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六节 老县城的庙宇和“官宅”“官地”
    第六节老县城的庙宇和“官宅”“官地”

    过去,人们习惯把属于国家和公共所有的东西称为“官的”。在县城里必然要有若干代表国家实行管理的机关单位,这些国家单位所占据的房屋和宅院,就被称为“官宅”“官地”。而庙宇,不论有人居住(僧道人士)的大庙,还是没人居住的小庙,都属于公共设施,也是一种“官宅”“官地”。

    蓟县城里的许多老年人,都听上辈人讲过,在清朝年间,蓟县城里曾经有一宫(也有人说一观)、三寺、九庵、十八庙。何谓宫、寺、庵、庙呢?

    过去,人们把那些信奉道教,供奉仙人(道教认为,凡人和其他动物通过修炼可以成仙)如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女娲娘娘等真人、老祖、娘娘、圣母的地方,称为“宫”或“观”,由道士或者道姑居住并侍奉香火。把信奉佛教,供奉菩萨、罗汉、比丘(佛教认为凡人和其他动物通过修炼可以成佛,佛的最高级别是菩萨,罗汉次之,比丘再次之)、天王、金刚的地方,称为“寺”和“庵”,由和尚或者尼姑居住并侍奉香火。对在社会上有过一定影响,死后被大家奉为神灵(古人认为天上有各种神,人间的优秀人物死后灵魂可以成为神),塑像立碑表示纪念,并成为人们顶礼膜拜、祈福消灾的地方,称为“庙”。较大的庙也有“庙祝”(俗称香火道人)居住和管理,小庙只有神像无法住人,由附近的信众侍奉香火。不过,平时大家的习惯是,对这些宫、观、寺、庵也统称为“庙”或“庙宇”。可见,“庙”或“庙宇”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别,本节标题中所说的就是广义的庙宇。

    过去,人们把供奉仙佛的屋子统称为“殿”,大殿也称正殿,是供奉本庙宇里级别最高的仙佛的屋子,多为座北朝南的正房。配殿在大殿的左右两侧,与大殿并排,但房屋比大殿矮小些,是供奉较次等级仙佛的屋子。偏殿一般是大殿前面东西两侧的厢房,是供奉再次一级的仙佛的屋子。如果大殿两侧没有供奉神佛的配殿,只有僧道们生活起居的房舍,则称其为“耳房”。其他供僧道们学习生活用的则称为“禅房”、“诵经厅”“僧舍”等。而那些供奉神佛的“殿”,不论大小都是豪华型宫殿式建筑风格,而这些生活用房也有豪华型的,多为普通型的砖瓦房。过去的宫观庵寺,不论大小,都是既有供奉仙或佛的大殿、配殿、偏殿等豪华型房屋,也有僧道居住的宿舍厨房厕所等生活用房。有的寺庙前面还有一片空场,以便为举办庙会(为寺庙上香而定期举办的集贸活动)使用。

    规模大的庙也和宫观庵寺一样,既有供奉级别不同神灵的大殿和配殿,还有供人居住的生活用房。而规模小的庙,有的只是一间大屋,里面供奉神圣塑像,门前一小片场地,无专人管理。最小占地面积不过两三平方米,在路旁建个两三米高的小屋,小屋里只有神像和供桌,正面敞开,连门窗都没有。

    蓟县城里的几处较大的宫观庵寺,不仅是僧道的居所,还兼有接待去东陵上坟的“皇差”的“行宫”职能。因为过去的皇帝、皇后、太后、和嫔妃们,所乘坐的所谓“龙车凤辇”,只是马拉的木轮车,车上有不到一人高的木制车楼子,俗称“轿车”。车楼内只能蹲着和坐着,不能站立。车轴上没有减震设施,虽然里面铺垫较厚,坐久了也不舒服。而且那些手持旗罗伞扇、举着金瓜斧钺的仪仗队,持枪垮刀的警卫队,以及左右侍候的太监、宫女们都是步行的,虽然也有些官员是骑马或坐轿,总的看速度都不快。从北京到东陵要走好几天,途中每过十几公里就要休息,中午要吃饭,晚上要住宿。蓟县境内的白涧、邦均、桃花寺、隆福寺等地,都有“皇差”队伍休息的寺庙和“行宫”(专门供皇帝皇后们休息的屋子)。蓟县城里没有专门的行宫,城里的独乐寺、广福寺、龙泉庵、上庵等几个大寺庙和西门外的仙女宫,都有多余的房屋,作为“行宫”或者“驿馆”,供“皇差”们吃饭或住宿(“庙”不论大小,均无接待“皇差”食宿的任务)。过去,蓟县流行一种说法:“要当老道在西关,要当和尚去盘山,要当尼姑到白涧”。就是因为西关的道士、盘山的和尚、白涧的尼姑们,都有较多的机会接待皇帝和娘娘们,所以得到皇家的赏赐和大户人家捐献给庙里的耕地及佃户比较多,这些出家人都过着豪绅般的生活,这些宫观寺院里的“当家人”,比县官还牛气。

