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起来了,在狄咏不断亲自动手去杀人之后,党项人终于忍无可忍了,大军而下,围了绥州城,再次把绥州城给围起来了。
这一次不仅围了绥州,还把延州城都围了起来。一共四万人,围困两座边境城池,不过延州是大城,党项人凭借这点人,却是围不住的,这也导致延州与绥州城都没有被真正围住,中间还有清涧小城,也要分兵去围。
党项人这么干,很显然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们也没有准备好真的打一场大战,完全是被狄咏那些暗杀的小动作弄得不厌其烦了,准备给延州一个教训,让延州收敛一些。
凭借四万人,也打不起来一场大战,这四万人之前就围过绥州,却是退去了。这就是一种无奈,可见西夏如今的实力,也远远不如三十年前李元昊开国的时候了。是的,西夏建国才三十年,仁宗当了十来年皇帝之后,西夏才建的国家,这也是为何仁宗一朝,西北边境战乱不止的原因所在。
西夏也是在与宋的战争中稳定了国家,或者说更直白一些,西夏建国第三年的好水川之战取得胜利,西夏才真正以一个国家的身份站稳了脚跟,若是好水川之战宋朝胜利了,西夏这个国家十有会在刚出生不久就夭折了。
这才是好水川之战失败的真正历史意义,这一败,造就了一个一百八十九年的党项国家,直到蒙古真正崛起才覆灭。
至于四万党项人在去东京的军报之中变成了十五万人,这自然就是狄咏的原因了,陆诜只看到延州城外的两万多人,绥州狄咏来的情报里,便多了几万人,也在报绥州正在被猛攻。
其实延州府这种边境重要州府,各处城池堡寨的军队加在一起,也有三四万人之多,人数上完全不比党项人少,而且还占据州府城池的地利,若是狄青在这里领兵,完全就不必要求援,只需要组织人马反击就行了。
但是陆诜却被吓得连忙求援,求援的书信到秦州,到庆州,更快马加急去了汴梁。
甘奇交代给狄咏的任务,终于完成了,狄咏看着绥州城外的几千人马,也长出了一口气,城池显然不必担忧,党项人此时没有能力攻城,党项人的目的就是为了吓一吓延州府里的知府相公们,这个目的倒是与狄咏不谋而合。
汴梁城,御书房内,皇帝也被这个消息吓到了,他频频发问“党项羌何以忽然有了这么多人马”
这话问得那禀报军情的军汉也不知如何回答,唯有猜测着答“陛下,许是因为之前四万人太少,所以增援而来。”
赵曙闻言想了一想,答道“看来,头前退兵只是疑兵之计,是为了等人马聚集,而今聚了十五万大军,当真措手不及。”
司马光听得赵曙如此说,也点头“当是这个道理,疑兵之计,致使边军松懈,再聚得大军回头一击,延州危矣,党项之中有能人啊。”
赵曙也道“还是不能小觑党项人,如此计策,是乃高人所谋。”
“是啊,小觑敌人,便有好水川前车之鉴,此番当慎重以对。”司马光还是有智慧的,不论如何,对敌人都不该小瞧了。昔日好水川之战,战败原因之一,就是对敌人不够重视。
“快,快命人去敲钟,开朝会,此番定要集思广益,慎之又慎。”赵曙也有些着急,就算是快马轮换飞奔,从西北到汴梁,也要十几天,再不快速应对,后果不堪设想。
汴梁皇城之上的钟声在起,无数官员往皇城赶来。
百姓又开始议论这紧急钟声的原因了。
甘奇自然也听到了钟声,便是面带微笑,终于等来了。
甘奇是有官职在身的,所以他虽然失了权柄,但他其实还是有资格进宫列班朝会的,而且级别挺高,还可以列班在头前,所以一旁的甘霸还问道“大哥,皇城钟声在快中午的时候响起了,那定然是有急事朝会,大哥要不要换身朝服去上朝啊”
