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键的邀请先是让小段暄惊讶的张开了糊满油渍的小嘴。
接着迅速给出了一个令段冉出乎意料的反应。
小段暄毫不犹豫的点了下头,然后向秦键请教需要她做些什么。
语气严肃,目光真切。
她相信自己这一次不会再犯错乐谱。
然而令她怎么也没有想到是,这一次,秦键并不需要她翻谱子。
“你要穿上漂亮的裙子,在掌声和欢呼下抱着你的大提琴走上舞台,与我一同为台下演奏一曲。”
次日晚八点三七分。
学院音乐厅。
随着一组轻柔的钢琴和弦穿过观众席飘向无尽。
现场进入了短暂的寂静。
“哗”
整齐的掌声而后响起。
音乐营造出的静谧之息被打破,秦键轻呼一口,收起了按压在键盘上的右手。
左手扶琴起身,他迎向观众席鞠了一躬,随后转身离场,留下了舞台上的施坦威独自消受掌声的余韵。
上半场结束。
他需要到后台稍作休息。
此时后台的人不多,见秦键推门而来,众人纷纷停止讨论送上了不逊于场外的掌声与叫好声。
一名自愿为这场音乐会做志愿工作的华国留学生为秦键送上了一条干净的毛巾。
“最后一幕太棒了,秦老师。”
“谢谢。”
秦键接过毛巾擦了擦额头的汗,认真问道,“后台听起来还不错”
“太精彩了”志愿者再次表达了激动的情绪,“期待您的下半场”
“辛苦了,一会下去看吧,兰顿教授旁边还有个位置,8排7座。”
秦键用眼神示意对方这里的人手已经足够了。
志愿者感激的点了点头,“谢谢您”
这场音乐会的中间区域坐席早就被瓜分完了。
没办法,肖邦大赛冠军的舒伯特专场,哪怕只是一场小范围的周末音乐会,也会有人想尽办法提前搞定最好的位置
“那个,秦老师,我们能合张影吗”
满足了对方的小小请求之后,秦键来到了连廊左手第一间休息室。
段冉正在给段暄整理辫头发。
他凑过去,镜子里的小人也看向了他,“哥哥。”
“喂喂喂,头别动。”
段冉轻轻摆正了段暄的小脑袋,接着继续辫起了麻花辫。
小段暄只能用眼神向秦键诉说委屈,秦键笑着悄摸摸的指了指段冉的后背,表情像是在说我们别惹她
没一会儿的功夫,一条充满华国风情的精致麻花辫出现在了小段暄的脑后。
段冉满意的看着自己的杰作,又挑衅的看向秦键,“学着点哦。”
秦键笑了笑,没搭理,转脸,“来暄暄。”
他将段暄叫至身旁,指着一旁谱架上的大提琴谱又说道了一番。
“一会上台别紧张,错了就继续下去好了,剩下的交给我。”
剩下的交给我,这句话已经被验证过一次。
段暄用力的点了点头。
“到了上台的时候姐姐会提醒你。”
秦键说罢,时间也到了下半场音乐会的开始。
段冉送他到后台入口,一枚香吻送上。
目送秦键登场,听着场外激情磅礴的掌声,段冉转身回到了休息间。
小段暄已经抱着大提琴在小声摩挲了。
她走到谱台旁坐下聆听了起来。
过了一会。
“加大这个音的揉弦力度。”
小段暄停了下来,思考了一下姐姐的话。
片刻,段冉沉声再道,“再来一次。”
雨晴香佛醉人头,舞台现场上空飘荡的d大调回旋曲宛如诗画中走出的秀丽女子。
钢琴前,秦键的十指一如既往的驾轻就熟,无论情感的浓稠或恬淡,他的真挚与投入就像他所理解的舒伯特,不夸张,也不华丽。
但作品字里行间都充满了收放自如的凝合,给人以高度的纯化。
在那个时代,纯化作品不仅里不仅有舒伯特,还有贝多芬。
然而在与贝多芬处于一同时代生活的二十年,舒伯特选择了另一条艺术道路。
于是前者成为了古典主义的里程碑,而他成为了浪漫注意的开山鼻祖。
兰顿说舒伯特是诗人,克里斯评价舒伯特心里住着一个不洞世事的少女。
