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古城旧貌
蓟县老县城是一个有二千多年历史的古城,在春秋时代就是无终子国的都城。不过国主只是子爵,与公爵、侯爵、伯爵相比,属第四等级了。那年代公爵侯爵的封地——也就是“国”的地盘也没有一个省大,估计这个子爵的“国土”也就和县差不多了。虽然在隋朝时这里曾升格为渔阳郡,与北京(范阳郡)和唐山(卢龙郡)平起平坐,可是后来又降为州和县了。明清朝代,这里称为蓟州,1913年,也是中华民国二年改称蓟县。2016年国家批准撤县建区,改称天津市蓟州区(地厅级)。
蓟州,这座老城虽然有悠久的历史,却由于没有在这里发生过较大的历史事件,而没有多大名气,也和普通百姓一样,是个普通的小县城了。这个小城五百年前什么样子,除非《县志》上的记载外,已经无人知晓了。但在清朝末年到解放初期的县城面貌,我是既听一些老年人说过,也曾亲眼见过的。其中最老的是我的曾祖母,她是1882年生人,看到过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去东陵上坟的队伍的。现在经历过旧社会的老人多以故去,我想把他们所说的和我所见的,记录下来,介绍给下一代,也算对历史的回顾吧。
本章标题所指的老县城旧貌,是指1955年之前的状况。这时虽然新中国已经建立六年了,但还处于经济恢复时期,从蓟县县城建筑来看,变化还不大,还是解放前直到明清朝代的老样子。1956年农业合作化和公私合营化以后,才是建设新县城的开始。
附:本章目录:
第一节蓟县老新城的城墙
第二节 蓟县老县城的护城河
第三节 蓟县老县城的街道
第四节 蓟县老县城的商家店铺
第五节 蓟县老县城的宅院和房屋
第六节 蓟县老县城的庙宇和官宅官地
第七节 蓟县老县城的鼓楼与新鼓楼
第八节 蓟县老县城公用的水井和碾子磨
第九节 蓟县老县城的交通工具
第十节 蓟县老县城的照明灯具
本章写于2009年5月——2010年11月,2014年11月后,对部分章节内容做了修改。
第一节老县城的城墙
蓟县是历史文化名城,自春秋以来即设县置州,隋朝还被设为渔阳郡的郡址。但是,由于历史资料保存的不全,过去的郡城、州城是什么样子,不得而知。
根据《蓟县志》记载,元朝时,蓟县是蓟州下属的渔阳县,州治和县治都在这里,另外周边的玉田、丰润、遵化、平谷四县也归蓟州管辖。可是作为州治的渔阳县县城,却只是夯土城墙,而且这里的夯土城墙,是什么年代建造的也不清楚。明洪武四年,也就是公元1371年,对夯土城墙进行了砖石贴面。也就是把过去的土城墙的内外两侧和上面,用石块和大块城砖包裹起来。本文所说的蓟县老县城的城墙,就是明清朝代以来的城垣。
蓟县的城垣位于县境中部,形状为北圆南方,方圆九里十三步。北圆指的是北面的城墙是一条弧线,而东、南、西三面的城墙都是直线。
老县城的北面没有城门,东、西、南面城墙的中部各有一个城门,都是圆顶拱形城门,俗称城门洞。东门位于现在的气象局大门和农商银行(信用联社)办公楼北侧街道上,西门位于独乐寺西边停车场南侧街道上,南门位于南楼商场与建材局办公楼之间的街道上。城门洞的上方前后面都悬挂着知州手书的匾额,东门的东面匾额题词称“永固”,西面匾额题词称“东来紫气”;西门的西面匾额题词称“永宁”,东面匾额题词称“西拱神京”;南门的南面匾额题词称“永康”,北面匾额题词称“达津”。
老县城的东、南、西城门洞上都有城楼,都是斗拱飞檐的宫殿式建筑,是长方形的屋子,相当三四个鼓楼上的楼室大。城楼是守城士兵的宿舍,里面要住好几十人呢。这三个城门楼一直保存到1945年9月。北面的城墙没有城门,但在北城墙的中部有一个城楼,俗称“北极楼”。