甘奇却笑了笑“守孝期间,朝会什么若是去了,反倒让那些言官拿住了话柄。”
“哦。”甘霸憨憨一言,面色很是不快,他心中憋了一堆气,自家大哥如此功勋,如今却混得连个上值的衙门都没有了,他比甘奇还气愤。他甚至在想,若他是甘奇,当初是谁在皇帝面前说了他的坏话,他早已提刀把那人给杀了。
甘奇却一点气愤都没有,出了书房,进了张淑媛的厢房,笑道“春喜泡茶了,焚香,上些点心吃食。”
张淑媛笑脸来迎,问道“官人今日可是有喜事”
甘奇点点头“淑媛抚琴,唱一曲。”
张淑媛连忙去准备,甘奇已然拖鞋上榻,春喜小丫头一边上茶水点心,一边拿小被褥来给甘奇盖住脚面,还拿枕垫放在床榻之策,让甘奇斜躺着有个舒服的姿势。旁边还有一个十一二岁的童工小丫鬟给甘奇捧着点心盘子。
春喜在一旁端着茶杯,用嘴给甘奇吹着茶,让茶水凉下来,好让甘奇喝。甘奇的肩膀上,也有童工在给他捏着,轻重适中,节奏正好。熏香也起,沁人心脾。
琴音已起,曲子在唱。
你说说这日子,他不香吗甘大相公也是,汴梁好日子不过,非得要去边关打仗,与那一群臭烘烘的粗鲁汉子在一起。
朝会之上,人已来齐,赵曙坐在高台之上,左右去看,他似乎在寻一个人,看了又看之后,便开口问道“枢密使甘道坚怎么没到”
不是赵曙非要找甘奇,而是论兵事,甘奇不来,心中没底。
许多人左右看了看,也在疑惑,甘奇好久不来上朝了,为何今日皇帝忽然问了起来
还是曾公亮答了一句“陛下,甘相在守孝,便也不便参与朝会公事。”
赵曙皱了皱眉,又道“那就开始议事吧,司马中丞,你且快把西北军情与诸位说一说。”
司马光连忙出来说,又把军情奏报拿来与诸位传阅。
朝堂立马成了马蜂窝,嗡嗡一片,喊打喊杀的主战之人不少,只因为如今许多人自信起来了,打败了辽国之后,不仅给民间百姓带来了自信,也给这些朝堂官员带来了自信,如今说起话来语气都不一样了,颇有睥睨天下之感,替大宋睥睨天下。
有忧国忧民怜悯百姓的主和派,有些人自小锦衣玉食,长大读书考进士,做官也是一颗圣贤仁爱心,牛死了都会悲悯不已,何况打仗死人更是觉得这样不符合圣贤仁爱之道,兴亡百姓苦,打仗能避免就要避免。这样的官员,在仁宗一朝是可以得到重用的,因为道德品质极高。
这种道德品质极高的官员到底好不好呢你说他圣母心,但是他又爱民如子。你说他没有能力,但是他还是爱民如子。
还有一部分是理智派,从务实出发,打仗要钱要粮要军备,如今朝廷穷,最好还是能不打就不打,想着有没有能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办法。
三派人,或者归拢起来说是两派人,说来说去。
而皇帝赵曙如今却是那睥睨天下的一派,他是不怕打仗的自信派,答了一句“诸位,诸位,如今可不是打不打的问题了,是敌人兴兵来犯,总不能卑躬屈膝去求和吧就算求和,那也是要割地赔款才能和,诸位谁去谁去割地赔款啊”
这一句话就把求和派给止住了。
司马光不是求和派,他只是保守派,他开口说道“战与和之事就不必议论了,此番是应战,还是商量一下怎么更好的应对才是。”
开封知府韩绛出来答话“司马中丞所言极是,当速速议对应之策,调兵遣将以击之。”
赵曙点着头“诸位,说正事。”
曾公亮想说话了,他精明无比,知道这是甘奇的机会,但是他还是没有立马说话,而是要看一看局势再说,要不要真的在此时举荐一下甘奇,还得考量一下。他也怕真的惹得皇帝不快。
