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荞面十五钱一斤,玉米面也差不多,也不能都是杂面,一半儿一半儿来,到时候一碗饭算上个九、十个钱,也不比纯白面的赚钱少!”
白锦苏早就想好了,若果吃的人多,杂面毕竟便宜,一碗面就是少算点钱,可,照这样下来,利润也是不错的。
趁着中午的空当,白锦苏怯怯的上了楼,吴伯和张掌柜对视一眼,丢个没戏的眼神,无不惋惜。
这个铁娃也算是个大好青年,可是跟这个元公子一比,不是他贬损铁娃,那还真是一个地上一个天上,根本就不是一个层次的人。
“唉,我现在看这个女娃,那就像是看神仙一般,离我们这些凡人远得很啊!”吴伯叹口气,麻利的收拾碗筷。
张掌柜没出声,可眼里还是表达同一种意思,他看锦苏,何尝没有吴伯这种感觉,看最近财源滚滚,可不,就是神仙下凡来帮他。
“知道上来了?”
元楚居然没走?
听这语气,白锦苏这心忐忑,这厮,啥意思啊?专门等她上来还是咋地。
细细想来,对元楚这家伙,自己有一抹心疼在的,群狼环伺,还能活得如此自在,自然还有一抹欣赏在的,除过这些,即便当日他没带她从地道走,她也能逃脱,故不存在救命之恩啥的,至于冲喜侍妾,那纯粹是扯淡,做不得数。
若元楚这样的人,真当侍妾的那话是真的,早不知死了了多少回,他们算是毫无瓜葛,只是认识的陌生人,吧!
“元公子身体好点了吗?中午想吃点什么?”白锦苏故作大方的问道,视线扫过那碗白粥,只觉不妙。
元楚一下就觉得自己小气,人家都能大方的这般说话了,他凭什么不能……
“多谢白姑娘照顾,至于诊费,等会儿本公子会派人送过来!”元楚说罢,转身离开,背影说不出的潇洒飘逸。
哈,白锦苏莞尔一笑,若是这样,那真是再好不过。
“元公子慢走,那就多谢了!”小愈应该睡觉了吧,张嫂子的孩子也出月了,这样孩子也可以领到楼下晒晒太阳,预防佝偻病的发生。
“锦苏妹子,你看,我做的木头小碗,怎么样?”
张铁抱着一篮子的木头小碗儿从门里大叫着进来,与刚要出门的元楚擦肩而过,相互熟悉之后,他再也不是害羞胆小的样子,反而表现出一种乐观开朗的性格。
“真的吗?”
走到张嫂子门前的白锦苏连忙收脚,转过身,果然一篮子的木头小碗,个个都是暗红的木质颜色,噔噔噔下了楼,向张铁奔了过来。
“张铁,你手真巧,我昨儿才说,你今儿就做了这么多,赶明儿给你介绍个好生意,不会让你亏钱!”
白锦苏捡个小碗儿,拿在手里转了转,光滑,又好看,算得上是上等的,要是木头年代再久远一点,没准儿地主,富豪们抢着收藏。
不知不觉停下脚步的元楚,就这样瞅着这一男一女亲密的模样,那男子明显一脸心仪喜悦,女子笑容大方。
怎么看,怎么都觉得面前的这一幕碍眼,心里翻起一股有人要抢他玩具的不快!
“吴伯,等会儿就让大家尝尝,我们的彩色面条吧!”
一个主意在心里生成,有了这么漂亮的小碗,就不怕那些富家太太,千金不来尝尝地道的彩色卤菜面条。
吴伯算是见识到了白锦苏的说干就干,雷厉风行。
果然,下午的时候,外面摆着的摊子上,全是彩色的面条,有红色的,绿色,还有胡萝卜汤汁做成的亮黄色,撑着油纸伞的富家太太,千金们,也随着看热闹的大流,挤了过来,白锦苏扯开了嗓子的卖吆喝。
“全彩色面条,今天免费品尝,明天本小店开始全日供应,想要尝尝的,请先排队——免费品尝,不要钱啦!”
“掌柜,你这是什么做的,面咋还能有颜色,怪怪的!”人群中,有个妇人好奇的高声问道。
“独家秘方,大嫂子,你先尝尝味道再说!”
白锦苏拿着一小碗,直接递给这个人。
大山牵着小妹也来围观,两个人看着黄色的面条,嘴巴动了动,白锦苏见此,连忙一人给了一碗儿。
“这是我们东家的孩子,你看他们吃的多欢——大家也尝尝,今儿这些都不要钱!”
再次强调不要钱之后,见着两小孩子吃的欢,围观的百姓这才安心,一个跟着一个上白锦苏这里来领饭,吴伯见这人潮,一阵肉疼,这可都是钱,就这样白白送出去了?
手下却不敢马虎,按照白锦苏的指示,一碗一碗分量十足。
“啊,味道真的不错,我家孩子不喜欢吃饭,若拿这有颜色的面回家,没准儿会愿意吃!”一个年轻的妇人一边说,一边跟身边的年轻姑娘交流心得,这话,白锦苏也听见了,自然高兴。
“小嫂子,你这一碗面,要卖多少钱啊?”还有的人吃完了面,还想吃,可又怕店家舍不得,开口问了价。
“我们卖的是颜色,像是这绿色的我们叫绿如意,一碗十五个钱,黄色的叫金满堂,一碗二十个钱,这红色的——叫喜来乐,一碗最起码要三十个钱,也可作老人的寿面用,取喜气洋洋,福寿满堂之意!”
“太贵了,这哪里是面,比点心都贵,大家说,是不是?”一个穿锦缎常服的老太太,手里牵着个小孙孙,身边一众丫头婆子伺候着过来,扬着空碗,高声说道。
大家一看,可不得了,是县太爷的老娘,自动自发的让了个道。
“这位夫人说的是,但,我们买的就是这独一份!想想看,若是您寿宴上有,别家就是再有钱,她也没有,这不就是您身份的象征吗?”独一份儿的专利产品,卖的就是价钱,卖的就是档次!
价钱上自然不能低了去!
“好一张巧嘴,看你年岁不大,做生意却是头头是道,赶明儿三种颜色,各做上三碗,送到县衙里去!”老太太一开口就是一个大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