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三柱和王氏想想也没啥事要安排了,就安心的准备了被褥衣裳,准备在县城也住几日,看看县城与镇上有何不同。
加上熙儿老是在柏三柱和王氏耳朵边叨叨,要学会享受生活,现在家里也不缺银子了,除了技术方面自己人出面,其余的还是放手安排人来做。
所以柏三柱和王氏才下了决心,也去体验几日城里人的生活。
这次福子和禄子是不去的,在家专心的看书,没多久就要进行童生考试了,虽说以前看书,那也没人指导,现在得花秀才的用心栽培,做为弟子也不能让夫子失望不是,夫子是恨不得把他毕生所学全部灌输给这兄弟俩。
四儿和喜子肯定是要跟着王氏和熙儿的,她们长这么大,去的最远的地方就是镇上的集市。四儿说了,她得去看看县城的姑娘媳妇的流行啥衣裳料子,盘啥子发型,带什么绢花,如果王氏同意,她恨不得买些粉回来涂涂,喜子啥也不懂的臭小子,四儿说啥他就跟着附和。
王氏这边收收,那边拿拿,不知不觉就收拾了一堆的东西,吃喝拉撒一应俱全,熙儿无奈的抓抓头发,说道:“娘,这些都不用带的,县城里啥没有的卖啊,指不定都比咱带的好呢。”
王氏一边忙活,一边回答道:“有的卖是不错,可这价格也番了番吧,我都带过去,不就省了些银钱了吗,你看咱酱菜是要带些的,咱在那边几日,要吃饭的吧,刚开始不买菜都没问题。衣裳,被褥都得带,估计被褥还不够呢,县城的铺子睡的是**吧,咱家睡炕睡习惯了,睡**冷不冷啊。”
家里的鸡大多数都已经开始生蛋了,这鸡蛋已经吩咐过姜氏了,都留着,县城的铺子开业了,且要些鸡蛋呢。
本来柏三柱是想了自己赶车牛车,带着妻儿和一大堆东西过去,可宋掌柜早早的就让车夫把马车赶过来了,一番盛情难却,柏三柱想想也是,自家的酱菜送货到镇上还得牛车送货,还是宋掌柜的心细,想的周全。
又把大包袱小包袱的拿到了马车上,一行五人出发去县城了,四儿和喜子很兴奋,他们长这么大也没去过县城啊,不知道县城什么样,马路上的媳妇婆子们是不是个个都是绫罗绸缎,会不会很凶,会不会瞧不上他们这些乡下的孩子,纯粹的小孩的瞎操心心里。
王氏也是满面春风,现在柏家三房连县里头都置办了家业,家里又有不断盈利的小作坊,儿子们也好学上进,闺女们又能干,这日子真是太美好了,王氏想着,乘自己还年轻,能多干些就多干些,帮儿女减轻些负担,让他们多出去见识些世面,以后能够过好自己的日子。
一路马车匀速的奔驰,远远的熙儿就见到了半圆形拱门的城墙,四儿兴奋的招呼起来,“爹,娘,你们看,前面就是县城了。”
马车减慢了速度,缓缓的驶入门内,一片繁华的景象印入眼帘,熙儿上次来的匆忙,也没顾得上欣赏县城的繁华。
马路两边玲琅满目的店铺,卖各种东西的都有,在店铺的前面,路牙的两边是卖各式各样东西的摆摊儿。
马车从中间穿过,四儿看的目不暇接,恨不得立马下来,撒开欢儿来逛开了去,熙儿看着自家妹妹刘姥姥进大观园东瞧瞧西看看的眼神,就觉得好笑,真是个小孩子,她彻底忘了,她自己也不过,过了年十一岁的小闺女。
马车的车夫先前都得了吩咐的,直接把马车赶到新铺子那儿,会有人来接待的。
到了新铺子门口,熙儿从车上先下来,上次见过的寻摸铺子的管事迎了过来,看样子是在这儿等了好一会儿了。
新铺子原来的主人也在这儿,看到上次那位能干的小姑娘和家人一起过来了,立马上前去打了招呼,按先前说好的,把铺子洒扫的干干净净,连同后院的钥匙一起交给了熙儿。
他对熙儿还挺客气的,同时又有些羡慕,才这么点大的小姑娘,竟然有如意阁那么大的靠山,真是不可小觑啊。
如意阁帮着找铺子的管事,把办好的房契交给了熙儿家便打了招呼告辞了,他知道,这姑娘家刚接受铺子定要先收拾收拾呢,告辞前,让熙儿有啥需要帮忙的,就去如意阁找他。
熙儿点点头,道了谢,见管事的走了,才开了院门,让车夫牵了马车进了后院。
后院的厅堂内都被洒扫的一尘不染,比上次见到的更干净了一份,王氏和柏三柱先忙着把东西先卸下,想请了车夫一起到外面馆子一起吃顿饭去。
