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十一点的时候,李成才被通知准备去表演。
尽管要表演的话剧只是《茶馆》中的一部分,但是李成依然如第一幕一样是第一个出场的,而且中间还要回后台换戏服,改妆等事。
随着大幕的升起,聚光灯集中到了舞台中间的身影上,人至中年的李成坐在临时的道具茶馆里,一身旧中国的服装,双手抄在袖口里,眼光时而像外面瞄上两下。
李成的出场,引起了不少人的欢呼,不过整体来看发出声音的大部分是年轻人,话剧是一种比较需要安静氛围才能彰显其内涵的艺术表现形式,坐在前面的“成功人士”只是以鼓掌来欢迎李成的上台。
王元看着自开幕式以来表演教室第一次这么大的动静,不由眉开眼笑地看向导演系的主任,其中的意思不言而喻,这是我培养出来的弟子。
有人的的地方就有江湖,中戏自然也不例外,而且表演系和导演系这对“生死大敌'的恩怨也是由来已久,无论任何方面都要争一个高下。
对于这种时时刻刻的竞争,学校领导也乐见其成,公平合理的竞争对于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升的益处还是相当大的,而且这么多年来,无论是导演系还是表演系都没有真正的胜过,每隔几年,两个学院就会出那么一两个惊才惊艳的年轻人。
今天来这里的人大部分都是在表演上有一定鉴赏力的,当然,也不乏一些某些艺人的粉丝,李成的表演功力在场的观众自然都是有目共睹,即使是他一个人坐在诺大的舞台上一声不吭,现场的注意力也完全被他吸引,一些不经意的动作,一声若有若无的叹息,一个鲜活的人物就被他刻画了出来。
凡事就怕比较,李成的演技的确是渲染里极强,但是具体好的什么程度要是让在场的人形容,一时间却也找不出贴切的词来,但是汇演毕竟不是李成一个人的表演舞台,在他的前边,已经有几组表演,其中演员的发挥有好有坏,但是总的来说还不错,即使在后台的李成也听到了观众席的阵阵掌声,但是李成一进入正常发挥的状态,高下立刻一目了然。
可能刚开始的时候有些准备不足,李成对自己的表现感觉中规中矩,但是即使这样现在还是被的表演吸引。
就在大概开始了两三分钟后,李成的表演虽然看上去没特别大的变化,但是感觉上却是多了一些东西,一些使人物仿佛一下活过来的灵魂一样的东西。
尽管他的演技在整个影视圈都算的上排得上好的,但是正儿八经的站在这样的舞台上表演话剧,李成也记不清上一次具体是什么时间了,所以刚刚开场难免有些不适应,这些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发挥,不过好在调整时间很快,场景转换了几次后,全部身心就投入到了表演当中。
李成身上的变化虽然细微,但是这并瞒不过在场的一些“火眼金睛”,坐在中戏校长刘国富身旁的一名中年人低声说道:“我还以为那篇论文是别人代笔,现在看来,倒是我想多了。”说着还笑着摇摇头,眼中毫不掩饰的流露出一丝艳羡。
这两年中戏因为人才辈出,声誉以及知名度已经呈现出超越上戏和北影的国内第一明星摇篮,很多年轻人在被三家院校同时录取后更多的还是选择中戏,作为北影的领导,张会军虽然表面上淡定,但是心里却是干着急。
刘国富心里自然高兴李成能够为学校争光,特别还是在自己这位老朋友的面前,眉开眼笑地道:“李成还是个学生,张校长在学术的成就他可是望尘莫及,他要学习的地方还多着呢。”
中年人虽然脸上在笑,但是心里却没有多少底,看着李成驾轻就熟的表演,眼底闪过一丝忧色,本来以为自己学校这两年培养了大批的精英人才,但是现在看来,李成一人就能把他们的光芒全都遮盖了。
影视学院培养的学生和其他行业都差不多,想要成为本行业中流砥柱一般至少也是毕业后的五六年打磨,就像现在的娱乐圈,还是九十年代甚至八十年代的毕业的天下,但是李成却不同,还没毕业就红极一时,现在演技更是达到了很多上一代电影人还在追求的地步,张会军心里怎么能好受。
发现有记者将镜头转向这边后,中年人也不再说话,而是认真的观看李成的表演,他现在倒是真的对着个年轻人产生了几分兴趣。
和张会军的表现相同,李成的合约将近的消息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不少公司都在打着他的主意,今天过来也是看看李成本身的商业价值到底如何,到底值不值得公司花大价钱签下他。
艺人的成名有很多偶然因素,以些人因为某个电影、电视剧或者一首歌一跃成为当红艺人并不是什么难事,但是想要长久的红下去那就需要某些方面的真才实学了,尽管李成在之前的几个戏里的表现一部比一部出彩,但是大多数公司并不会以这些来制定长期策略,今天也是一个契机,一个看看李成到底有多少料的契机。
带着这种心情过来的人不在少数,不过李成开始表演没有多长时间他们就相继忘了自己今天的主要目的。
话剧的迷人之处就在于他用一种更加客观的角度表现生活,虽然茶馆的时代已经埋藏在人们的记忆深处,但是李成短短的几分钟的表演就仿佛唤醒了观众内心的某些东西,让他们在即使知道剧情的情况下艺人忍不住期待后面的表演。
再从李成上了台,除了开始的进场那次观众鼓掌,之后鼓掌声却是一次都没有响起过。
并不是因为李成表演的不精彩,而是实在太精彩了,精彩到抓住了大多数人的心,让观众都忘记了鼓掌,所以即使有后来的进来的人也是被现场安静的氛围吓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