据记载城墙上还有两座敌楼,但是在城墙上的什么位置不清楚。
在城墙的四个转角处,也有楼阁样式的士兵宿舍,俗称“转角楼”。
由于清代蓟县县城已经失去抵御外敌侵入京师的作用,驻守城墙上的士兵人数减少,作为守城部队宿舍的城楼和角楼作用渐失,两个敌楼、北极楼和东北角、西北角、西南角的转角楼因年久失修而损坏拆除,到清末年间,只剩下一个东南角处的“转角楼”了,位于现在四正街北口东北侧的财政局家属院处。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东南角的转角楼被拆毁了,城墙上只剩三个城门楼。
三个主城门外边还有瓮城,俗称月牙城,瓮城只有城门洞,上面没有城楼。南门的瓮城城门朝东开,西门、东门的瓮城城门都是朝南开。出城需要拐两个九十度的弯,才能再往前走到三个关的大街上。
城门洞大约四五米高,三四米宽,每个门洞里都有两扇二十公分厚的大木门。主城门洞里面的两侧分别设有登上城墙顶部的台阶人行道和斜坡型的大马车道,登城车道及与其相连接的地面道路,被人们俗称“马道”。城墙顶部的中间是供人和大马车行走的通道,外侧是作战用的垛口,内侧是半人高的护栏墙。
老县城的城墙不是普通院墙那种与地面垂直的建筑,而是略有坡度(80多度)的等腰梯形体。它的高度大约十几米(县志记载为三丈五尺),比现在城里的鼓楼基座要高得多,而是与鼓楼的房檐差不多。城墙顶部一般有三四米宽,到城门处就更宽了。因为城楼的楼室就比普通城墙还宽,再加上楼室前后的行人走车的通道,当然就更宽了。城墙的底部俗称“城墙根”或“城根”,为防止非法登城,城根的两侧没有与其相连的其他建筑物。城根的外侧是一条三四米宽狭长的空地,再外边是一圈护城河。城根内侧除去城门附近的城根有可以行车的道路与城墙的马道相通外,就是空地或者园田,临近的建筑只有庙宇,没有民宅。
蓟县的老县城规模不算太大,但是,与周边几个县的老县城相比,还算是比较大的。据老人们说从东门到西门的大街长三华里,从南门到北城根也是三华里。可是据我的观察,东西方向可能比南北方向要长些,要相差二百米左右,不是标准的正方形十字街道。
城里的居民区以鼓楼为中心,按街道划分为四个村,即东南隅、西南隅、东北隅和西北隅。三个城门外的居民区称为东关、西关和南关。过去俗称的“城里人”,就是指的三关四隅七个村的人。
蓟县县城的城墙在1945年以前一直保存的是很好的。虽然自1644年清军入关后,蓟县就成了内地城市,城墙也失去了抵御外敌侵略的作战功能,但北部山区里的响马(窦尔敦一类的山大王)还是有的,他们没有攻城掠地的能力,却有打家劫舍的本领。因此,过去的城墙在防盗抢方面,还是有作用的。所以,一直有守城士兵,城门也是白天打开,供人们进出(持枪挎刀的响马肯定不许进城)。晚上关闭,任何人不许出入。在日伪时期,进出城门还要持“良民证”(类似现在的身份证),以防止八路军和游击队进入。
自明代以来,蓟县的老县城就变成一座砖城了,城墙的外皮是用大块城砖砌成的(内侧墙皮也有的部位是块石砌的),里面用黄粘土夯实。城砖是43公分长、20公分宽、10公分厚的青灰色粘土砖,重14公斤(现在普通红粘土砖是24公分长,12公分宽,5公分厚,重2,5公斤),是一种特制的专用材料,什么年代烧制的也说不清。我估计应该是明朝末年维修时留下的的,因为在明朝崇祯十五年(1642年),清兵避开山海关,侵入蓟州时,拆毁城垣。清兵撤走后,需要重修。而在明末李自成的农民军攻占北京后,以及李自成与吴三桂和清军的战斗中,蓟县县城没有战事,城墙不会损毁重修。所以,这种大块城砖应该是明代生产的,现在老城里有的农户家的砖头墙里还可以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