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暄虽然暂时的品级还不高,但作为钦差大臣,还是有资格和权力来进山视察倭军伤亡情况的,因为涉及到调配药物来抢救伤员,这是事先与阿部重次商量好的事情。
考虑到双方目前非常愉快的合作关系,尤其是如此大的斩获还未能套现换成白银,阿部重次便将之前见到清军信使,以及自己开出价钱的事情都跟揭暄简单叙述了一遍。
揭暄听罢并没有出言反对,因为太子爷已经提前叮嘱过了,但凡受伤的鞑子,都可以卖给对方换银子,不受伤的鞑子,那就得在受伤之后才能卖掉。
太子爷在注意事项里写的很清楚,这些鞑子伤兵,大明是不可能白白养活的,一刀砍了就是便宜他们了。让他们去挖矿,工作效率又不高,搞不好还得倒搭进去伙食费。
唯一可行的办法,那就是卖给原主,让原主来养活这些伤兵。反正即便是治好了也是一群残废了,还能吃掉“大清国”的不少粮食,顺便赚一堆银子,何乐而不为呢?
这招也就是太子爷想得出了,换成朝廷里的人,肯定是不会同意用好不容易抓来的俘虏去套现的,未免过于有损朝廷的颜面了。
太子爷是一个非常务实的人,一切都从实际出发,只要不给大明这边增加负担,同时能给“大清”那边添一堆累赘,太子爷是特别乐意做这种善事的。
只要原主子愿意出钱赎人,那就都可以打包卖掉,一个不留。这些人又不是王公贵族,一点对外宣传的价值都没有,想被朝廷恩养起来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卖!
不但要卖!
而且还要打折卖!
按照朝廷定价的五折销售!
走过!
路过!
不要错过!
上好……
呃……不算太好的“大清勇士”,只要一百两银子一只!
你买不来吃亏,更买不来上当!
都瞧一瞧,看一看啦~!
太子爷都将销售文案写在上面了,看得阿部重次顿感不明觉厉。
德川大将军曾评价明国皇太子天赋异丙,才智过人,可谓举世无双。
阿部重次原本觉得德川大将军的评价实在是太过夸赞了,完全是在客气。
通过此番征战辽东半岛,阿部重次已经对这位皇太子有了重新的认识。
有治国理政之才,又有经商贩货之能,还懂得兵法韬略,懂得雇佣帮手来御敌。
纵观古今,也算是千年未有之人了。
往后若是能有机会抵京,定要亲自接触一番。
揭暄说太子爷已经允许其向清军出售俘虏,可以薄利多销,而且照样可以走账,也就是说,战果数量照旧,银子照领。
从清军那边多赚的这份钱都归倭军所有,具体怎么分,明军不会加以干涉,就相当于给倭军奋战多日的额外奖励了。
有了明国皇太子的支持,就等于消除了一切后顾之忧,便更加坚定了阿部重次做生意的信心和决心。
经过仔细清点与身份核实,现拘押的俘虏之中,有甲喇额真一人、牛录章京四人,还有一堆不值钱的骁骑校,总数为六百二十五人。
绝大部分都是负伤的,腿脚利索的早就溜之大吉了,没受伤的都是被炮火当场震晕过去,等到醒来就成了俘虏。
按照打五折的价钱,以及将领的标价,这些俘虏总价值为九万七千两银子!
凑整要多尔衮十万两并不多!
明码标价,合情合理!
若是清军那里还有大量的倭军俘虏,大可以从这些人里进行数量充抵。
从清军营寨里返回的大阪二郎说跟他关押在一起的只有三个人,其他营寨里的情况就不清楚了。
不过阿部重次对此很有信心,倭军作为防守的一方,并不需要付出太大代价。
在作战时也没遭遇过大败,故而自己手里的俘虏数量绝对比多尔衮手里的要多得多。
这项生意细算起来,己方是占有优势的,这才敢安排如此的交易方式。
原本还可以俘获更多的清兵,可是在反击的时候,倭军上下过于激动,将大部分伤兵都给当场“啪啪”死了……
早知道伤兵还能卖钱,阿部重次就会通知下面点到为止了,这下损失了好几十万两银子,这是何等的悲痛啊……
关于是役,揭暄在视察过各处战场之后,表示自己能够接受的战果为一万,也就是倭军可以从明廷兑换二百万两银子。
另行追加三十万两银子的击毙清军高奖励的头衔赏金,总计二百三十万两,抚恤金另算,决计算是对得起连日来倭军如此卖力的奋战了。
这笔钱数量巨大,揭暄手里也没有,需要在战役全部结束之后,去天津领取,阿部重次倒是没有异议,毕竟事关那么大一笔钱,自然要审慎对待。
关于明廷是否赖账不给钱,阿部重次倒是并不担心,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那就不是自己能够干涉的事情了,这里面还关乎德川大将军的切身利益。
只要明廷认为还需要倭国,特别是需要倭军继续出战,那双方再次合作的前提条件便是把欠款一次结清,否则下面的事情就很难谈妥了。
听过明国皇太子在监国初期便清理掉了一大批蛀虫,国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充实程度,可能有五六千万两银子之巨,那就意味着支付这点“小钱”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明国皇太子是聪明人,不会因小失大,再次让明国陷入被动挨打的不利局面,倭军对明廷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帮手。
只需要付出一点银子,便可以对清军起到很好的牵制作用,这是目前明军所达不到的。既然双方都彼此需要,那实现长期合作也就顺理成章了。
“凑齐了?”
