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百四十二章 机构
    李想继续说道

    “另外我们根据氢气固化剂的原理,正在研发氧气固化剂,尽管固态氧的密度和液态氧差不多,是1400千克每立方米左右。

    但是如果可以让固态氧在常温常压下储存,相信对于燃料和氧化剂储备系统而言,难度将大大下降。”

    “那是当然,如果燃料和氧化剂可以实现在常温常压下保存,对于运载火箭或者宇宙飞船的设计,是极大的便利。”飞船专家附和道。

    很多人都知道米粒家研发了不在少数的固体燃料火箭或者固—液混合火箭,就是因为液氢和液氧难以储存,在发射的时候,需要提前一两个星期来加注燃料和氧化剂。

    在里面有一个巨大的问题,一开始运载火箭技术,是来源于洲际二踢脚。

    如果是航天火箭使用液体燃料还没有什么问题。

    可是二踢脚使用液体燃料,一旦爆发真正的冲突,谁会等你加注燃料一两个星期?

    所以后来洲际二踢脚大多数都改用固体燃料了,之所以说大多数,因为毛熊家的依旧是液体燃料。

    这因为毛熊使用了容易储存的肽类液体燃料,而肽类燃料普遍会产生剧毒。

    “如果这样的话,我们投射飞船的发动机可以采用氢氧发动机。”李仲庭说道。

    王光海也跟着点了点头“拥有固化剂,使用氢氧发动机再适合不过了。”

    “如果投射飞船只需要在近地轨道附近运行,我估计2吨氢和16吨氧就可以了。”飞船专家说出了一个大概数字。

    ……

    经过一个上午的商议,银河科技和航天局的砖家学者们,初步确定了质量投射系统和投射飞船系统的各个方案。

    质量投射系统,银河科技作为主力,航天局配合;投射飞船系统,航天局作为主力,银河科技配合。

    而投射飞船系统的规划蓝图是先以边长3米,高度12米的正六边柱体为基础,研发两种体积280立方米的投射飞船。

    一种是载人航天的投射飞船,代号为[青龙];一种是运输物资投射飞船,代号为[玄武]。

    青龙级载人投射飞船正六边柱体,边长3米,高度12米,体积280立方米。

    采用碳纳米管、纳米钛合金、石墨烯等材料,作为骨架和仓体材料,辅以镀铝聚酰亚胺、黄金隔板等等防辐射材料,另外还有什么保温材料之类的。

    飞船船体和设备的重量是21吨。

    燃料氧化剂一共18吨。

    宇航员维生仓8个,一共40吨。

    另外可以携带大约21吨左右的补给。

    整个青龙级飞船,包括燃料氧化剂和补给算上去,就是100吨左右。

    而玄武级运输投射飞船,和青龙级载人投射飞船大同小异。

    由于不需要载人,所以玄武级的有效载重将达到61吨左右。

    事实上根据超算模拟结果,61吨的有效载重,可以进入近地轨道500~600公里的高度。

    如果是300公里的轨道高度,有效载重可以达到100吨左右。

    至于下一级别的投射飞船,需要等青龙级和玄武级投入使用之后,再进行调整设计。

    毕竟银河科技是第一次设计宇宙飞船,而东唐航天局虽然之前设计过神舟飞船和天宫实验空间站,但是这种级别的宇宙飞船,大家都是第一次这么玩的。

    质量投射系统方面,由于银河科技的材料学和技术已经差不多了,这个部分可以说是大力出奇迹的时候了。

    只有把钱砸下去,结果很快会出来。

    但是投射飞船部分,很多技术难题都只有方案,还没有实际确认技术和方案可行。

    下午两点钟。

    还是银河科技2017大厦。

    银河科技和航天系统进入了另一个大议题。

    讨论如何分配任务,以及双方机制的磨合调整。

    这个讨论是必须的,也是必然的,既然要进入大规模进入外太空开拓,如何开拓发展,各个方面的问题必须讨论清楚。

    总不能等飞船上了外太空,再向发一个在线等!急!

    这种情况是肯定要避免的,所有的都应该尽量提前准备好,避免临时抱佛脚的情况出现。

    黄豪杰先开口说道“为了统一管理,我认为应该成立一个外层空间的管理机构,大家认为如何?”

    当然这话是说给航天局赵红星等人听的,银河科技内部是黄豪杰的一言堂,没有什么好讨论的。

    “我同意!”赵红星点了点头,毕竟成立应该管理机构,有利于双方合作沟通,也可以让太空发展更加规范有序起来。

    “那这个机构叫什么名字?”王光海问道。

    所有人都在思考。

    “叫东唐外层空间委员会如何?”李仲庭将一个名字说出来。

    “不妥!”马院士摇摇头解释道

    “如果这个是我们自己搞自己玩,用东唐来当名头无可厚非,如果未来要进行国际合作,最好还是把国家名字淡化了。”

    至于为什么要进行国际合作。

    非常简单,推行东唐的标准、让其他国家承担经费、打压其他国家航天力量的发展,顺便赚一些小钱钱。

    “难道叫国际外层空间委员会?”李仲庭笑着说道。

    “这个名字也不好,容易和国际空间站混淆。”赵红星不看好这个名字,然后向黄豪杰说道

    “黄先生有没有什么提议?”

    “叫宇宙开拓与发展委员会,简称宇宙开发委,如何?”黄豪杰提了一个。

    “宇宙开拓与发展委员会?这个名字可以!”赵红星点了点头以示同意。

    “嗯!这个名字可以用。”马院士也表示认同。

    众人对于这个名字也没有什么意见。

    [宇宙开拓与发展委员会]这个名字被定了下来,作为航天系统和银河科技的合作机构。

    不过名字定下来,不代表就事情就完了,下面还需要讨论机构的内部如何设置,如何管理,以及规章制度的设立。

    黄豪杰和赵红星等人商议之后,决定在宇宙开发委员会的框架里面,设置后勤保障部、技术研发部、投射器管理部、飞船管理部、外空间管理部、宇航员管理部、规划研究部。

    既然是是委员会,肯定要有委员或者说成员。

    经过商议,宇宙开发委员会,设置了一个由于3个常任委员和12个成员组成的委员会。

    3个常任委员,分别由东唐航天局、银河科技、东唐科学院担任。

    至于12个成员,目前可以确认的,就是天汉集团占据其中一个名额,剩下的名额自然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当然要入会,先把钱交了再说。

    宇宙开发委员会的管理上面,银河科技的话语权非常巨大,因此一些审核入会和费用都是要经过银河科技点头同意的。

    银河科技可不是一个黑猩猩或者歪果仁送47万的高等学府,更不是一黑配三黄的某大学。

    想不交钱?还想优待?

    出门左转,那边还有一个可以上月球的三哥,去和三哥玩吧!

    反正宇宙开发委员会的入会费,成员每年10亿华元,观察员每年1亿华元,其他费用另算。

    而且不是你有钱就可以通过的,航天系统和银河科技设置了一大堆准入条件,至于通不通过,都是银河科技和航天局说了算。

    (https://www.tmet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