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是属于自学成才类型,自从来到南郡后吕哲除了偶尔的去教导,其余时间都是让韩信自己去研读兵书。
说起来也是万分奇怪啊,韩信是一个孤儿,三服之内的家室也不是什么将门或者富贵之家,那么历史上的韩信是怎么识字又能得到兵书?
吕哲问了很多次,很确定韩信祖上并不是什么将门,说来说去与普通的平民没什么区别,会识字是做帮佣的时候在人家氏族旁听来的,至于兵书更是没有一本。
将门也要到南北朝时期才会出现,所谓的将门就是世世代代为国之将,家族中有至少一套兵书,有了兵书才能被称呼为将门。
兵书在历朝历代就是一种堪比“仙家宝贝”的东西,若是按照有武林的说法那肯定是“绝世武功秘籍”之类的玩意,韩信祖上没出现过什么了不起的人,识字是在做帮佣的时候旁听用无与伦比的悟性学会,那兵书呢,让韩信成为秦末绝世名将的兵书是怎么来的?
现在的兵书才多少种?《孙武兵法》、《六韬》、《太公兵法》……掐着指头算也绝对没有超过十种。
《孙武兵法》吕哲也有一部分,事实上只要愿意花时间付出代价,《孙武兵法》这种名气大到没边的兵书不难弄到,只是很多时候是一种残缺篇,相当多的家族会因为财力的不同收罗到不同的残篇,吕哲这边的《孙武兵法》是行军篇、作战篇、虚实篇、军争篇、兵势篇、军形篇。而《孙武兵法》共有十三篇,吕哲只是有其六,还不保证这六篇是不是假冒的东西。
后世常常说什么练兵篇,其实《孙武兵法》压根就没什么练兵篇的说法。所谓的练兵篇就是教导人怎么去训练士兵一些如体能、战斗技巧、坚韧性之类的知识,正确的理念该是《孙武兵法》中的兵势篇、军形篇、地形篇……,几篇结合起来的知识才是练兵手法。
张良有一部《太公兵法》,似乎是得自一个叫太石公的“仙人”,张良获得传授的“暗号”是帮仙人提鞋,因此才对上“暗号”获得传授。
一个贵族去帮一个乞丐一般的老头提鞋穿靴,哪怕张良是一个落魄贵族在当代也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张良抛去了贵族的尊严和矜持帮乞丐穿靴而得到了一本兵书,还是传说中姜子牙帮助周文王姬昌获得天下的兵书,听上去是不是很像是某种仙侠小说里面才会出现的情节?
历史的谜团太多了,多到让吕哲没有心思去考究,他不会无聊到抓住当事人问“真的是帮乞丐提鞋了啊?这事你身为一名贵族也干得出来”,或者“你是不是观察到那个乞丐很像仙人才帮忙提鞋”,之类明显抓住人脖子狠狠地抬起手抽人家脸的事情出来。
吕哲是注定要成为名人的,哪怕是没有成为一方势力的主人,按照他喜欢将自己脑袋里关于兵法、科技等等用文字写出来习惯,肯定也会成为秦末出名的兵法家、发明家等等。
关于军事的东西吕哲真的写了不少,前面还会装模作样的按照小篆来写,后面不是成了一个势力的君主不用迁就人,反而要让别人来迁就他了嘛,就用木炭写出简体字又怎么了。
十四岁的韩信对吕哲写出来的兵法很感兴趣,主要是吕哲非文言文模式,什么都恨不得写的通俗明白的东西太好理解了,可惜的是只有那么少数一点点是小篆字体,后面全是除了吕哲谁也看不懂的简体字。以至于韩信想要研读需要再“回炉”一下学简体字,吕哲被烦的不行了就把脑袋里那为数不多关于小学教材的东西给“复制”了出来,因此拼音诞生了。
吕哲现在可以肯定一点,韩信对兵法的狂热是种病,为了学兵法韩信对简体字的学习是用心且不屈不挠的,估计韩信会成为现在这个世界中除了吕哲之外第二个看懂大多数简体字的“天才”,而让韩信绞尽脑汁想学简体字的原因只是为了看懂吕哲写的兵书……
其实韩信的纠缠也算是一件好事,吕哲为了韩信看懂简体字在不知不觉中差不多把拼音体系给搞了出来,小篆与简体字的对比“字”也在闲暇时将能看到的“字”给写的差不多。
在已经有部分教材的前提下,吕哲是个君主嘛,他完全有那个权力在治下推广简体字。
韩信最近除了自学兵法之外,他还负责教导一些文士关于拼音、简体字,另外一些如算数、几何等等的知识,吕哲在未来的一段时间不可能逢战就亲征,也有时间来选出一些文士进行亲自的教导。
吕哲不是在筹备办什么学院吗?慢慢将幼童学院(小学)、少年学院(中学)、青年学院(高中)、太学(大学)等等级别的学府弄起来。
一个体系的知识(文字)用行政手段去推广不算什么难事,至少吕哲只要说“想做官必需会简体字,九九加减乘除法也要会”,那么在想做官的前提下有的是闷头闷脑学习新知识的人在。
这是打算让天朝的知识“入侵”远古时代来着?人家是有钱,任性。吕哲是有权,并且是一方势力的最高权力者,他是有权——任性!
