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旗开得胜非常高兴,将徐盛打晕后让士兵将其绑住压回营寨,然后下令生火造饭,打算明日一早便去攻城。
韩当带领兵马落荒而逃,撤回武陵的时候才稍微松了一口气,想起徐盛被擒又感到有些心痛,此次出战本想试探一下太史慈的本领,没想到太史慈这么厉害,还白白折损徐盛,韩当越想越觉得可惜,徐盛有不错的潜力,只要适当培养日后绝对又是一员大将,但如今已被太史慈擒下,多想无用。
此时韩当奈何不了太史慈,只能坚守城池。
晚间,太史慈前去找徐盛,此时徐盛已经醒来,太史慈待他还算不错,已经让随军大夫帮他包扎好伤口,腰部的伤已经止血。
太史慈走进营帐,看到徐盛坐在地上,在他面前放了一碗热饭,饭里还放有几块猪肉,士兵出征的时候体能消耗非常大,所以需要肉食补充体能,因为随军出征不肯能携带生的猪肉,所以李元一般都会提前将猪肉晒干腌制成肉脯,这样就方便携带了。
“小子,怎么不吃饭,不合胃口吗?”太史慈把饭碗捧了起来,上面还冒着阵阵白烟,香味十足,即使他已经吃饱了还想再吃一碗。
“哼,不用你关心,我不需吃饭。”徐盛冷冷地回了一句,其实他肚子已经很饿,但是他性格倔强坚决不吃敌人的饭。
“哈哈哈哈,有点意思,”太史慈笑了,在徐盛的面前坐下,“我家主公曾经说过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再厉害的人也顶不住饿肚子,这世上岂有不进食之人。”
“人的确不能不进食,但我不吃李元的饭。”徐盛刚说完肚子突然叫了起来,这一阵响声让他有点尴尬。
“哈哈哈哈,你肚子已经出卖你了,吃了吧。”太史慈知道徐盛肚子饿得不行了,将饭递到徐盛的眼前。
“我不吃!”徐盛腰身一扭,肩膀一甩将太史慈手中的饭给撞翻在地上。
太史慈收起了笑容,弯下腰将地上的饭捡起来放进嘴里,一点也不嫌弃米饭已经脏了,没一会一整碗饭都被他吃完了。
“地上的饭已经脏了你为何要吃?”徐盛有些想不明白,太史慈手握重兵,位高权重,是人人敬仰的五虎上将,深受李元的信任,以其如此地位为何要捡地上的饭吃。
太史慈打了一个饱嗝,说道:“你可知道这天下有多少百姓想吃饭而吃不上吗,你可否看到过有多少饥民啃食树皮草木吗,更有甚者需要易子而食来充饥,粮食来之不易应当好好珍惜,即使脏了的米饭也要比吃树皮吃别人家的孩子要好得多!”
徐盛闻言不禁有些惭愧,太史慈说的情况他也曾经看到过,但是自从跟随孙策后他就不愁吃穿,所以也逐渐忘记了天下还有许多百姓挨饿,太史慈的地位比他高得多依然珍惜每一颗米饭,但是他却有些忘本,这一翻对比让他自惭形秽。
“人人都以为李将军四处征战乃是好战之人,然其不过是为了天下百姓而已,在他的治理之下徐州,豫州和荆北的百姓均已解决温饱问题,还能吃上肉食,试问其余诸侯能否做到如此?”
“难道李元真的这么富裕了吗,我方才看到饭里有肉,是否每一个士兵,每一个百姓都能吃上肉?”徐盛有些不相信,他跟随孙策四处征战,随军吃的都是些粗粮和米水,哪有可能吃得上肉,也只有身份比较高贵的将军才吃得起肉。
“不是李将军富裕,是他麾下百姓富裕,他有能力让每一个百姓和士兵都能吃上肉,李将军建立了不少养殖场专门养殖家畜宰吃,推广食用猪肉,起初的确有不少人反对食用猪肉,但是猪肉美味,所以食用的人越来越多,如今徐州和豫州的百姓都已经能够接受猪肉。别人都知道我军士兵战斗力强,除了严格的训练之外,还因为李将军能够为我们提供肉食,所以士兵的体格也远比其他地方的士兵好。”
太史慈是打内心佩服李元,因为天下诸侯也只有李元能够为军中士兵提供如此好的伙食,正所谓人以食为天,一个人吃饱肚子了才有体能去做其他事情。
此时徐盛总算明白为何李元军总能够战无不胜,试问一个可以为士兵提供肉食的主公有谁不愿意死心塌地地追随,这个时代的百姓都是淳朴的,谁能帮他们解决温饱问题他们就忠诚于谁。
太史慈又让人拿了一碗饭进来,说道:“吃了吧,要是不吃饭你身上的伤势很难恢复,你大可放心,我不会在饭里放毒,要是我想杀你我根本无须多此一举。”
徐盛再次看到香喷喷的热饭已经忍不住,他知道太史慈说得对,如果太史慈真要杀他根本就不需下毒,他拿起饭碗一阵狼吞虎咽,用了不到半盏茶的功法便将一大碗饭吃得干干净净,他随军出征过无数次,但是从未在军中吃得这么饱这么好。
徐盛想了想又举得不对劲,抬头问道:“你为何要对我这么好?”
“我观你年纪尚轻,如若就这么死去实在可惜,何不投降于我。”太史慈看到徐盛本领不错,有招降之意思。
“你勿要多说,即使你待我不错我也不会投降于你,忠臣岂能侍二主。”徐盛毫不犹豫地拒绝。
“好一个忠肝义胆之人,然孙策最终只会败给李将军,届时你又该如何选择?”太史慈也是重情重义之人,看到如此他更加欣赏徐盛,但是他相信孙策绝对不会是李元的对手。
徐盛不服气道:“你不要过于狂妄,李元虽强但我家主公岂是等闲之辈,我军仅花费四、五年就平定了江东和荆南,我主孙策作战勇猛果敢,人称小霸王;周瑜足智多谋,治兵有度,用兵之能天下少有;程普,韩当和黄盖皆是沙场宿将;周泰,陈武勇冠三军;蒋钦,潘璋和董袭骁勇善战;我军有如此多良将岂会败于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