秦键认同兰顿,也不反驳克里斯。
只从舒伯特奏鸣曲的研习,二人说的皆有道理。
从演奏者的角度分析,舒伯特的作品在继承了已经稳固的古典主义音乐的传统基础上,结合了新的时代精神,形成了新的音乐风格。
其最重要的是创作特点在于抒情性的写作表达上。
尤其在奏鸣曲式的运用上,舒伯特的作品为后世开了先河用气息悠长的抒情旋律代替以往极具号召力与动力性的主部主题写法。
在最后一首降b大调奏鸣曲的演奏中,秦键更是在抒情旋律的演奏中极侧重作品内部心理的表达。
描摹是他特有的专长。
可这势必会打破主部与副部之间进行戏剧性对比的演绎传统。
如果让作品的主部与副部不再天各一方,使二者的情绪相互接近甚至互为补充,这算不算悖逆传统
这或许是秦键留给观众的问题。
在他看来浪漫主义对作品的审美看重的终究是艺术的个性,并不以题材的英雄性以及理论价值或结构的宏伟来判断艺术价值的高低。
所以他大胆的坚持了自我个性,在最后一首作品的演绎中毫无保留的释放了自我。
内涵深邃的第四乐章,他的演奏中时而带点适中的戏谑,时而出现优美的抒情,激动的戏剧性也偶有冒出。
交杂在风暴般的经过句与和弦之中,他们是舒伯特,也是秦键。
在收尾的那一刻,似乎还有点贝多芬。
“哗”
收手,起身。
秦键两步走至舞台前方,鞠躬。
献花的人络绎不绝,兰顿扭动着胖胖的身体拿着一束白色花束移动到舞台上,并热情的拥抱了我们的主角。
作为教授,他的这种行为似乎欠妥,不过一想到他是兰顿,似乎也就没什么争议了。
还有弗兰克,他也为秦键送上了一束紫色的花束,上面署着伽马钢琴重奏团的名字。
秦键接过花束向着科赫所坐的方向鞠了一躬,包括卡蒂娅在内的7名要重奏团成员今晚都来了。
这边他刚起身,华国住维也纳艺术中心的驻维代表也走上舞台为他献上了花束,并附上祝贺。
“感谢。”
直到他的钢琴琴角堆满鲜花,再无人上台,他才最后一次鞠躬离去。
“哗”
不断的掌声在持续了两分钟后,秦键回到舞台。
为表达对大家的热情演绎了舒伯特的。
这首被舒伯特自己称为“可怕的歌”声乐作品经秦键改编成钢琴版本之后,变的更加凝练,与此同时还多了几分幻想色彩。
曲终掌声再起。
观众们可钢琴前的人影这次站起之后并未返回后台。
这通常预示着音乐会就要结束。
然而秦键走至舞台前沿抬起双臂示意大家稍安勿躁,随后现场安静了下来。
大家想看看秦键要点干什么,于是安静的坐下等待了起来。
片刻。
秦键走到舞台旁拿起了一把椅子。
台下纷纷猜测起用意。
将椅子摆置钢琴的斜前方,秦键转身鼓起了掌。
舞台上孤零零的掌声很快带起了整个音乐厅的掌声。
大家向后台入口张望了起来,此时没人不清楚节下来的剧情。
只是当一个粉嫩的小女孩抱着一把硕大的提琴走出后台大门那一刻,所有人都被吃了一惊。
尤其是伽马重奏团众人,他们认得这个小女孩。
掌声欢呼声加倍。
秦键默默的看着小段暄走到舞台中央,她先与台下鞠躬,展现了良好的舞台礼仪。
然后就坐,将身前的大家伙固定。
这时秦键坐回钢琴前,台下适时的安静了下来。
对音。
钢琴一声响起落下,大提琴也嗡鸣着与之对答。
两音交错,和谐至美。
充满仪式感的对音结束,小段暄放下了持弓的手。
她垂下头,搓了搓手心的汗,她觉得接下来将是自己人生中的重要一课,或者一刻。
都可以,她吐了口气。
把自己的小辫摔到了脖子右侧,以确保发尾不会影响到自己持弓的手臂。
寂静片刻,秦键收回目光,也轻轻的吐了口气。
舞台上,一大一小的组合确实已经拉满了足够的期待感。
“小夜曲。”
落座在不同区域的几名大人物几乎同时在秦键抬手那一刻,在心中默念出了即将落下的音符。
