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我是主张学生的课外阅读面要宽一些的,除了看中外文学的经典著作,不妨也涉猎一点科幻小说。

    有人会问:阅读科幻小说有什么益处呢?

    这不禁使我想起不久前看到的一则有趣的报道。这篇报道发表在2000年5月13日的《北京青年报》,题目是《从科幻小说中寻求航天新技术》,全文不长,照录如下:

    科幻小说里的超光速旅行和弯曲空间大概还要继续作为幻想存在下去,但另外一些奇思妙想却可能走出小说,成为现实。欧洲航天局正从科幻小说中寻找灵感,研究新的航天探索技术。

    据此间新闻媒介报道,欧洲航天局组织了一批读者,从科幻小说中寻找可能有价值的设想,然后交给科学家评估,研究这些设想能否用于未来的空间探索任务。欧洲航天局还欢迎广大科幻爱好者提供有创意的想法。

    欧洲航天局“从科幻小说到空间探索创新技术项目”协调人大卫·雷特博士介绍说,事实已经证明,科幻小说中的部分设想确实具有实用价值。

    19世纪80年代,现代电子技术还没有出现,就有人提出传真机的设想;1928年,行星着陆探测器出现在科幻小说里;1945年,小说家设计出了供宇航员长期生活、从地面由航天飞机定期运送补给的空间站;20世纪40年代的一部著名卡通片里,大侦探使用的手表既是可视电话,又是照相机。这些设想在刚刚问世时不易被理解,但随着技术进步,它们陆续变成了现实。

    英国华威大学的数学教授兼科幻小说家伊恩?斯图尔特说,美国航空航天局也经常向科幻小说作者咨询,征求创新设想。美国航空航天局甚至在进行一个“突破推进物理学项目”,希望最终研制出能使航天器速度接近光速的新型引擎。

    这则报道之所以引起我的兴趣,首先在于它富有说服力地澄清了长期以来对科幻小说的误解,那种轻率地指责科幻小说纯系胡思乱想的说法是毫无根据的。我们虽然还不知道欧洲航天局究竟从哪位作家哪一部作品中获得了灵感,但是无可争辩的是,科学技术专家并非是要从科幻小说中寻找计算公式或者燃料配方,而是“有创意的想法”,而这正是科幻小说最具有生命力最有价值的所在。

    不仅如此,这则报道还说明,科学技术专家有时候也需要求助于文学家。实际上,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中,不少科学家、发明家曾经受惠于科幻小说的启迪,从科幻小说中获取创造发明的灵感。法国科幻小说大师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中描写了尼摩船长的潜艇“鹦鹉螺号”,这在当时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是凡尔纳有关潜艇的科学构想,却是一个天才的富有创意的预言。因此,美国发明家、号称“潜艇之父”的西蒙?莱克(1866?1945年)在回忆录中说:“凡尔纳是我生命的总导演。”正是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启发他发明了第一艘在公海航行的潜艇。也正是同样的原因,美国第一艘核潜艇被命名为“鹦鹉螺号”,以纪念凡尔纳最早提出了潜艇的科学构想。

    英国著名科幻小说家阿瑟?克拉克不仅是世界一流的科幻小说家,而且还是现代卫星通讯最早的设计者。1945年克拉克就提出通过卫星系统实现全球广播和电视转播的大胆设想,而在20年后由于地球同步卫星的发射成功,这一预言终成现实。值得一提的是,克拉克1964年发表的科幻小说《太阳帆船》,描绘了利用太阳风(即今天造成地球上无线电通讯发生故障的太阳粒子流)进行太空帆船比赛的大胆设想。这部小说发表后,引起美国航空航天局的极大关注,他们对这一科学构想能否用于太空飞行颇有兴趣,并且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实验。

    科幻小说是面向未来、展示科学技术发展前景的文学。科幻小说中的幻想不是毫无根据的胡思乱想,而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想象。它不仅以奇特的构思、超越时空的氛围展示科学技术高度发达所带来的美好未来,也深刻地揭示科学技术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因此,阅读科幻小说对于启迪智慧,开拓思维,激发对科学实践探索的热情,洞悉未来的发展趋势都是大有益处的。

    我们现在不是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吗?其实,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训练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为想象力和创造力乃是创造性思维的体现,也是发明创造的基本前提。正是在这方面,科学幻想小说丰富的想象力和它描绘的未来世界的科学构想,对于读者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潜移默化的。近年来,西方国家许多大学竞相开设了科幻小说的课程和讲座,指导大学生或研究生阅读优秀的科幻小说,其目的也是出于素质教育的训练。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将陆续推出国内科幻小说家的新作,我希望这套丛书能够被广大青少年读者所接受,同时也诚恳地欢迎大家评头论足,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便进一步推动我国科幻小说创作的繁荣。

    金涛

    2000年9月15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