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五十六章 母亲经历的那些事儿(六)
    7、不惧凶险当主任

    春光随部队走后,她曾经负责的青联会工作只能保持停顿状态。鬼子和汉奸严酷的统治使村里一时无法与八路军取得联系。

    环境凶险,造就了王淑祥在对敌斗争中的成长和成熟,她变得忧心忡忡。但她总是默念着春光姐临行前的话,相信她一定会想办法来和她联系。在家里,她总是用心倾听周围的动静;在山上,她也尽力往远处眺望,希望能看到八路军的身影。

    一天深夜,迷迷糊糊的王淑祥仿佛听到屋后有轻轻的脚步声。不一会儿,后窗上果然传来三下、又三下的敲击声。是春光姐事先预定的信号!

    王淑祥兴奋地翻身下炕。动静大了点儿,把母亲惊醒了。母亲问她干什么去,她简短说了声“上茅房”。

    为了不惊动隔壁的甲长,王淑祥轻轻走到院门前,悄悄打开早就在门轴底下抹过油的大门,果然看见春光姐和另外两个八路军战士活生生站在眼前!王淑祥顿时心花怒放,赶紧将他们领到把东头的奶奶屋里。

    王淑祥把炉火拨旺,拿出干粮给春光姐他们吃,又倒上热水端过来。

    春光姐转着圈找:“奶奶呢?”

    一句话把淑祥的眼泪问出来了。她哭诉了奶奶去世的经过。春光姐紧握拳头:“淑祥,别哭。这笔账要牢牢记住,到时候一定让他们偿还!”

    由于不敢点灯,看不清春光姐他们的容颜。但透过火的光亮,王淑祥明显感到春光姐瘦了,而且军装也脏了、旧了,甚至还刮出了口子,很是心疼。

    由于不宜久留,春光姐长话短说。她首先宣布上级任命:从今天起,王淑祥接替她担任齐团城村青联会主任。接着,她给青联会下达了任务:立即组织全村妇女做鞋,组织青年民兵为部队送去急需的鞋和粮食。春光姐把联系地点和方式告诉她之后,就要离开了。

    这次,春光姐给王淑祥留下了一支“三八”大盖枪和几颗子弹,那都是战斗中缴获来的。春光姐要淑祥记住:保护好自己,才有能力去消灭敌人。

    王淑祥装了些粮食和盐让他们带走。

    望着春光姐迅速没去的身影,王淑祥心中充满了希望。虽然天还是那么黑,但她相信光明就在眼前。

    青联会全称是青少年联合委员会。这么重的担子压到自己身上,王淑祥觉得沉甸甸的。后半夜,她第一次体会到了失眠的滋味。

    第二天,母亲王廖氏看出了祥子的兴奋,又见口袋里少了粮食,知道昨天晚上有事情。她婉转地劝淑祥:“孩子,你还小,有些事别跟着掺和,会找麻烦的。”

    父亲王更也为女儿担心:“祥子,你也看到了,越是抵抗的地方结果越惨。干脆你就和我们一样忍着吧。”

    王淑祥坚决不同意:“不能忍。忍着,只能像奶奶一样,不被他们打死也得被吓死。春光姐说了,这笔账迟早要算的!”

    恢复了与八路军的联系,王淑祥格外精神振奋,勇敢地承担起了青联会主任的重任。

    村委会再次召开会议,把全体村民分为几种类型:一是革命骨干:包括基干民兵、妇联会成员、青联会成员、八路军家属和儿童团员。二是老幼病残,属于特殊照顾部分。三是反革命力量:包括地主、富农、保长、甲长和伪军家属,他们是要防范的目标。张纯村长一再强调:“我们一定要照名单严格掌握。而且以后的工作即要迅速做好,又要在暗地里进行,千万不能泄漏一点儿秘密。”

    从此,身材不高的王淑祥经常在夜里背着春光姐给她的大枪,带领青年民兵掩护过路的八路军和工作人员,让他们安全通过敌人的封锁线。有时,同志们要住在村里,王淑祥就安排岗哨,并带头站岗,给以特殊保护。他们还按照区里的指示,格外保卫兵工厂等重要部位。

    在村里,王淑祥还组织青少年收集各家交的军鞋、军粮,晚上牵着失而复归的大青驴,带领青年一次又一次为区、县干部及路过的八路军送鞋、送粮、送给养。不管路途多远、夜色多黑、山路多险,他们总能排除困难,圆满完成任务。

    8、军鞋掺假母受罚

    趁敌人势力减弱的时候,八路军回到了齐团城村。

    王淑祥钻进队伍里,与正在找她的春光姐汇合后,兴奋地手拉着手又蹦又跳。

    王淑祥把春光姐领回家,自己也搬过来住。她要抓紧时机向春光姐学习革命道理。

    八路军驻扎在村里,让村民们有了暂时喘息的机会。然而,由于那时的生产能力低下,生活条件非常有限。一次次被扫荡,家里所剩无几。加上一批批交军粮、做军鞋,村民们的负担在日益加重。

    以地主、伪保长为首的反动势力借此机会在暗地里施加影响,于是有人在做军鞋上面使出歪招来了。

    按照常理,做鞋底的料应该是一层层平展的布用浆糊粘好,晾干后剪成样子大小,再沿上边。然后几层摞起来,拿锥子扎上孔,用针引着线绳一针一针纳好。这样做起来的底,结实、耐用。可是这次,一群妇女偷偷摸摸地用草纸代替了布料。为了把握,她们还把王淑祥的母亲王廖氏拉上了。

    此时,王廖氏的内心非常复杂。对比之下,八路军、游击队确实是为了解放老百姓而钻山沟、打游击的,给他们做假于心难忍。可是,每次敌人来扫荡,能带出去的东西非常有限。等回到家里时,粮食及一些值钱的物品总是被抢、被烧,就算剩下一部分也糟蹋得不成样子。总是往外交东西确实有些困难了。偶尔掺点儿假也说得过去吧?