    清末洋务运动中实行“废科举、改学堂”运动,传统文化被批判,庙宇里也就逐渐断了香火,年轻和尚道士们也就“还俗”了。辛亥革命以后,又兴起“拆了大庙改学堂”运动,许多庙宇的大殿、配殿都成了学校教室,或者是县里新成立的机关单位的办公地点。所以,到新中国成立时,蓟县城里的一宫三寺九庵十八庙,早已改作他用或是断壁残墙一片废墟了。不过,在1955年之前,这些被改做学校的庙宇痕迹还是明显的。因为神佛们居住的房屋,也就是供奉泥像的所谓大殿、配殿,不论大小高低,都属于豪华型宫殿式建筑风格,尽管雕梁画柱的画面油漆已经褪色,但房屋木架门窗结构与普通民房不同,有的教室内还有明柱。而且房顶上面的瓦都是盒瓦垄,房脊、房梢高大,还装饰着象征神圣标志的陶制小动物。这些特殊的建筑材料,也就是现在所称的“古建筑材料”,民国年间在蓟县是没处去买的,可能是官窑(为官府烧制砖瓦的窑)停产,民窑不会制作的缘故。因此,那些被改做机关单位的庙宇,新建的普通型房屋比较多,保存的原寺庙中旧式房屋少。只有学校,因学生人数少,不需添置房屋,再加上教育经费不足,无力改旧换新,才使满清时代的房屋保存到解放以后。但是到七十年代后,随着学生人数和教育经费的增加,学校里的就是房屋也被淘汰了。而残存的几处庙宇里的大殿,都被县里作为重点保护文物,留存下来了。下面分别介绍:

    蓟县城里的一个宫是“文成宫”(俗称老君庙),它和西城门外边的“仙女宫”(俗称娘娘庙)一样,都是道士居住的地方,但是文成宫的规模不如仙女宫的规模大。文成宫的地址在新鼓楼西北角,也就是现在的东大街邮政局对面的华能集团的临街楼房及后边的院子处。民国年间,文成宫的就荒废了。四十年代以前殿堂房屋和院墙就没有了,只在南部靠近大街的位置剩下一个坐南朝北的戏台。解放前在这里唱戏不要票,大户人家出钱,大家随便看。解放初期蓟县评剧团,在这里唱戏时就卖票了,在外边用苇席围个圈,两毛钱一张票。里边没有座位,人们站着看也行,从家里带来凳子也行。里边还有买花生瓜子和糖葫芦的。1956年公私合营以后,县里修建了大礼堂,可以唱戏演电影。在文成宫遗址上建起了一座“东大楼”,就是一座双层砖木结构的楼房,也是副食百货综合门市部。后来人们就改称此处为“东大楼”,“新鼓楼”的地名也被“东大楼”取代了。1980年以后,东大街拓宽改造,东大楼拆除了,改成华能集团办公地点了。“东大楼”的名称也没了,“新鼓楼”、“文成宫”更没有多少人知道了。

    老城里的三个寺是独乐寺、白塔寺和广福寺。

    独乐寺在西大街路北的最西面,它的西面是西门北马道,也就是一片空地。白塔寺在它的正南面,临近西城根的地方。白塔寺西面也是一片园田。白塔寺的规模比独乐寺小的多。广福寺在北大街北半段的路东鲁班庙的东面,规模比较大,它的后边是北仓厫。

