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墟之上,透明的蚕茧如触手般回缩,露出里面的人儿。
樊芜醒来。
身体缓缓舒展,啪嗒,双脚先后落在地上。
“怎么会,有点急迫”
樊芜喃喃。
器之道,不仅仅是器之道,其他大道也是,都在用力挣脱规则束缚,在逐渐的靠近每一个修道之人。
为什么会这样
“主人。”
一名许家族人单膝跪地。
“齐大师在等您。”
樊芜的思绪被打断,看向来人,沉默了片刻,直到来人有些惶恐了才道“带我过去。”
走进许家给齐丰安排的住处,看着其中的布置,樊芜暗自点点头。
看来是没有亏待。
一只脚踏入客厅门槛,齐丰惊喜的声音响起“师父,你,你又突破了”
看着樊芜身周的道韵依旧未曾消散,齐丰蹭的站了起来。
“嗯,有所感悟。”樊芜神色淡淡,“有何事”
“师父,我”齐丰欲言又止,扑通跪倒在地,“我求您救救齐寿吧”
“说来听听。”樊芜落座,声音毫无起伏,神色淡漠。
“那炼丹师说,以他的水平,只能保住我儿性命,若想让他恢复如初,需得炼制成功七窍补灵丹。
这丹药乃是七品丹药,他不过是远游境,若要炼制成功,需要外力辅助,最好能用七阶丹炉,也就是天君器”
樊芜点点头,需要炼器罢了,炼制丹炉也非不可,“你去准备材料”
“哎弟子去”许丰抹去老脸上的泪痕,赶忙起身准备材料。
樊芜此时受器之大道影响,心绪沉宁,难有波动,目光无神。
木木的走到炼器室,等待着许丰回返。
脑海里大道之音久久不停,无知无觉的盘膝闭目,继续消化。
许丰焦急的在樊芜身后来回踱步,距离樊芜上次醒来已经过了五日,炼制丹炉的材料已经收集齐全,只待樊芜开炉炼器。
只是,樊芜身周大道弥漫,竟又悟道了
许丰深知大道难悟,恐打扰了樊芜,只能干瞪眼。
樊芜缓缓的睁开眼睛,眼中神光复苏,她已经全部消化了器之大道的馈赠。
“齐丰,将材料取来。”她知道,齐丰就在身后。
“是。”齐丰欢喜的上前,将材料一一摆放。
炼丹炉的炼制材料一般炼器师都会知道,只是唯有专攻炼制丹炉的炼器师才有特殊炼制手法。
所以,樊芜他们要使用的炼制方法也不过是寻常手法。
“许竹,来炼器。”樊芜于心中召唤。
用惯了许竹,樊芜倒是懒得生火温炉了。
不消片刻,一颗火灵珠飞进炼器室,径自落入炼炉之中,炉中火焰升起,齐丰感觉自己已经汗流浃背。
“这火”他不知该如何形容,有灵智,又有如此温度,世间罕见。
“她是火灵妖族。”樊芜解释了一句。
齐丰嘴上道“原来如此。”
实则心中连火灵妖族是什么都不清楚。
谷筠他本想观摩师父炼器,学学天君境温炉手法,没想到是这样温炉,这如何学
“放入材料。”樊芜开口。
“是。”齐丰挥手将材料按照顺序放入。
许竹则根据樊芜传给她的炼制方法将材料分布于炉中,分别给予不同的温度炼化。
齐丰心中更加惆怅,学不会,没法学。
随着时间推移,材料或延展变形,或融化成液,樊芜终于出手。
她的神识疯狂涌入,将材料塑形、融合淬炼粗胚,这便是完成了第一步。
接下来便是精细锻造。
在这个过程中,樊芜手中印诀开始变换,一道道法诀打入其中形成阵点,一缕缕灵气穿插纵横连接阵法。
炼丹炉粗胚上阵法纹路引动道则,使之变得浑圆一体。
齐丰看着樊芜手中印诀变换看的眼花缭乱。
早知道,印诀可不仅仅是手指变换印诀的速度,还有体内灵力运转的路径,每一次变换时灵力输出的大小。
齐丰自认达不到这般速度。
齐丰心中曾偶尔闪过的不平之心消失不见,只剩满满的钦佩。
怪不得,与自己年纪相仿,却已经踏出了南北两陆都没有人踏出的那一步成为天君境炼器师。
若是齐丰得知樊芜真实的年岁,恐怕会惊掉下巴,樊芜年岁连半百都没有,他却已经近三百岁。
樊芜眼中闪过一道神光,一抹道韵流淌。
她手中印诀停顿片刻,让许竹出得炼炉,将道韵凝聚于手中,双手缓慢变换。
此时印诀与之前截然不同,而且看樊芜肃然的模样,绝对极难。
齐丰站在樊芜身后,只觉得师父变成了一座山,一座渐渐升高,不可攀岩的高山。
不仅仅是心底对樊芜炼器水准的敬仰,还有此时樊芜气势的原因。
随着印诀变化一次,樊芜的气势就升高一层,直至突破炼器室,让屋顶的空间都扭曲了。
齐丰从未见过此景,就连许竹也未见过,二人不知樊芜意图,只觉得此番必有深意,心中既惊且喜。
樊芜心中澄明,自是顾不得二人心思。
这是她自器之大道处感悟所得。
以往炼器,大小并不能随意变换,总是任由“道法自然”自行改变,最多精炼一番剔除杂质,使之缩小些许。
这次,她感悟到了使成器变换大小的道则,她便想着试一试。
如今,已然成了
樊芜挥手掀开炼炉盖子,一个拳头大小的炼丹炉飞出,落入手中。
齐丰与许竹知道炼器结束了,都凑了过来,伸直了脖子看。
炼丹炉尚且在樊芜手中滴溜溜的转着。
“这,怎么这么小啊。”
樊芜一笑,手一抬,炼丹炉迎风变涨,最终化作有炼炉一半高大。
搁在以前,若是这般体型,可出不得炼炉口呢。
“这炼丹炉可变大小,空间小的储物袋也能装下,携带起来方便了不少。”
“师父,这炼丹炉让那老家伙炼丹可以,可不能给他,咱们给他材料钱就是了。”齐丰心动不已。
“哈哈哈哈,随你。”樊芜对目露精光的齐丰调笑起来。
齐丰何尝不知,既有第一炉,何愁第二炉,他只是想留作纪念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