    动摇之下,王廖氏加入了做假的人群里。

    王淑祥觉出母亲有些奇怪:以前做鞋的时候,妈妈总要叫上她们姐妹俩帮忙。可是这次,她总是带上东西匆匆出门,而且做鞋的速度明显加快。

    淑祥警觉地问:“最近老有人嘀嘀咕咕的,不会是在搞什么鬼吧?”

    王廖氏有些慌张:“没有没有,这事儿怎么会搞鬼呢?”

    王淑祥坚定地说:“妈,春光姐她们为我们钻山沟、打鬼子,你可不能带头做对不起八路军的事!”

    王廖氏低下头连声回答:“不会的。”

    “不会就好。如果真有人捣鬼,我一定拆穿她!”王淑祥的态度很坚决。

    继任的儿童团长悄悄来找淑祥:“有人到我家找草纸,神神秘秘的。我偷听了一下,好像是要放到鞋底里!”

    王淑祥恍然大悟:“这就对了。我觉得哪里不对头呢。”

    “那,要不要现在就揭穿她们?”

    淑祥想了想:“不。我们现在去,肯定看不到真实情况。等明天收军鞋时,我一定要把这批假鞋截住,绝不能让八路军战士穿草纸鞋去打仗!”

    第二天,王淑祥通知各户:改变以往到家里收鞋的做法,各家一律把鞋送到村头的粮食晒场上,统一收。

    交军鞋的排起了长队。从表面上看,大家手里拿着的鞋都和往常一样。但王淑祥仔细察看,还是找出了异样:有一部分人交的鞋掂起来比较轻,纳出来的鞋底针脚也发松。

    在纳鞋底时,每穿过一针,都要将线绳缠到锥把上使劲勒一下,纳得越紧,鞋越结实。可加上草纸的底绝对经不住勒,所以针脚都平展展的。祥子心里顿时有了底。

    王淑祥果断地对上交这种鞋的妇女们说:“你们的鞋不合格,不能收。”

    她的话马上引起了七嘴八舌地反击:“怎么不合格了?”“我们一样辛辛苦苦做的,为什么就不能收?”“不收就不收,不收我们就不做了。”

    有人往前来,有人要离场。王淑祥高声宣布:“这双不收,马上做双合格的送过来。要不,就是不完成支前任务!”

    想走的人停住了。但拿鞋的却毫不认错,她把淑祥的母亲王廖氏拉了过来:“我是和你妈一起做的,你要收就一起收下,要不就都别收。”

    全场的人、包括妇女主任赵兰在内,一齐把目光集中在淑祥身上。

    王淑祥掂着母亲交上来的鞋,责备的目光盯得王廖氏低下了头。淑祥一使劲,鞋底立刻从半当腰断成两节,里面果然掺杂了草纸!淑祥大声命令母亲:“拿回去重做,明天晚上七点以前必须交上来,晚了从严处理!”

    绝大多数人满意地笑了。他们纷纷赞扬王淑祥这种无私的做法。那些掺假的妇女也在众人的谴责声中随着王廖氏退回去了。

    王淑祥成功地阻止了这项阴谋,可是回到家里,却受到了王廖氏激烈地责骂。

    对于母亲的怒气,淑祥没做任何回击。虽然自己是对的,但在大庭广众之下确实很让母亲下不来台,就让她骂几句出出气吧。

    淑祥没吃上饭,默默地拉着大青驴,驮着收上来的鞋出发了。

    做事爽快、但内心仔细的赵兰姐正在自己家门口等她:“祥子,还没吃饭吧?快进来。”说着,她把饭递了过来:“今天你做得对,我支持你。但恐怕你母亲要气坏了。先让她消消气,回来后就住我这儿吧。”

    淑祥感激地点点头。吃了半碗粥和一个饼子,匆忙上路了。

    回来后,王淑祥真没敢回家,就住宿在赵兰主任家中。

    第二天傍晚,淑祥又来到晒场照常收鞋。

    这回,母亲王廖氏交上了一双高质量的鞋。

    望着母亲布满血丝的双眼,淑祥心里发疼,眼睛发酸。但在众目之下,还得忍耐着点儿。她尽量平静地告诉记录员:“王廖氏,布鞋一双。收下。”

    这一夜,祥子还是没回家。妈妈累了一天一夜,就让她睡个安稳觉吧。

    第三天,消了气的王廖氏派妹妹来主任家找祥子,母女俩就此和解。

    通过这件事,王廖氏彻底接受了教训。从此,她仔仔细细做好每一件支前工作,决不再给女儿丢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