    辛亥革命后,独乐寺内十丈高(注1)的“观音之阁”里的“十面佛”(实际有一大十小十一个头)像,山门里的哼哈二将等神像被保存下来,其他房屋被改做“官宅”公用了。日伪时期,独乐寺曾经是警备队的驻地。解放后,独乐寺被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新建的县文化馆(文化局的前身),及文化馆下属的图书馆、电影队、皮影社、评剧团,以及后来城里的文物保管所,都在这个院里办公。西面的空地被圈进独乐寺大院里,西南角的大院是露天电影院。改革开放后,独乐寺被作为旅游景点,供游人参观了。

    辛亥革命后,白塔寺内九丈九尺高的白塔也保存下来了,但是一层大殿(三大间正房)和东西偏殿(三小间厢房)都变成西南隅小学的教室,偏殿下面的僧舍变成了教师宿舍和办公室。全国解放后,白塔寺的塔被列为河北省重点保护文物。改革开放后,学校搬迁,白塔寺修复重建,变成了旅游景点。不过现在白塔寺正门东边的那个小院,可能过去曾经是禅房和僧舍区,但在日伪时期只是一片空场,没有房屋。合作化以后成为生产队的打麦场。现在北面供着菩萨塑像的大殿和东面的厢房,都是后来为发展旅游新建的。

    广福寺的命运就惨了,因为寺院的规模虽大,却没有独乐寺中“十面佛”那样的大佛和白塔寺中“大塔”那样的特殊建筑,庙里的菩萨塑像容易拆毁,结果就成为很好的“官宅”了。首先是在这里建立了县里的第一个中学,正殿改成学校的图书室和阅览室,配殿和僧舍也改成教室和办公室了。因为学生不多,广福寺的部分房屋还曽是警备队的驻地,北面的空地——北仓厫,成为部队训练和学生上操的场地。后来学校不断发展壮大,拆旧房盖新房,拆平房盖大楼。除去广福寺西南角上的鲁班庙小院外,其他的大殿配殿早已不见踪影了。现在,大家只知道蓟县一中旁边有个鲁班庙,谁能想到一中的校园过去曾经是广福寺呢。

    也可能有人会认为老城里只有三个寺的说法不准确,不是还有个清真寺吗?确实在西南隅塔后胡同西侧,靠近西城墙的地方,曾经有过一座清真寺,是仿阿拉伯民族风格的教堂式建筑,有个超出城墙高度的尖顶小阁楼。这个清真寺小阁楼,是老县城的“第三高”建筑(第一高是观音阁,第二高是白塔)。清真寺里面有个“阿訇”(伊斯兰教的神职人员)居住,城附近的回族民众要定期到这座清真寺里做“礼拜”,回民家中办丧事要请阿訇去“念经”。1966年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时,“阿訇”被造反派赶回原籍,回民们的伊斯兰宗教活动也停止了。1976年唐山大地震波及蓟县,这座清真寺小阁楼倒塌了,后来这个院子建成了一户回民家庭普通住宅。据说这个清真寺是民国初年由当地回族民众集资修建的,所以不在明清朝代蓟县城内的“一宫、三寺、九庵、十八庙”之内。

    现在,知道老城里曾经有过“九庵十八庙”的人,或许还有一部分,但是能说清这二十七个庙宇的名称和具体位置的人,几乎没有了。现在的蓟县一中校园内,曾经有四个寺庙,其中最大的是广福寺,西南角是鲁班庙,东面还有两个小庙,名称已鲜为人知了。所以,我只能介绍其中的几处。

    据说九个尼姑庵,分布在四个隅中,规模大的平时居住几十人,小的只有两三人。名气比较大的是东南隅的“龙泉庵”和东北隅的“上庵”。

    龙泉庵:位于东南隅龙泉庵胡同(昌南路)中部西侧(现在的三府公寓东面),它的前门在“龙泉庵西胡同”的东端,后面在“猪市胡同”(三府街)。辛亥革命后龙泉庵改为东南隅小学校,里面的大殿、配殿、石拱桥(俗称罗锅桥)小凉亭,一直保存到六十年代。后来根据需要拆旧翻新,逐渐被新房取代了。八十年代后,学校迁走,龙泉庵东北角的部位建成东南隅村委会办公地点,其他部位建成民宅。

