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24章 最可敬的人
    电视里不断报道华东灾情的时候,三水市老百姓都在庆幸。

    三万多干群都充满自豪

    因为他们都是参加挑河、修建涵洞、加固大堤的志愿者。

    各地险情不断,三水市无惊无险,由此可见“居安思危”何其重要,连续三年利用冬季大干三百天,汗水没有白流。

    一时间,挑河市长成胜利成为了最可敬的人。

    然成胜利没有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恰恰相反他更加忙碌了。

    他每天都带着一帮手下深入群众,参与制定抢险救援预案

    五月底,挑河市长成胜利被省里借用,同时被借用的还有十几个参与挑河的水利局干部。

    那是抗洪救灾形势严峻,省里需要更多有实干经验的干部参与指挥、共同决策。

    说实话,制定泄洪计划时的权衡就足够让人举棋不定了。

    泄洪区的人民也是长在红旗下的,能够不以毁了他们家园的代价顶住洪峰,不仅仅需要胆量,还要有技术支持

    还好最最糟糕的五、六月份终于熬过去了,进入七月份洪水渐渐地消退。

    苏南省由于应对及时,抗洪救灾的成绩不错,因灾死亡的群众没有达到三位数,比原本轨迹少了超过一半。

    受灾最轻的三水市不但捐钱捐物,还接收安置了一万多户因为房子、田地被洪水毁了无家可归的灾民。

    这些灾民都是来自皖省贫困地区。

    那是曾经担任三水县县长,如今担任皖省一个地区副书记的赵永正请求三水市援助的结果。

    黄瀚、陆瑶、成文阁、萧蔷包括王慧玲、张倩等等同学都参加了几场为灾民募捐的演出。

    放暑假后,抗洪救灾的形势越来越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极好的体现了。

    不让一个灾民吃不上饭,政府做到了,接下来是轰轰烈烈的重建家园行动

    “华美风”、“好猫集团”、“中港实业”、“自强实业”等等黄瀚家的企业当然要捐款捐物,而且捐了很多

    但不是捐给省抗洪指挥部,更不是捐给红十字会,而是捐给三水市由公益办,由邱老师、聂淑宁、黄老师、朱校长等等管理这三千多万捐款。

    最后公益办集中了三水市的全部捐款,数额达到七千多万。

    邱老师等等用这些钱买下了两千多套“家园集团”建成的商品房,以零房租的方式方法给三水市接受的灾民居住。

    还不仅于此,每一户被安置的灾民还都可以领到一台“快哉风”电风扇,一只“阳光牌电饭煲”,一套“光华牌”被褥。

    三水市的群众也没有做看客,纷纷发起捐助活动,最起码拿出家里的旧衣服,更多的人家是捐出一条棉被。

    安置灾民不可能一户一套商品房,或是两户、三户住一套房,或是以人口计,一套商品房怎么着也得住下大人、孩子十口左右

    这个举措相当于是把三水市接收的一半家园被毁的灾民安置了。

    入住前,市政府工作人员协同公益办的同志,给每家每户签下了五年过渡期零房租的协议

    以后这些房产的产权属于公益办。

    五年后,这些灾民应该挣到钱、攒下了钱,鼓励他们买房子安家落户那是必须的。

    想来人人都有改善生活条件的需求,有了经济能力,还跟人家挤在一套房子里,任谁也不会爽

    况且五年后还赖着不走,房子就不免费了,房租价钱随行就市

    一万户,人口五万左右,劳动力接近两万。

    “全力企业”、“惠农集团”、“江河船舶集团”、“华美风”、“中港实业”、“好猫集团”等等单位纷纷招工。

    三水速度名不虚传,一个星期而已,一万户灾民不仅仅居有定所,还都有了工作,人人脸上露出因祸得福的笑容

    没有哪一家为背井离乡而唉声叹气

    这世上本就没有绝对的坏事

    发大水够坏吧

    然就有不少单位其实是收益方

    比如生产编织袋、雨披、帐篷的厂子,他们这段时间都在三班倒加班加点,效益是以前的数倍

    生产方便面、纯净水的工厂也是供不应求

    真有猪肉的“三汇火腿肠”简直成为了救灾第一干粮,工厂门口总是有卡车排队等着拿现货。

    还有一家单位很意外地沾光了

    那是“家园集团”