曾公亮看了看富弼,富弼果然开口“陛下,臣以为守城为要,避党项自锋芒,增派人马守护城池,党项人久攻不下,自会退去。”
赵曙点着头“嗯,此法稳妥。还请议一个章程出来,何人统筹战局,何人领兵调度啊又调何处兵马去援”
富弼转头看了看满朝众人,把目光放在了韩绛身上,韩绛是最近新提拔起来的官员,说白了也就是皇帝如今准备培养的班底之一,提拔韩绛之事富弼也是出了力的,此时这般情况,虽然有风险,但也是立功的机会,富弼开口“陛下,不如派韩子华去延州统筹。”
说完富弼还用眼神示意了一下韩绛,韩绛此时不论愿不愿意去,也立马出来拱手“陛下,臣愿往延州统筹事宜。”
赵曙很是满意“好,那就派韩子华去延州,只是人马调度之事,你可熟练”
韩绛面色略微尴尬,正统的进士及第,容不得他大包大揽瞎吹牛,关键是他从来都没有接触过领兵打仗的事情,吹出来也没人信,唯有答道“陛下,臣从未运筹过兵事,但是组织人手,调度钱粮之事,臣是擅长的。”
赵曙点着头“那也好,你便去延州统筹人力物力之事。领兵之人,富相可有人选”
富弼又转头去环看众人,这回再一看,无数人与他对了一下眼,立马就低头了。领兵打仗,这玩意谁敢应且不说会不会,一旦打败了,那就成了国家罪人,成了万世笑柄。
富弼也为难,他又看了看韩绛,韩绛也低头了。
其实赵曙也明白,他倒是希望富弼能推荐一个堪用之人,奈何朝堂上下找不出这么一个人。
曾公亮终于瞅准了机会,他等的就是现在,立马开口说道“陛下,甘相虽然在守孝期间,但是朝廷如此大事,唯有甘相有此才能,此番臣以为,当召甘相夺情,速速往西北指挥战事。”
富弼皱眉,赵曙也皱眉,连司马光都在皱眉。
曾公亮又道“甘相于战事,可比霍去病也,百战而不殆,此番若是去西北,必能得胜,可保西北边境几十年无忧。”
曾公亮这番话语一出,便是知道甘奇得承他情分,这是个大情分了。若是事成,来日甘奇就得回报他。
众多相公们皆是不言,皇帝也是不言。甚至满朝众人都不言语,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如今的朝堂局势,这种时候,不说话最好。
赵曙看着众人,没有反对的,也没有附和的,他心如明镜,知道这是为什么。
赵曙沉默了许久,他也在纠结,让甘奇去甘奇又大功而回,怎么办怎么处理不让甘奇去,那赵曙睡觉都睡不踏实,万一西北大败,失地无数,他这刚坐稳的皇位,立马又成了名不正言不顺了。
让甘奇去吧,大功而回,封个王,封个郡王,算是打发了。只要西北再无战事,只要燕云也稳定,甘奇就没有用武之地了,就让甘奇当这么个闲散郡王算了。
赵曙如此想着,便道“来人呐,去把甘相召来吧。”
曾公亮立马开口“陛下,不若派司马中丞去召甘相,司马中丞与甘相相熟,如此显得重视,也免得甘相心中有何想法。”
曾公亮这是蔫坏,他明明知道最近司马光被人当枪使,时不时弹劾一下甘奇,还非出言说这么一番话。不过他倒是不知司马光与甘奇刚刚割袍断义了。
赵曙倒是觉得曾公亮说得有理,他知道如今甘奇心中有气,此番去请,是当重视一些,所以答道“那便请司马中丞走一趟吧,速去速回,朕在这里等他来。”
只是苦了司马光,面色尴尬拱手,退步而去。
出得殿外,司马光埋怨一语“这叫什么事这朝堂竟寻不出第二个领兵之人”
埋怨归埋怨,不去也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