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新兵连
    新兵连的临时驻地是在西藏自治区驻川办事处的保育院里。保育院是由四栋L形的二层楼房围成,中间的空地有两个篮球场大。楼房的走廊很宽,水泥栏杆上整齐的摆放着许多脸盆和军用茶缸,绳子上挂着一条条白色的毛巾,显然这里是一派军营的景象。

    先期来到这里的新兵,外出训练还没回来,院子里显得非常安静。走进楼里,沿着走廊细看,每层楼有许多房间,每个房间约有70平方米,住了差不多有30个新兵。新兵们睡的是地铺,一个紧挨着一个,薄薄的毛毡下,铺着厚厚的稻草,虽然有些简陋,但却收拾的井井有条,被子和军大衣,叠的就像豆腐块一样,整整齐齐的摆放在雪白的床单上。

    中午,为了欢迎新来的战友,炊事班特意给我们端来满满一盆红、白萝卜炖猪肉。这顿饭我们吃的特别香,留下的印象也特别深,因为这是我们参军后吃的第一顿“皇粮”。

    下午,我们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领到并换上了崭新的绿军装。2、3号军装对我们几个一米六几的新兵来说非常合身,但对那几个一米八以上的高个新兵来说,就有点勉为其难了。2号军装穿在他们身上,短胳膊短腿的,活像电影《抓壮丁》里的童子军。

    看见他们那个难受劲,我们的眼泪都笑出来了。司务长更是乐坏了,他喃喃自语,“四川人个子不高嘛,怎么一下冒出这么多大个子?算了,算了,我给你们去换特大号衣服吧。”

    新兵连的战友大多来自农村。农民习气很浓,生怕自己吃了亏,每次开饭总要去抢。盛饭用的铝勺把,常因他们使劲过大而弄变了形。每当开完饭,炊事员总是一边抱怨,一边用榔头将饭勺把敲直。

    刚入伍的新兵肚里没油,饭量非常大。全连160多号人,每顿做饭,仅用大米就得150多斤,这还不算蔬菜和副食,伙食费严重超支在所难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一天炊事班没做饭,只做了一些菜叶汤。望着锅里的菜叶汤,大伙都傻眼了,就在大伙迷惑不解时,军医来了,他给每个新兵发了四颗“宝塔糖”。也许是肚子太饿,不用军医监督,新兵们就把“宝塔糖”全部吃下去了。就这样持续进行了两天,大伙饿得真有点受不了了。

    按说这两天也没吃个啥名堂,但每次去厕所,里面总是蹲满了人,等我如厕时,好家伙,蹲坑里面全是“面条”。“天啊!”我长这么大,从来没见过这种场面,简直太可怕了!那几天,我宁肯跑到营区外很远的地方去方便,也不愿再踏进这个厕所了。

    到了第三天,一盆盆红烧肉端了上来,大伙吃的真解馋啊,那两天顿顿如此,仅仅过了几天,就再也没人去抢饭了。做饭用的大米直线下降,解决新兵伙食超支的问题,部队真是有绝招。

    刚从入伍的新兵,许多人都留着大分头,他们认为挺好看,但部队却不允许。为了适应战时抢救伤员的需要,新兵入伍后必须剃平头。既然部队有规定,那就必须执行。排长给我剃光头,我二话没说就坐那了,可许多农村兵却不以为然,好像从没见过剃光头似的。他们希奇地看着我、取笑我,有的甚至还动手动脚摸我的脑袋,他们的行为简直把我惹毛了。

    轮到他们剃头时,我从排长手里拿过了剃刀,先从他们脑门推到后脑勺,浓密的黑发中剃出了一条白道道,“这是人民南路到人民北路”,再从左边推到右边,“这是东大街到西大街”,我一边剃一边说,看见他们的大分头此刻变成了十字路口,我忍不住笑了,刚才的怒气也随之跑到九霄云外去了。

    排里的新兵大多数比较配合,但有几个比较顽固,死活不肯剃头,要剃他们的头,就跟杀猪一样难。他们平时的举动就让人感到非常好笑,成天口袋里装着个小镜子,有事没事的拿出来照啊照的,哪像个大老爷们。在他们看来,大分头是最招女人喜欢的款式,这帮家伙真是土的不能再土了。在排长严厉的批评下,他们总算勉强同意了。后来在和他们的接触中我才知道,他们除了认识人民币,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新兵中文盲比例很大,像我这样混过初中的人,在他们中间竟然成了文化人。这些战友虽没文化,但他们从不耍滑头,和他们相处久了,感觉还挺谈的来。也许是我经常帮助他们写家信、念家信什么的,他们对我非常好,有时候悄悄地给我一块糖,有时候会很认真的对我说,“将来有机会到我家,我一定让我家**奶(老婆)杀汁(鸡)给你吃。”他们的话虽不可能实现,但却能够让你感受到他们的真诚。

    有些新兵特别喜欢占小便宜,有时候简直让人感到恼火。他们可以不打招呼,就把你的牙膏、肥皂拿走,拿别人的东西,就像拿自己的一样。我凉在绳子上的毛巾,经常被一条又黑、又臭的毛巾取代,以至于我不得不发出愤怒的吼声,这种行为才得以制止。

    刚入伍的新兵,要从老百姓转变成一个军人,那是需要时间的。队列训练成了新兵们的必修课。说实话,队列训练不仅单调乏味,而且非常累人,两个月下来,一双崭新的解放鞋鞋底都快磨平了,晚上只要一挨枕头,几分钟后就能进入梦乡。

    刚入伍的第二天,我就遇上了紧急集合,夜半三更急促的哨声太惊人了,房间里黑不隆咚,什么也看不见,那时我刚学会打背包,不免心里有些紧张,听见别人打好背包跑出去的声音,自己更加着急,结果是越急越打不好。慌乱中背包总算打好了,可我的一只胶鞋不知被谁踢到哪去了,黑灯瞎火的,摸又摸不着,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穿着一只鞋,跟着队伍跑,一路上高一脚、矮一脚的真是活受罪。

    吃一堑长一智。从那以后,打背包成了我的主攻方向,几天下来我就慢慢适应了,并且做到了三分钟内打好背包穿戴整齐跑出去集合,过去那种拉稀摆带的事情再也没有发生过。

    为了提高新兵们的政治思想觉悟,新兵连开展了忆苦思甜教育,为了配合政治教育,整整一个星期,炊事班每天都是玉米糊糊加菜叶的忆苦饭。吃糊糊汤一顿两顿还可以,但顿顿都是菜叶糊糊汤,真的让人受不了。一些经济条件稍微好一点的新兵,受不了这样的苦,偷偷的跑出营区到街上去买些好吃的,结果被新兵连的干部发现了,被抓住的新兵不仅挨了批评,而且还在军人大会上做了检讨,自那以后,新兵们再也不敢上街去买吃的了。

    由于文化水平低,新兵们在忆苦思甜大会上闹出了许多笑话。记得有一次,一个新兵积极的举手要求发言,指导员以为他们家在旧社会苦大仇深,于是就让他上了台。

    本来我们忆苦思甜的目的,那是忆旧社会的苦,讲新社会的甜,讲我们应该如何珍惜幸福的生活。他老兄可好,说着说着,就把三年困难时期的生活艰苦给扯出来了,连我都发现他讲错了,他自己还不觉得,还在那振振有辞,一把鼻子一把眼泪的,指导员让他停下来,他还有些不高兴,简直让人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