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雷斯世界进入圣光纪元以后,其战争史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本世纪初兴起的魔导工业革命即为这两个阶段的分界线。魔导工业革命以前的战争模式乏善可陈,无非传统的封建领主与骑士战争。限于路径依赖,当代瓦雷斯各国的军队当中仍然保留着许多不合时宜的兵种和传统,而当这些过时思想的产物与全新的战争模式发生碰撞,往往落得个头破血流、一败涂地的下场。比如以传统方式组建起来的骑兵和步兵,面对纵横交错的堑壕和布满荆刺的铁丝网时总是无计可施——这在近年来瓦雷斯各国的战争实践中已经有所体现。帕拉丁娜充分利用带刺铁丝网结合堑壕构建防御阵地,可谓走在当代军事理论实践应用的最前列,无愧为亚珊帝国新一代青年将领当中的佼佼者。
然而在罗兰这个穿越者的推动下,远东政府建立起的现代军事体系甚至还要比瓦雷斯各国刚刚兴起的“堑壕战”更超前一个时代。高达十尺、有着厚重钢铁装甲保护的机械铠可不在乎什么铁丝网,冲锋在最前线的铠骑士们将魔晶蒸汽引擎的出率开到最大,一尊尊高大威武的钢铁巨人迈开大步并肩冲锋,如同一道在战场上移动的钢铁长城,径直撞向布设在前方的铁丝网。一阵尘土飞扬,固定铁丝网的木桩被强劲的冲击力连根拔起,铁丝网也被当场撕碎,根本无法阻挡这群钢铁巨人前进的脚步。
掷弹兵小队紧跟在机械铠身后,踏过被撕碎的铁丝网向敌军据守的堑壕迫近。堑壕的深度约有三尺,宽达八尺,为守军提供了一条可供快速移动的安全通道,同时还能充当阻击敌军的胸墙。传统战争中参与进攻的步兵和骑兵很难跨越这道宽阔的堑壕,往往因此拖慢推进的脚步。这种百试不爽的防御战术,面对远东一方铠骑士加掷弹兵的进攻组合时就显得很无力了。铠骑士在距离堑壕两百码外停止推进,就地展开防御,举起魔晶机炮频频扫射,以凶猛的火力压制堑壕中的守军。
帝国一方驻守堑壕的防御部队,多为弓弩手和掷弹手。弓弩手大多是雇佣兵出身,所持弓弩的极限射程也不过两百码左右,既不可能射穿对面机械铠的钢铁装甲,也很难对躲藏在机械铠背后的掷弹兵进行精确狙击,基本上就是摆摆样子。帝国东岸阵地上安设的“掷弹手”类似远东的掷弹兵,同样是帝**方花钱招募来的佣兵,以投掷炼金炸弹作为主要攻击手段,而帝**工厂出品的炼金炸弹除了外表看起来像个铸铁壳小甜瓜,内部构造和杀伤力都与远东陆军列装的木柄手榴弹差不多。掷弹手的素质虽然比不上正规骑士,比起仆从步兵还是明显强出一截,但是哪怕他们个个力大如牛,也不可能将炼金炸弹投掷到两百码那么远,实际上也就不可能对进攻一方造成有效的杀伤。
相比之下,远东掷弹兵则装备了能够在两百码外杀伤敌人的班组武器——掷弹筒!由机械铠结成钢铁壁垒挡在前方,掷弹兵们可以从容不迫地撑开三角支架,将掷弹筒固定在阵地上,观测员测出攻击距离和当时的风速,借助计算尺熟练地算出射击诸元,炮手根据上述数据调整炮口仰角,填入一颗带有稳定尾翼的榴弹,伴随一连串砰砰闷响,迫击炮弹如同鸟群腾空而起,在战场上空划出一条条优美的抛物线,吊射到两百码开外的战壕当中,对那些躲藏在阴沟里的帝国守军予以当头痛击。
一轮试射过后,远东掷弹兵根据炮弹落点校定射击诸元,其后射出的迫击炮弹愈发精准,超过半数落入堑壕,炸得帝国守军鸡飞狗跳。
对面抛射过来的炮弹不断在堑壕中爆炸,声声轰鸣伴随着血肉横飞的惨状,使驻守堑壕的佣兵陷入极大恐慌。担当弓弩手和掷弹手的雇佣兵可不讲什么骑士精神,参加战争对他们而言无非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命都快没了,赚钱还有什么用?相比坚守阵地,当然还是保命更重要。恐慌如同瘟疫在东岸阵地上迅速蔓延,奉命驻守外围堑壕的佣兵纷纷抛下武器,顺着堑壕抱头逃窜,毫不吝惜的将阵地让给远东官兵。
远东一方的攻势也并非总是顺风顺水。铁丝网和堑壕阻挡不了铠骑士推进的脚步,然而设置在堑壕与铁丝网之间的地雷阵却能对这些沉重的钢铁巨人造成极大威胁,倘若触发地雷,机械铠当场就会被掀翻在地,运气好的还能爬起来继续作战,运气差的就被炸断下肢管线,失去移动力,沦为战场上的一座固定炮台。除了地雷,东岸阵地上广为散布的碉堡炮台也对机械铠构成了威胁。炮台内部安设有一门魔晶步兵炮,轰出的炮弹足以将机械铠击倒并且造成重创,而机械铠装备的魔晶速射炮只能发射1磅弹,杀伤敌军有生力量效率很高,却很难破坏岩石堆砌的坚固碉堡,魔晶机炮的射程与深藏在碉堡中的步兵炮相比也居于劣势。
为了破解攻坚战中必然遭遇的上述两大障碍,远东炮兵第一师指挥官尤里·**夫将军从司令部那里获得一项特殊指令,授意其在反攻作战中使用一种全新的、尚未经过实战检验的炮兵战术,从而为攻坚部队提供更有效地火力支援。
这种新战术并非尤里·**夫将军的发明,而是鲁道夫一世诸多军事思想遗产当中最宝贵的一项。鲁道夫·寇拉斯在其生前撰写的炮兵战术教材当中,将这种积极运用火炮为步兵开道的战术称之为“徐进弹幕射击”。
准确地说,“徐进弹幕射击”也不能算是鲁道夫·寇拉斯独创的炮兵战术,其灵感来自五年前罗兰在露西亚高原上旅行时的一个意外发现。
x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