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井户润再一次来到新东京网络株式会社,这次是交稿。
“一共存稿十二万字,辛苦新一老师了。”
“是我们给您添麻烦了。”新垣秀一把装着一沓软盘的牛皮纸档案袋放在茶几上,将一套还没有拆封的软盘,递给池井户润,“暂时还是要请您将存稿,存储在软盘里了。等我们作者后台完善好,您就可以在任意一台联网设备上,上传新章节了。”
“新技术还真是好呢。”池井户润感叹道,“我刚刚进入庆大的时候,大家写文章还都用纸和笔呢。那时候,不光比谁文章写得好。就连纸笔都要分一分等级呢。
一年级生,根本就不让用贵的笔和纸,说是逾越呢。”
“以后用键盘码字的人,也会比键盘的。不过,大家都自己面对着电脑,应该不会出现逾越的问题吧。
总不会出现「论成绩,你这个十线作者,在网文圈不赔在我面前说话」的情况吧。”
新垣秀一玩笑道。
池井润户颇为认真的回答,“十年内,可能还不会有。之后,人多了,就会论资排辈。漫画圈不就是这样么?”
“您说得对。”新垣秀一恍然,“不过,现在稍微有些早,我们先要建立起一个圈子。让更多的人,可以通过网络写作,获得收入存活下来。”
“是这样的。”池井户润看着眼前这个有活力的年轻人,眼神中满是欣赏。
“不耽误新一老师工作了,给您添麻烦了,我先告别了。”池井润户站起来道别道。
新垣秀一拎着牛皮纸袋回到办公室,“赤木,作家后台的账号登陆功能要尽快做出来啊!现在这样登陆后台页面,就能上传所有书籍,还是太简陋了啊。”
“是!我今天晚上就做!”
“高桥,这是池井老师的稿子。你不是一直都想看后续么?喏,给你。记得明天开始上传,每天上传两章六千字就可以了。”新垣秀一将牛皮纸袋放在了高桥的桌子上。
“叮铃铃!~”
电话的铃声响起,吉泽麻美子将电话接了起来,“您好,这里是新东京网络株式会社web系。有什么可以帮助您的么?”
“系长,我们能聊一下么?”新垣秀一走到自从上周五后,会议陡然减少的渡边佳美办公桌前说道。
号会议室。
“系长,最近我们拨给我们的电话越来越多了,我们是不是可以招一名专门负责电话接听的文员?”
渡边佳美抬起头,看了新垣秀一三秒,“最近的电话确实有点多,影响吉泽的正常工作了。新垣,你有人要介绍?”
“嗯,有人。”新垣秀一点了一下头,然后解释道,“我没有干涉人事权的意思。只是,因为上周的事情,房东太太让我还有那个帮助了我的小女孩一家搬走。
她的妈妈现在在便利店打工,拿最低的时薪。
她有过声优训练,曾经作为声优偶像培养过。
我想请她来我们部门,专门负责电话接听和接待工作。
解决她家面临的经济困难,感谢小女孩的帮助。
您觉得可以么?”
渡边佳美又盯着新垣秀一看了一会。
人事权和财权,是一个部门乃至一个企业的核心。
掌握这两项的人,才算做是领导。
新垣秀一说想要介绍人来工作的时候,她本想直接拒绝。
但是,她又觉得他不是那么鲁莽,迫不及待就想染手核心权力的样子。
现在听了他的理由,虽然依旧有些许不爽,但是也反面说明了他是个有恩必报的性格。
这样的话……
“明天早上九点,安排一个面试,我要见一见她。”
“谢谢系长。”
放下一件心事的新垣秀一,可以用念头通达来形容。
思路畅通无阻的他,码字的时速突破了每小时三千五百字。
这个速度,虽然以网文作者来衡量,不算是很快,但是对于他个人已经有了里程碑的意义。
这代表着他,哪怕仍要保持每天两万字的更新量,也会极大的缩短时间。
只不过,与之对应的后续精修,可能会耗费一些时间。
但是,精修工作,高桥林彦为了能够更早的看到后续,已经主动承担过去了。
能者多劳,也是给高桥林彦一个锻炼的机会嘛。
新垣秀一完成了今天的码字任务,终于有时间抽出来看稿子了。
web@nsn的邮箱里,已经积累了三十封邮件。
除去一些纯读者的邮件,剩下的二十封,发件人都有着网文的创作意愿。
不过,真正给出正文的只有三十。
其余的邮件内容基本如下:
“新一老师,看了您的重生文,我也有创作重生文的想法。我大概是这样想的……您看看行吗?
如果您觉得行的话,我就写,如果您觉得不行的话,麻烦您建议我一下怎么写。
等我写完了,再麻烦您看。”
如果是一个网文足够发达的年代,网络上随处可见创作教程,他就不会回这样的帖子。
但是,现在还是网文初创的时间,有些他认为应该是常识的事情,这些有心创作的人很可能并不知道。
因此,他基于这封邮件,写了一份模板化的回复:
“您好,看到您有意愿进行网文创作我感到很高兴。
您询问这样写可不可以,我的答案是,您如果觉得它是一个好故事,就大胆去写。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小说创作,不是空想,是要一步又一步去践行的。
我如果否认您的想法,您一定会觉得不忿,觉得自己的才华被埋没了。
既然如此,我建议您,马上动手开始创作。
而我,看到您的稿子,才能更好评判您的故事。
静候您的来稿。”
新垣秀一将这份有些文绉的回复在本地保存。
虽然,每一个投稿者都觉得自己第一无二。
但是,作为编辑,见得多了,依旧可以进行归类。
针对特定人群,编写特定的回复。
看似没有尊重每一个人的差异性,进行特殊的编辑。
但是,在时间成本的限制下,却是效率最高,最公平的做法了。
直到过了山手线的下班高峰,新垣秀一才将所有邮件都仔细看完并回复。
没有一本能立即签约。
唯一一本有较大潜力的书,也需要进行堪比重写的修改。
大网捕鱼,颗粒无收。
这就是编辑的日常。
(https://www.tmet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