的心跳,还有她身上那种特有的让我着迷的气息。孔大姐倒显得很镇定,一副任它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样子。
在沙坡头,我们品尝了地道的黄河大鲤鱼,清炖的,不失本味。这里的黄河鲤鱼和开封吃到的黄河鲤鱼不同,基本没有什么土腥味儿。因为这毕竟是在黄河的上游,黄河还不是特别的黄。开封地面上的黄河水,那可就是一碗水半碗泥了。最后我们每人又来了一碗揪面片,感觉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