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45章 老而不狐
    初听此事,众臣的心情真的是非常的复杂。

    尤其是金鹤峤。

    这世上最憋屈的事情就是,他一心想害人,最后却屡屡的叫人占了便宜,而且是大便宜他就随便抓着把柄弹劾一下啊怎么又给她送了一个大功

    如今也只能用晏时嵘是反贼之子这种事情来安慰自己了。

    其它人,私心里,也是实在搞不懂晏时玥这个作派。

    其实这种事情,你就捂着就行啊捂着,私底下处理了,谁知道你兄长是反贼之子就当那人是普通无赖不好吗

    可是她不,她坦荡荡,事无不可对人言,直接就跟明延帝说了。

    他们也不是不同情晏时嵘的。

    好好的十年寒窗,福晏殿下的兄长,许六元的高徒,名满天下的探花郎,前途无量然后好好的做着官,忽然有个反贼找上门,说他是他的亲爹,要拉着他一起造反,你说憋屈不憋屈

    可这是原则问题。

    这是极其严肃的政治立场问题。

    前朝反贼之子,谋逆,诛九族的大罪怎么能不杀不止要杀,连同他的妻、子全都要杀之

    血缘就是原罪,言论完全是一边倒,所有人都旗帜鲜明的表示,此人必须杀。

    至于继续做官那不是笑话么绝对不可能。

    在这一点上,所有人,不管是与晏时玥关系好的还是差的,不管彼此是政敌还是朋党,都达到了惊人的一致。

    从这方面来说,也算是真正的“臣直”,没有人因为晏时玥的盛宠,而选择为她说话。

    就算想,也没人敢。

    这么争了几天,明延帝一直没有松口。

    就在某一天,大臣们听说,龙门县献上了玉米。

    其实这就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官员日常操作,可是很多时候,有些感触,真的就是由某一点来触发的。

    就在那一刻,有不少人在想,如果是他们自己遇到这种事,会怎样

    也就在这时,太子取出了一封密信,他道“诸位,孤把诸位这几日的争议,写给了福晏,这是福晏给孤回的信。”

    这显然是鹰讯,只小小的一张,字写的密密麻麻,太子道“福晏说,她一向认为,国大于家,国乃生而为人的底线,如果她的亲人有叛国之行,她一定会毫不犹豫的亲手杀死他,不在于父,只在于君。”

    众人纷纷交换着视线。

    怎么说呢,这种话,人人都会说,可是旁人说的时候,大家未必会相信,但晏时玥说,大家,还真的没人不信。

    太子又道“至于晏时嵘的处置”

    他扫眼诸人。

    诸臣纷纷捏紧了拳,如临大敌。

    她会说什么她又能说什么要不就是向明延帝以女儿身份代为求情,要不就是诉说晏时嵘的无辜和无奈,要不要不就像以往,以她的功,来换取晏时嵘的“免罪”。

    大节大义面前,他们绝不能容纵触柱死谏,亦义不容辞

    太子看清他们的神情,忽然笑了。

    他把纸随手给了徐明修“不如大家传阅一下吧。”

    徐相略弯腰,双手接过,然后迅速扫眼过去。

    诸臣就看到,他表情一凝,然后眉毛就皱了起来,若有所思。

    这是写了什么

    大家都有些好奇,等到徐相看完,孙次辅急接了过来,然后也是一愣,同样若有所思。

    小纸条就在众人之中一一传过,然后又传回到太子手里。

    大家久久无言。

    明延帝伸手拿过了那张纸,微微一晒。

    晏时玥如今的字儿,远比之前的鬼画符要好看,而且学了他五分神韵,写出来着实龙飞凤舞一般,又毫不咬文嚼字,读来,似乎她就站在眼前。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这明明就是一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故事,这么多老狐狸看不明白反贼头子自绝自后,亲儿子都不帮他,打脸的声音啪啪啪,这么响你们听不到吗还有比这个更爽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吗充分利用好这个消息,邪教将再也抬不起头来,够咱们吹十年好么大好局面不好好利用,非得喊打喊杀,简单粗暴,是圣贤书白读了吗是没有三十六计可以用吗是想送他们以身殉道的英雄之名吗是想让苟延残喘的反教分子生出同仇敌忾之心吗”

    连环四问,振聋发聩,末了她还说了一句“大兄,我觉得百官太老实了,老而不狐狸,真叫人失望。”

    说他们老实,这就是在骂人

    可不管她的言论有多么不客气,她仍旧是着眼大局的。

    有私心吗也许有。但如果这个人是别人,她会不会这么做呢

    也许还是会的。

    许久,徐相缓缓的道“有道理。”

    晏时玥这封信,只是在壳上敲开了一个洞。

    朝上终于有了别的言论,但仍旧有许多人坚持已见,认为此例绝不能开,否则将后患无穷。

    但最终,明延帝还是决定,李珩等人斩首,就在龙门县示众,晏时嵘不做处理,仍任龙门县令。

    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晏时玥是真的松了口气。

    明延帝本极有容人之量,但古往今来,没有一个帝王,能容忍“反”字。

    所以这一次,能到这一步,真的是太难得,太难得了。

    晏时嵘写了一篇文章,详述了此事,包括李珩在战斗中戏剧性的自净自身。这在众人眼中,就是老天的决定,真正的天罚。

    然后晏时嵘把这篇文章贴到了县衙,晏时玥也叫人抄了,送去了行宫。

    自此之后,晏时嵘的名声,必将两极分化。

    觉得他做的对的,会坚定的认为他是对的,觉得他做错了的,也会坚定的认为他大错特错,但起码在现阶段,脑子清醒的,绝不会找上门来,因为他的生父,是“反贼”。

    而且晏时嵘估计这辈子也不会离开秦州了,但凡要升官,就会有人拿出身说事儿。

    确实是飞来横祸,也确实是倒霉,但在这个时代,这就是原罪没有办法。

    也不知道李珩这丫的,临死之前还坑了亲儿子一把,后不后悔。应该是不会的吧毕竟净身啥的对他打击还挺大的,到最后他整个人都疯魔了,只会说众卿平身哈哈哈哈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