    原本三水市的商品房已经开始出现滞销苗头,王慧、陆惠等等高管都有了今年库存两成现房的心理准备。

    谁知道三水市需要大量房子安置灾民,公益办直接买了两千一百多套。

    公益办一出手,直接导致现房售罄,为了率先满足及时安置灾民的要求,“家园集团”还推迟了一部分楼盘的交付。

    这下子不得了,给人的感觉很不好

    于是乎,街谈巷议的主要话题之一又是房子有可能要涨价,这不,“家园集团”又没有房子卖了

    还有人脑洞大开,给大家吹起牛逼

    “为什么我们三水市的商品房又开始紧张了”

    “为什么呢”

    “你们天天看电视,应该瞧见了华东六省被淹了多少地方。

    而我们三水市呢”

    “是啊这么大的灾情,我们都能安然无恙”

    “这说明我们这里是风水宝地,是宜居之地,买房子定居的人肯定越来越多”

    “妈呀你这一说倒是提醒了我,我们家今年无论如何都得先买下一套商品房再说。”

    来三水市做生意的个体户太多了,他们听到了这些议论后觉得不安心,担心房子要涨价

    原本准备等等看看的都不敢等了,纷纷开始看样板房、签合同。

    直接结果就是“家园集团”今年依旧不会产生商品房现房库存,明年交付的购房合同已经签了四成。

    被忽然到来的惊喜刺激后,“家园集团”上上下下再次充满信心。

    必须拿地、拿更多地大干快上

    可是三水市就这么大,再增长别说一倍,百分之五十都够呛

    于是乎,黄瀚的建议被再次提出来讨论,“家园集团”要大发展必须立足一线城市、省城被更多中上层干部认识到了。

    达成去大城市谋求大发展的共识后,接下来需要讨论,需要共同选择下一步去哪儿

    两个选择,沪城和省城

    沪城有三水市的老书记沈建华、姜晓娟等等,省城也有老书记秦昆仑和其他厅级干部。

    最后绝大多数参与讨论的干部赞同去沪城,不仅仅是因为沪城是中国第一大都市,也不是因为沈建华、姜晓娟担任大干部。

    最主要的原因是黄瀚这位大股东在沪城

    “家园集团”从上到下都信任黄瀚,觉得有黄瀚就近可以咨询,肯定没亏吃

    接下来“家园集团”开会分工,准备带上一半人马来参与浦东大开发。

    王慧、陆惠当然是各自分管三水市和沪城业务

    俩人都想去沪城,俩人也不排斥留下。

    原因很简单,王慧的其余三个闺女都出嫁了,唯有小闺女萧蔷在身边,去了沪城和小闺女住在一起何乐不为

    缺点是老公身体不好,把他一个人丢三水市不放心

    陆惠更加愿意去沪城,因为不仅仅是陆瑶在沪城读大学,陆斌今年也要在沪城读大学。

    陆玉琪身体好着呢,没什么不放心,唯一的不放心,就是离了陆惠的看管,陆玉琪又有可能偷偷的赌钱。

    如今陆玉琪的身份不一样,是正经八百的正科级领导干部。

    万一因为赌钱被举报,或者被派出所抓了现行,挨处分都算轻的,一撸到底都有可能。

    三水市“敢为天下先”不仅仅是体现在经济建设上

    作风建设也是争当“天下典范”,从严管治党员干部一直都在进行中。

    党员干部不仅仅要守法、守纪律,还必须拥有公德心

    赌钱是违法行为,当然零容忍

    三水市的党员干部纪律严明,故而风气好。

    纪律严明不表示甘于清贫,三水市经济效益好,干部们的浮动工资加奖金远高于一般职工。

    还有很多干部参股了“家园集团”、“三水城市银行”、“芳华酒业公司”、“百度食品集团”等等单位,每年的红利也不少呢

    这约等于是绝大多数三水市干部、群众都享受到了大发展带来的红利,生活条件蒸蒸日上。

    故而这几年的三水市可以用政通人和来形容

    王慧和陆惠的关系好着呢,互相谦让,都表态自己留在三水市,让对方带人、带资本去沪城大展拳脚。