    上庵:位于东北隅的东北城墙根下钱局子的东南面,现在渔阳宾馆的东南部。“上庵”原名“望月庵”,因在城中地势较高容易看到月夜星空之意。但人们都称为“上庵”,称南边城墙根地势低洼处的小尼姑庵为“下庵”。辛亥革命后,原来的宫殿式房屋保存了一段时间,逐渐的荒废了,与钱局子合并在一起成为官宅官地了。

    如意庵:位于东北隅上井胡同(小间道胡同北、王家菜园胡同南)东侧的城墙根下,有两层正殿(六间正房)和东西配殿(厢房),辛亥革命后改成东北隅小学校。七十年代学生数量增加,小学校迁到上庵南面、王家菜园东面的北大庙遗址建新校舍(后改建教学楼),过去的如意庵遗址就成为民宅了。

    圆通庵:位于西南隅四眼井胡同与塔东胡同交叉路口东北侧,一个小院,三间正房是佛堂,东西厢房是尼姑的食宿处所,平时只有两三个尼姑。民国年间断绝香火后,尼姑还俗嫁人,房屋被拆走改建他处官宅,小院荒废。后被建成民宅,盖了茅草房。七十年代后,民房拆迁,扩建到县供销社院内,八十年代后改建成商业职工家属楼。

    十八庙有的在大街旁,有的在城墙根下,有的在胡同口。

    古代的“庙”有几种类型:一种是纪念馆型的庙,如京城中皇帝家的太庙(供奉离世的各代皇帝,因皇帝是真龙天子,是神所以称为“庙”,普通百姓供奉祖宗的房屋称为“祠堂”),分布在各地的孔圣人庙(即文庙,纪念儒家祖师孔丘。古人认为孔子是文曲星君)、鲁班庙(纪念木匠祖师爷鲁国的公输班,被奉为制造行业的神圣)、关帝庙(俗称老爷庙,纪念三国时大将关羽,曽被奉为武曲星君、伏魔大帝)等。这种历史人物庙多为官府修建和组织祭祀活动。第二种是超自然力崇拜型的庙,如龙王(主管风雨雷电江河湖海及水井的许多神职)庙、药王(主管医药病患瘟疫等事物的神,传说是神农氏)庙、财神(主管人们经济命运的神,传说是赵公明)庙等。这种一般由社会组织修建和组织求雨、免灾等祭祀活动。第三种是传统礼教型的,如城隍庙(城隍爷是管理一个县事物的神官)、山神庙(山神爷是管理一片山区事物的神官)、土地庙(土地爷是管理一个乡事物的神官)、五道庙(五道将军是管理五条街道——一个村事物的神官)。这种庙是由民间自发组织修建和进行祭祀活动。古人认为,社会上有许多不公平的事,国家的“官”解决不了,神仙界的“官”可以解决。而这些神职官员,一般是当地受百姓尊崇的名人死后的灵魂来担任的。当然,名义上是被天上的帝王任命的,实际上则反映百姓的期盼心理。因此,“城隍爷”,“土地爷”等神职,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地方,是由不同的人离世后担任的。这些神仙官,也是要求人们按照传统礼教行事,遵守传统道德,不要违法乱纪的。如蓟县城里的城隍庙中,正殿供奉城隍爷的神像,偏殿里就有十八层地狱图,揭示在人间做了何种坏事,在阴间应该受到何种处罚和折磨(上刀山、下油锅等)。

    蓟县城里的十八庙中也分这么三类:第一类的有孔子庙、关公庙、鲁班庙,还有地方官府为本县名人修建的崔府君庙和张相公庙(注2)。第二类的有财神庙和药王庙,龙王庙不在城里,修建在城西公乐亭村外“小海子”(注3)北面的五名山上。第三类的有城隍庙、土地庙和五道庙。因为城隍爷管全县的事物,只有一个城隍庙,规模比较大。“土地爷”和“五道将军”,管理的地面小,所以庙也小,但是数量多,城里的四个隅中,各自都有自己的土地庙和五道庙。过去各家办理丧事期间,要到五道庙去“送纸”——焚化纸钱,现在庙没有了,有的人家就在村边上,用三块砖拼凑一个“门”,代替“五道庙”来使用。因为土地庙和五道庙的占地面积小,断绝香火后,房屋或坍塌或被拆毁,早就不见踪影了。如西南隅在塔东胡同与塔西胡同之间有一个“対庙胡同”,胡同东口在圆通庵西墙上面镶嵌一个一平方米左右的小庙,在胡同西口——西门南马道的地方也有一个一间房大小的五道庙。后来,东面的“圆通庵”和西面的“马道”上都建起了民宅,两个庙都消失了。只有那些规模大的庙,因为改作学校或者机关单位,才使一部分殿堂或房舍保存下来。我知道的有以下几处:

