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86章 重蜕(八)
    最近看到了这么一句话:物质和精神这两样东西,你至少要得到一样。

    感觉,也挺有道理的。

    从唯物主义角度看,至少得有物质。从唯心主义角度看,至少得有精神。若物质和精神都没有的话,真的会觉得人生有如完全没有意义存在般的虚空。

    在世界上生活着的人,有的注重物质,为了物质而努力拼搏;有的注重精神,为了精神而可以远离喧嚣的城市去寻找心中宁静的意义。

    物质和精神到底哪样比较重要,其实这个没有太大的可比性,毕竟因人而异。

    每个人心中支撑的动力都不一样,有的是物质,有了物质就有了一切,比如钱;有的是精神,什么都可以失去,但精神层面里最重要的东西却不能没有,比如爱。有的则是物质和精神各占一半,有了物质但没有精神会感觉没有灵,有了精神但没有物质会感觉没有魂,比如感觉。

    像我这种尊崇感觉至上的唯感主义者,就是要求物质和精神要均衡,噢不,应该是精神比物质多一点点分量。而这两样东西的存在,对于我而言,都只是为我的感觉服务。我的感觉对了,好了,那么这两样东西就是有意义的。

    在相对应的物质水平,我的精神水平也要适时按照物质水平的提高而提高,既不会过分超越物质水平,也不会积压低于物质水平。比如说,当我的收入只有一千块的时候,我只会适时买几本书看看;当我的收入到了二千块的时候,我会适时给自己一次小旅行;当我的收入去到三千块的时候,我会给自己买一辆自行车,有时间就去兜风;当我的收入走到四千块的时候,我会给自己买一部电子琴,学着弹弹,愉悦心情;当我的收入去到五千块的时候,我会……

    换言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会根据自己的物质水平来调配自己的精神享受水平。该享受的时候,就会享受。该节省的时候,就会节省。而这个度,全部取决于我的感觉。

    因为我的感觉偏爱于精神层面多一些,所以物质(比如钱)在我身边停留的时间并不会太久,除非有一天有人走进我的生活替我管好物质。

    我在精神层面上花费的时间是最多的,也是最充实的,所以精神上的领域都是不停在开拓和强固。

    或许,物质和精神这两样东西,我先得到了精神。至于物质,还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摸爬滚打。怎么也好,至少两者,我已得其一。

    感觉有点像《三国演义》里的一句:“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此时的我有些许感慨:曾经本着学写小说的心写起了东东,可谁知,东东写着写着就变成了写回忆录,回忆录再写着写着就变成了写周记,周记再写着写着就变成了写日记,日记再写着写着就变成了写心得。嗯,想想也真是个有“才华”的转变。

    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我得精神,能稳心界。

    最近也正在看一本叫《精进》的书,在这本书中,我有看到一个对于我来说很新鲜的词——半衰期。

    半衰期最早是物理学中的概念,是指放射性元素中半数原子核发生衰变所需要的时间,半衰期越短,衰变得越快;半衰期越长,衰变得越慢。后来,许多其他的学科也沿用了半衰期的概念。

    那本书有把“半衰期”这个词与生活联系起来,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只关注到一件事情发生时给我们带来的即刻好处,而忽略了这一好处是否可以持续下去,产生长期的效果。

    比如玩游戏,玩游戏所带来的愉悦感是其他很多事情都无法比拟的,但一旦停下来,这种愉悦感就会迅速消退,于是有些人为了再次寻求这种强烈的愉悦感,就会继续不断地玩下去。所以玩游戏对大多数人来说,就是高收益值、短半衰期的事件。

    以此类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大多数事情都可以从这两个角度来衡量,由此可得到由这两个角度组合成的四类事件:

    高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找到真爱;学会一种有效的思维技巧等。

    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玩一下午游戏;买一件当季流行的衣服等。

    低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练一小时书法;多重复一组技能练习等。

    低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漫无目的地刷微博刷微信;使用社交软件窥视陌生人的**等。

    想想,自己好像做得比较多的是短半衰期的事件,也就是为了一时的快乐,消耗更多可以做长半衰期事件的时间。

    但人就很奇怪,明明不知道那样是不对的,但有时还是会那么做;明明说过会改,但过了一段时间却还是当说一说;明知不可为,仍为之。

    所以,看着关于“半衰期”的解释,我虽然是明白,但内心并没有太大的波澜。

    之后,当我看到书中对长半衰期事件的解释后,我有感觉了!

    长半衰期的效益是可以累积和叠加的,即便每一次事件的可见效益微乎其微,但是只要它的半衰期足够长,这个效益就可以传递下去,成为奠定未来成功的一块小小的基石。比如背单词,背一个单词,尽管可能几天就会淡忘,但是当你几天后重新背这个单词时,第一次行动留下的底子还是在那里,它可以降低你再次记诵的难度。

    感觉,这就和我的座右铭“没有什么是白费的。”有着相同的方向。所以,我很喜欢!

    就像,我现在虽然没有天天画画了,但以前在画画的过程中所慢慢累积而隐性提高的画画技能还是存在的。所以,就算一个月画一次画,会觉得还是可以有进步的,尽管那进步微乎其微。

    书中还提到一个“执行无能”,就是指我明知道这件事情很重要,但就是不去做。对广大“拖延症患者”来说,往往一件事情看上去越重要,内心的恐惧感就越大,就越容易拖,最后一事无成。

    这对于我来说也是很常有的,在国外的那段时间,每次我打算要画画时,我都会纠结很久,不知画哪一幅画。其实,心里是恐惧,害怕自己画不好而导致心情不好。越是这样,就越是迟迟不肯下笔。所以,那段时间有很多个本来说好要画画的夜晚,我都没有画到一幅画。

    书中表示,尽量少做“短半衰期”的事情。这个法则,暗含两个含义:

    一、收益值的高低无关紧要,只要不是短半衰期的事情,只要这个收益可以被累加,就尽管去做。

    二、不要只盯着那些“高大上”的事情。一些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只要对你有长期的益处,仍旧可以去做。

    不知为何,我看完之后,总觉得心头很甜。好像,我就在做着“长半衰期”的事一样。

    或许,只是因为“长半衰期”和我的座右铭太像了!我的座右铭有一种遇上“同道中人”的感觉!

    嗯,没有什么是白费的。

    (https://www.tmet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