    谦让来谦让去都不好耽误事情呢

    最后她俩决定看天意,抓阄决定谁去沪城闯一闯

    萧蔷妈妈王慧被老天爷选上了。

    “家园集团”的干部、职工也面临去留问题,因为绝大多数都想去大城市发展,所以面临僧多粥少的情况。

    既然两个最高领导都采取了抓阄的法子,其他人还用得着费心思做思想工作

    继续抓阄看天意呗

    六月底黄瀚家有一件大事定了下来,那是黄馨分配的工作落实了,果然留在沪城。

    已经当上沪城一个区副书记的姜晓娟把黄馨要去担任她的秘书。

    这件事儿符合组织任用程序,因为黄馨政治正确,品学兼优,连续四年都是优秀党员

    黄馨已经跟原本轨迹截然不同。

    她成为了名牌大学毕业生,留在沪城机关工作,已经是国家干部,至多三年就能获得正科级。

    原本轨迹的黄馨是个大专毕业生,就读的学校远在四川。

    但是由于机缘巧合,也是她面临选择题时做出了最好的选择,居然分配到了央企在杭城的单位。

    如今的情况完全不同,影响到了黄馨的人生轨迹祸兮福兮

    按理说有黄瀚把关,必然是福不是祸

    只不过幸福没法车载斗量,幸福是一种体会

    姐姐不会分配去杭城工作了,留在沪城,她有能力,上面还有人愿意重用、提携,前程远大。

    但是原本的恋人恐怕遇不到了

    凭良心说,黄瀚的姐夫丁展鸿人品不错。

    他跟黄瀚截然不同,大学毕业后进入央企工作了一辈子,根本没有遭遇过挫折,也没见识过地方上的害群之马。

    根本不晓得社会上的龌龊,一直到将要退休都能够保持着一颗纯真的心。

    也是因为他如此纯真,所以他这位毕业于名校的大学生一直干到五十五岁才弄到了正科级

    他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拥护,如果没有,我一个大山里的穷孩子有可能就读名牌大学”

    不知道多少代都是贫下中农的丁展鸿真怀有一刻感恩的心。

    他认为没有,他这样的穷孩子有可能读得起书有上大学还是名牌大学的可能吗

    有可能走出大山来到有天堂美誉的省城安家落户

    那时黄瀚跟丁展鸿的看法不太一样,因为黄瀚家成分不好,黄道舟这辈子净是吃亏了。

    好事轮不上,坏事一件都躲不开

    黄瀚跑赢了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同龄人完全是靠自己,一路走来,何其辛苦。

    但是黄瀚亲眼瞧见不少同龄人因为父母是干部,做到了躺赢,看到国营单位三转两转变成了私人的

    黄瀚不觉得谁很伟大无非是打破了旧的不平等,制造了新的不平等而已

    所以跟丁展鸿喝酒时总是容易因为看法不同掐起来。

    丁展鸿斥责黄瀚思想不好,黄瀚嘲笑他因为思想太好所以原地踏步几十年。

    还说如果把他的那些资历和文凭都给自己,现在至少是正处级,副厅、正厅也是有可能的

    每每把丁展鸿气得暴走。

    但是二零二零年开始,黄瀚的思想发生了转变。

    因为黄瀚一样的是个正直的人,从来不为了反对而反对,都是有好说好

    国家这几年反腐倡廉、打黑除恶、扶贫济困,社会风气为之一振。

    再加上疫情期间的众志成城,中国执政党的表现无疑是世界上最亮眼的。

    以前黄瀚总是向往所谓的自由民主,现在观念发生了改变。

    事实证明没有哪儿可以“自由民主”,包括自诩、自恋的美国。

    为了自己、为了他人戴个口罩怎么了就那么难执行

    那帮“民主选举”的官员根本没有能力,只擅长扯皮、吹牛逼

    西方鼓吹的那种“自由民主”可以丢垃圾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