    文庙(又称孔子庙):位于“北大街”(渔阳北路)北段路西、“文庙胡同”(文安街)路北(原城关小学院内)。改为小学校后,大殿、配殿的房屋及石拱桥和山门一直保存完好。2000年后,将文庙宅院从城关小学分离出来,恢复文庙里的孔子塑像等,建成旅游景点。

    鲁班庙:位于“北大街”(渔阳北路)北段路东、“府后街”路北。鲁班庙的规模较小,过去是蓟县第一中学的木工房,房屋一直保存完好。改革开放后,从学校分离出来,恢复鲁班塑像,改建成旅游景点。

    城隍庙:位于文庙胡同(文安街)西段路北现文安街派出所和县信访办公室的后面。现在城隍庙只剩一个大殿还是清代的房屋,已列为县级重点保护文物。过去,城隍庙的规模是比较大的,里边有香火道人居住和管理。传说清朝末年有个香火道人很聪明,会做“机关”“消息”。在“阎罗殿”那屋,有个木头制作的和真人同样大的“黑脸无常”鬼卒,用门口里边的一块踏板控制“消息”。进屋人只要踏上这块踏板,木头“无常”就屋角处滑过来,举起两只手上的铁链子再落下,正好可以搭在进屋人的肩膀上,把人吓得半死。另外,在厕所里也有个木制的“美女”,手里捧着大便纸的盒子,站在旁边。有人大便时,只要蹲在踏板上,木头“美女”就滑过来,把手纸送到你面前。人离开踏板后,“美女”又回到原处。据说大殿里“城隍爷”的塑像与寺院的菩萨泥像不同,是用木头雕刻的。因为每年都要有“城隍爷出巡”活动,木头坐姿神像可以放在八人抬着的轿子(一个大椅子,没有顶盖和轿围帘)上,到各大乡镇去巡逻。一些人扮作神鬼“随从”,敲锣打鼓,轿前开路,非常热闹。城隍庙的大门前有个石头牌坊,就在这个大院中部的上坡处(院里有土坎,北高南低。这个牌坊与大街上的牌坊大小样式都差不多,区别是,在牌坊的四根方形条石柱子的前后两侧,各有一个方形条石斜柱,支撑在牌坊横梁的下部,使牌坊更加稳固。牌坊的前面,也就是土坎想南面是一片广场,广场的西南面有一座药王庙。辛亥革命后,城隍庙及庙前广场,都成为“官宅”“官地”,日伪时期这里也曾是警备队的驻地,后来又成为师范学校。1949年10月1日,蓟县人民政府在这个广场上组织召开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大会。六十年代后,师范学校迁到城外,这里改成公安局、检察院和法院的办公地点。2000年后,改为文安街派出所和信访办公室等单位的办公处所。

    药王庙:在城隍庙前广场西南面的城墙根下,日伪时期曾是县里“新民会”的办公地点,后来荒废了,改建成为“官宅”,在公检法大院门口的西侧,现在是文安街派出所的一部分。

    老爷庙:位于西大街中段路北,现旅游局处。过去老爷庙的前面是三间门房,中间是大门道,两扇大红木门,上面点缀着金黄色的门钉。两侧的屋子临街的窗户是圆形的,门前有一对石头狮子。门房的位于现在旅游局前面的楼房中间部位。门房的东南侧,也就是西大街与北四眼井胡同交叉路口的西侧,是张家理发铺,也是三间屋子及后面小院,与现在那三间店铺房屋类似。老爷庙门前边有一小片空场,空场前边是街道,街道南侧还是一片空场(现在的鑫龙商城西面),空场南部是一座面朝北的戏台。老爷庙里的规模不太大,但里面房屋也不少。辛亥革命后,县里组建了警察局,就在老爷庙办公。解放后这里改为粮食局,改革开放后这里又改成旅游局的办公地点。老爷庙的门房和石头狮子,一直保存到六十年代。后来都拆了,现在只剩院内西北角一座大殿是过去的文物,其余房屋虽然也是古代豪华型建筑样式,但都是后来新建的。