他们的默契源于舒伯特本人和此时的场景。
面对一个手持宝器的小天使,他们如何能摆脱掉小夜曲那醉人心脾的旋律。
钢琴响了,轻巧的伴奏如深秋的晚风扫过金黄的枯叶,发出有节奏的沙沙声。
是小夜曲。
舞台的气氛一瞬便被钢琴前奏带入了一个清澈的空间。
当小段暄拉响主题,秦键的手臂上便生出了一层细密的颗粒。
与这两日来的任何一次排演都不同。
绵长不幽怨。
细腻不失真。
深沉不世故
也孤独。
就在此时此刻的舞台上,小段暄正用十岁的方式演绎着她五岁便会拉奏的作品。
纯净干净的音色不带任何修饰的就这样流淌在钢琴为其编制的梦幻之中。
孩子动情时,也会在目光中流露出超其年龄的情绪。
在第一遍主题落下,她眼中闪过了一丝单纯的落寞。
然而没有驻足,在钢琴的一连串华丽的音阶之后,她左手回到原把位再次开始了主题的复述。
第二遍,她的音色波动发生了些许变化。
大量的揉弦在这一刻让她化身为一个早熟的少女,似是要体验一把成人的世界。
她的右臂开合的更加舒展。
眉目之间满是向往的神彩。
更妙的是她每拉一句,身后的钢琴便会以另一种方式重复这一句。
一声一应,声声交融。
这不是秦键的设计,这是舒伯特遗留在人间的手稿。
一问一答,互为动机。
音乐向着终止缓缓前行。
短短的三分二十七秒就如舒伯特的短暂一生。
31岁的舒伯特离开人世时,留下了一套动人的绝笔。
只是这笔伟大的财宝在他穷苦潦倒一生死后才被人们所发掘。
出版商将其令终前半年所写的作品编订成了一本名为的作品集。
小夜曲,位列其四。
音乐会尾声之际,秦键再次消散了现场的掌声。
他将段暄拉到了舞台最前方,然后在这所古典音乐巨匠摇篮的音乐厅里向所有人介绍道。
“段暄。”
“哗”
这个名字势必因为这场周末音乐会而将被更多人所知道。
不仅仅是作为秦键个人音乐会的特邀嘉宾,一个十岁的少女可以用纯与幻想两种状态来演绎舒伯特。
舞台之下没有外行,大家已经很自然联想到了这个孩子的成长经历是哪般模样。
当然,并不是每一个有天赋又努力的孩子都有机会与当今最负盛名的钢琴演奏家在这样的场合里同台演出。
然而猜到点什么的人们似乎也并无太多意外。
毕竟巴黎交响乐团的首席大提琴演奏家,也姓段。
如果这也起不到关键性作用,那就看看此时站在后台门口,那名面带微笑鼓着掌的魅力小女人。
她也姓段。
下一秒。
她捧着两束花走上了舞台。
秦键接过鲜花当众亲吻了她。
“哗”
“
avo”
一旁的小可爱当然没有被遗忘,秦键松开段冉一把将其抱起。
“各位周末愉快。”
鞠躬之后拉着一个,抱着一个,离开舞台。
愉快的周末音乐会就此结束。
次日,整个维也纳音乐圈像是被这场音乐会引来了轩然大波,大家都在评论这场音乐会。
众说纷芸,褒贬不一。
争论的核心就在秦键最后所演奏的那首降b大调奏鸣曲。
“此种处理方式是否合适”
果然变成了一个问题。
最终,一名维也纳著名钢琴乐评人出来平息了这场热议。
他给出了一个鉴于二者之间的中立结论。
“舒伯特的奏鸣曲和他的交响曲一样,被有些音乐史学家认为过于松散不够严谨,温馨柔和的歌唱性旋律很难发展成具有严密逻辑的大型曲目,可也正是这点体现了浪漫主义的随意性。”
“然而当这种随意性的抒情幻想被一个野心家企图用双手驾驭,很难说这是一件幸事。”
“但可以肯定的是,今天的我们,应该尝试接受不同的声音。”
“要知道年轻的舒伯特在200年前已经被否定过一次。”
“野心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