车夫见状连连委婉谢绝了,说是还得去跟主子复命,等东家们啥时候想回去了,他再来伺候着。
王氏不过意,赶忙拿了从家带的小坛豆瓣酱,硬让柏三柱塞给了车夫。
四儿见外人都走了,就急着拉过王氏和熙儿,在院子里面挨个的看过的房间,一边看一边说,真是没想到,她柏四儿还能有地主家般的院子住,真像做梦一样。
王氏和柏三柱也是很激动,喜子早就在院子里撒着欢儿的跑了起来。
里**观完毕,熙儿让王氏和柏三柱住正房,她和四儿喜子住厢房。
正房有七间,屋子多,王氏如何都不肯同意女儿们单独住厢房,怎么也要拉着儿女们一起住正房,她和柏三柱带了喜子住一个房间,熙儿四儿姐妹住一个房间。
决定好了,几个人就忙手忙脚乱的收拾的房间,垫上了铺盖,归置了一下,把吃饭用的家伙事儿都放到了前面灶房。
又都把自己收拾了一下,换上好一些的衣裳,准备先出去吃顿午饭,再去周围看看,添置些生活用品啥的。
家中的周围还挺繁华,饭庄酒楼也不少,一家人挑了家小的饭庄进去了,熙儿点了菜,又跟伙计询问了周围的卖菜的地方以及县城的书院在什么地方。
书院就在前面两条街再左拐就到了,卖菜的是在相反的方向,也隔着一条街。
熙儿几个决定吃完饭,先去书院周围看看,离家近不近,福子禄子中午回来吃饭远不远,然后再一边逛着一边找卖菜的地方。
四儿眼睛盯着路上的媳妇婆子的衣裳看不停,再看看自家人,这都是穿的新换的一身儿衣裳,在这县城算是穿的不好也不差,只是衣料不时兴。
熙儿打趣道,既然妹妹的爱好是衣饰打扮,那给妹妹开间制衣裳、卖饰品的的铺子如何。
四儿一听满眼放光,急忙说好,被王氏怜爱的拍了下手背,四儿顿时嘴巴嘟得高高的,说王氏偏心眼儿,就肯姐姐看铺子,也不肯自己开。
熙儿笑道,等妹妹再长两岁,现在先多看看,多学学,如果到时候妹妹还是非常感兴趣的话,铁定给她开间铺子。
五人逛了很久,基本上把他们铺子的周围的情况摸了个遍,糕点铺子不少,但像熙儿打算开的特色糕点铺子没有,另外价格方面也都摸了个透,甚至还买了些据说有名的点心回来尝尝味道,同时也吸纳别人的优点变成自己的。
这个时代的糕点基本没太多的复杂的弯弯绕,技术是有些的,但含量有多少也得分些级别来说了,如果分成十级的话,现在能达到的水平也就四五级,可是这些糕点还是卖的不便宜。
像一包香酥堂的桂花酥就要卖到一两银子一包,除非是有钱人,一般人家是吃不起的。
所以这家糕点才成了身份的象征,一些家底薄的,如果谁送上他家一包这家的点心,几乎可以向周围邻居炫耀好些日子都舍不得吃,
熙儿家的蛋糕铺子价格也想定的高些,本来王氏还有几番犹豫,觉着自家女儿赚银子的心眼大了,这样心思大了可不行。
可在熙儿层层道理的说服下,也觉得卖高价是理所当然的,且不说制作的成本,就是赚钱的对象,也觉着不卖高价都亏了。
剩下来的几日,熙儿想把铺子怎么来装修一下,不是茶楼,所以不需要很多包间,但是五六个包间是要有的,基本不设敞开坐的桌椅,蛋糕铺子的主要客户群是有钱人家的太太小姐,她们是很讲究隐秘性的,所以来铺子里,在包间可以边吃边聊。
她想采用后世的自选面包店的格局,把面包陈列在透明隔断里,让选择的人能看的清楚,只是这样一来又成难题,这世里都没玻璃,哪里能做成透明的隔断呢。
第一日,熙儿是瞧铺子,丈量尺寸,画图纸,左思右想,画了重画,绞尽了脑汁。
第二日,王氏经不住四儿的哀求,答应带她和喜子出去逛逛去了,柏三柱去粮食铺转转去了,正当熙儿在铺子里趴在桌上抱头思考的时候,上次帮忙找铺子的管事又来了。
刚进铺子,就跟熙儿作揖,说是如意阁派他来帮柏家小姐装饰铺子,让熙儿有啥要求尽管跟他提,他会派有经验的师傅过来装修,保证能装成柏家小姐满意的效果。
刚赶出来的文,糯米好困,明儿个还得早起,发了文先呼呼去了,希望各位亲动动手指头,帮忙收藏一下吧,谢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