    财神庙:位于“东大街”(文昌街)中段路北,现在的蓟县水务局处。财神庙在辛亥革命后,改为蓟县商会的办公地点。解放后成为蓟县水利局的办公地点,庙里的殿堂式建筑早就改成了普通建筑,已经看不出古庙的特点。七十年代后期,水利局又在这里盖起了办公楼,更看不到财神庙的痕迹了。

    张相公庙:位于“大蒋家胡同”(宾昌路)中段路东,后来改为东北隅村公所办公地点,原来的殿堂在解放前就拆旧翻新,改成普通房屋了,现在是东北隅村委会。

    另外,在北仓厫——一中体育场西北侧的北城墙顶上,与北大街相对的位置,有一座庙的大殿,日伪时期成为守城士兵的住所,一直保存到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后,这里拆了庙殿,修建了一个水塔。在这个庙殿的旁边有两棵大柏树,每棵树都有四根主杈,俗称“二柏单八杈”,据说这两棵柏树的树龄有四五百年了。提起“二柏单八杈”,城里的老人都知道,但是这座庙究竟是何名称,却不知谁能说的清了。至于那些在解放前就早已倒塌的“庙茬子”(残墙断壁或瓦砾堆),虽然保存到解放初期,但当时已很少有人能说清哪个地方是什么“庙”或“庵”了。现在的老年人基本都是辛亥革命后出生的,就更不清楚“九庵十八庙”的详细情况了。

    蓟县老县城里面,除去用庙宇改建的“官宅”“官地”外,还有历代官府衙门遗留下来的“官宅”“官地”。主要有:

    县衙大院:就是现在的县政府大院,它的东面是“新鼓楼胡同”(府东路),西面是“北大街”(渔阳北路),前面是“府前街”,后面是“府后街”。这里在明清朝代就是老县衙,民国年间、日伪时期,还是县政府。过去这里分前后两个院,中间是大门和二门。县衙大堂在二门里,外面是监狱,西面是死囚牢,关押罪行重的犯人。东面是看守所,关押未决犯和罪行轻的犯人。县衙大院的对面,即“府前街”路南的那片地方,过去也是一个大院,也是“官宅”。主要是县政府官员们的家属,或者后勤人员使用。日伪时期,南大院还是伪县政府机关发报电台所在地,院里有较高的天线杆子。解放初期,南北两个大院曾经是县委、县政府及下属公检法等机关的办公地点。后来公检法单位搬到城隍庙大院,南大院中又建立了县广播站(广播电视局的前身)。七十年代后,在广播站之外的其余部位建成机关干部家属院。八十年代后,广播站搬到北城根下的招待所后面,南大院完全成为家属院,其中对着县政府大门处,又建了一个小公园。

    北仓厫:俗称“北操场”,位于北城墙根下,广福寺的后边。明代蓟州总兵戚继光镇守长城时,城里的北仓厫就是大军草料场。到了满清时期,蓟州成为内地,没有多少兵马了,北仓厫也就荒废了。辛亥革命后,广福寺改成学堂,北仓厫就成为学校的大操场。日伪时期,警备队驻兵广福寺,北仓厫也是军队训练场。解放以后,这里还是蓟县一中的大操场。同时,每逢五一、十一等重大节日,或遇到重大政治事件,县里也在这里召开群众性的大会。2000年后,这里又建成露天体育场。

    钱局子:在北仓厫的东面,现在的渔阳宾馆处。这里是过去县衙门铸造银两和铜钱的地方。过去,县里从老百姓手里收上来的捐税,是散碎银子,上缴国家时要铸造成五十两一锭或一百两一锭的大元宝。同时还要适应县内经济的发展,按照国家的规定铸造统一制式的铜钱,以便在市场上流通。洋务运动后,支票、钞票代替了现银和铜钱,国家银行代替了钱局子,这里的宅院也就荒废了。后来,钱局子与它东南面已荒废的上庵合并在一起成为官宅官地了。六十年代,县委、县政府机构扩大,人员增加。县委机关准备搬出政府大院,就在这片的“官地”上建起一片房屋,计划做县委大院。结果河北省领导未批准,便改成政府第二招待所,后来不断扩大,成为渔阳宾馆。