只要一个体系出现,时间久了必然是会有人慢慢去补充这一体系内的不足,十年不够就百年,百年不够就数百年,知识被传播从来都是一个持续性的发展过程。
吕哲的野心不止是在领土上,他是没有足够的知识支撑,不然关于科技学也非常想要建立起来。不过不要紧,他不懂可是有懂的人在,管它什么墨家、阴阳家之类的,其实很多知识都是属于工程类和炼金、治金类的,大可从中找出有用的人才出来。
“啊?什么!?”司马欣刚回到南陵就立刻懵了,是被吓蒙的。
吕哲眉头在挑动,他上上下下看了司马欣好几眼:“建立帝国军事学院嘛,大惊小怪做什么?”
司马欣何止是大惊小怪,他简直要晕过去了。
帝国军事学院听上去太“高端大气上档次”了,不过司马欣惊讶的不是这个,是吕哲竟然要在军队中推广识字,推广识字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毕竟秦国也这么干过,列国也有不少国家干过这事。他无法理解的是吕哲要求屯长级别以上的军人都要识字,以后会不定期从军队中征调军官进入那个什么帝国军事学院,到里面去学习军事知识。
秦国也有类似的制度,不过并没有建立什么军事学院,有的是在升迁上设立门槛,例如屯长要升任为百将必需学会一些军事条例、战术等等的知识,五百主要升任为军侯必须要识字,军侯想要成为校尉除了识字更要有相关的掌控大部队能力。
帝国军事学院嘛,没什么啊,哪个穿越者不会祭起这么一个灭世型的“神器”,任性中的吕哲肯定是要出任校长……哦,现在的正式称呼叫“祭酒”,不过吕哲咬死了就要当校长。
建立军事学院其实是非常有必要的,吕哲是想要流水线生产军官,同时也是减弱各方主将对军队的影响力,避免出现类似于五代十国那种将领不断叛乱的狗屁倒驴事情。对军队中的军官培训,让他们有足够的知识来面对轮换制度,实现“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官)”之类的制度,同时也是让吕哲成为他们的“校长”,虽然无法避免谁想要造反,但是能最大限度的保证军队的流动性和忠诚度。
司马欣本来是要来汇报关于岭南战事进度的,结果在吕哲一阵很详细的述说中听懵了。其实司马欣能看出军事学院的建立对军队的战斗力有会显然的提高,毕竟军官的知识越广,学到的战术越多,带起兵来肯定是更强,执行更高级别将领的命令出错也会变少,这是一件好事。
提高军队的战斗力,身为军方一员的司马欣,认为受到重用的司马欣,在没有想要造反的前提下,是非常赞同军队对吕哲忠诚度的培养。并且只要这一套制度持之以恒的执行下去,他们这一方势力的军队也能得到质量上的升华,获取中原乃至于攻占秦地是更有把握的。
“当然会持之以恒!”吕哲很坚定:“我说的你可能不懂,但是我们的征途不会只限制在已知的世界,对于军官的培养只是一部分,关于民间学识的建设也不能落后。随着脚步越走越远,科技的提高和军队的战斗力是相辅相成的,能走多远就看基础打得牢不牢靠了。”
司马欣确实听不懂吕哲在说什么,只能大概的猜出自家的君王眼光不止是盯在华夏大地,还张望向了更遥远的地方。
“主上,关于岭南攻略……”司马欣说到一半被吕哲抬手阻止了。
“你刚回来,歇息一段事情。”吕哲还想举行报告会呢,现在需要忙的事情太多了:“找个专门的时间,咱们再来好好聊聊。”
“……”司马欣还能说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