    侯宅子:在鼓楼后边北大街路西,就是现在的县委大院。过去这里是姓侯的官宦人家的宅院,后边那条街名叫“侯家胡同”。也不知什么年代,也不知是“侯大老爷”工作调动举家搬迁,还是家境没落远走他乡,反正是姓侯的家无人了,宅院荒废了。在日伪时期,这个院里就是一片残墙断壁,瓦砾成堆,荒草没膝。只在北部——也就是“侯家胡同”的南侧有几层房屋,南部——西大街的北侧有几户人家的宅院。中间的一大片都是空旷的“官地”。1956年公私合营后,在侯宅子的东南角修建了“大众浴池”,也就是一个大澡堂子。包括一个大庭堂式的房屋和小院。浴池北墙外是一条通道,北面的一排房是文教局的部分办公用房(文教局的主要办公地点在县政府大院的南倒房处)。浴池的西墙外修建了可容纳一千多人开会、看戏、看电影的大礼堂,大礼堂的西院和北面、东北面的房屋(文教局用房后排房)是县委招待所(后来也称第一招待所)。1980年后,县里在南大街路东修建了蓟州影剧院,大众浴池搬迁到南楼商场东侧的楼房处。大礼堂也拆了,招待所与’钱局子”处的“二招”合并了。侯宅子大院修建了办公楼,改成了县委大院。

    猪市:过去城里的集贸市场,在东大街的新鼓楼十字路口南面三四十米外,现在的邮政局的后半部和影剧院的后大部。猪市的西面是李家面铺(影剧院前广场处),南侧的猪市胡同(三府街)西口在南大街(渔阳南路)上。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这里一直是集贸市场,重大节日的晚上,也在这里公开放映电影。后来,极“左”路线“割资本主义尾巴”,取消了集市贸易。同时邮电事业大发展,南大街又拓宽改造,猪市的场地就被邮电局和影剧院给分别占用了。

    另外,1947年6月,国民党收缩兵力,全部西撤北京,同时协裹城里的61户商铺掌柜全部西逃。街面上一些较大的店铺及附属房屋,也都成为无主财产。其中一部分分给穷人变成普通民宅,较大的收归国有(政策是没收官僚资本和买办资本,保护民族资本)变成了“官宅”“官地”。故此在解放初期,老县城里的空地空房很多。除去一些被当时的党政机关(那时局级单位较少)及国家企事业单位(除学校外,那时还有银行、邮政局、县医院、供销社)占用外,还有多余的“官宅”“官地”。如南大街路西县医院的南院,西南隅村老宋家(现在工业局处)的北院,是无主的“官地”。再如东大街路南,从新鼓楼路口与龙泉庵胡同(昌南路)之间,在街面上只有几间店铺房屋,里边从东大街直到南面的猪市胡同(三府街)以北的一大片,几乎没有多少房屋和民宅。大部分都是空旷而又荒凉的“官地”(那时私人的宅院和园田,一般都种植蔬菜和玉米等庄稼,只有“官地”才是瓦砾成堆遍地荒草),直到1956年公私合营后,在县医院南院组建了编织社(现在的印刷厂处),在东大街路南组建了铁工厂,后称农机厂(现在的图书馆和综合商场处),在东边修建了蓟县总工会和职工俱乐部(现在的宝龙祥商场和棉纺厂家属区处)。总之,老县城里的“官宅”“官地”是很多的。

    注1:据城里的老年人传说,独乐寺内的佛殿“观音之阁”高十丈,白塔寺里的白塔高九丈九尺。

    注2:“崔府君庙”是古代蓟县地方官,为城里的一个姓崔具有“府君”职称的做官人死后修建的庙。城北的山也因有崔府君的坟墓而被后人称为“府君山”。张相公庙是蓟县地方官为城里一个名气比较大的姓张的读书人死后立的庙。

    注3:蒙古人称大水塘为“海子”,过去城西公乐亭村边有一片常年冒泉水,四季不干枯,冬季不封冻的水塘,自元代以来称为“小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