“回王爷,凑齐了!”
“这便好!”
多尔衮不清楚倭军的脾气秉性,也不敢擅自托大,万一惹恼了倭军主将,将手里的俘虏悉数卖给蛮明,那自己就太被动了,大清国也会被连累到。
于是将全军携带的银子,包括贝子硕托的家当,以及金州守将镶红旗梅勒章京桑固里和旅顺守将镶红旗梅勒章京劳萨出逃携带的银两,全部勒令交出。
加在一起总算是凑齐了十万两银子,希望对方不会做地涨价,否则自己在短时间内也无法再募集更多的银子了。
倭军已经派人事先过来通知过了,他们手里总计有六百二十五人,作价十万两,而且要求无条件释放所有在押的倭军俘虏。
考虑到自己手里的筹码的质量和数量都处于绝对劣势,多尔衮在思索多次之后,只能选择忍气吞声地接受了这个不对等条件。
拿十万两换回来两个牛录的官兵,大不了回头再用他们入关抢来十万两银子。
用狗蛮子的俗语来说,就是拆东墙,补西墙,总之大清不会太亏。
人命要紧,先得把人给赎回来,这时候也顾不了太多了。
根据约定,双方在山脚下钱货两清。
清军一供搬来五十箱银子,每箱两千两,总计十万两,外加所有倭军俘虏。
倭军将俘虏押到山脚下,走不了路的就被抬下来,很快便可以清点完毕。
确认人与钱都无误之后,双方便进行了当场交易。
多尔衮害怕遭到倭军的炮击,故意在两里地之外观察前方的动静。
不过全套交易都很平稳,并没有出现吃独食的情况发生。
在俘虏回营之后,多尔衮发现多有人都带伤,根本就没有毫发无损的。
据俘虏们如实禀报,倭军说一分钱一分货,你家王爷购买的是打折商品,故而……
多尔衮闻言立刻为之气结,倭军分明是不讲信用,故意残害大清勇士!
这时候咋生气都没用了,人家已经卖完货了。
自己这边拿出的可是真金白银,不是铁锭子。
多尔衮有心诓骗倭军,想向对方透露自己手里还有额外的倭军俘虏。
可转念一想,万一对方手里还有大量的大清勇士,自己又该当如何是好?
没人知道倭军到底俘虏了多少大清勇士,一旦对方还有后手,自己岂不是弄巧成拙了?
尤其是听说留守在旅顺城里的奴才兵全都向倭军投降了,这里面应该没有包括多少。
奴才兵不值钱,多尔衮手里没钱,更不在乎这些人的死活,直接选择忽略不计了。
考虑到这点,多尔衮才感到投鼠忌器,不敢节外生枝了,事情这样便算是结束了。
在这受的窝囊气只能去找蛮明发泄了,起码狗蛮子是决计打不过大清勇士的。
与此同时,倭军开始分批登船走人,一部分撤往庙岛列岛北部休整,另一部分则奔赴广鹿岛,汇通固守在该岛岸边的倭军,要一鼓作气,歼灭岛上的残余清军。
本次作战到此结束,收尸的差事就交给对面的清军来做了,倭军也懒得挖坑了,觉得意犹未尽的话,大可以在明年春季卷土重来。
战殁倭军官兵的尸体变成灰之后,都被装载桶里带回本土安葬,是役全体将士的奖金与抚恤金将会随后发放。
原本广鹿岛上有三千倭军,但清军兵力也在一千五百人左右,倭军并未占据绝对的兵力优势,所以一直没有发动强有力的进攻。
在结束了老铁山一带的战斗之后,大约一万精锐倭军搭乘郑芝豹舰队的战舰,开始扑向广鹿岛。
两部汇同之后,兵力至少达到了敌军的六七倍之多,辅以大量的各型火炮,尤其是罗三也带着他所率领的迫击炮营登岛助战,倭军在兵力与火力上都占据绝对优势。
岛上的清军最高将领——梅勒章京马福塔,企图凭借手里的三四百八旗兵,以及千余奴才兵负隅顽抗。
马福塔虽然从探马嘴里知道了对方得到了大量援兵支援,己方的胜算已经陡然直下了,但还抱有一丝侥幸心理,仍然率部负隅顽抗。
清军此前唯一所能倚仗的优势便是骑兵,不过在郑氏舰队持续向岛上运输战马以及马战武士之后,岛上倭军的骑兵也达到了五百之多。
虽然无法孤军深入,但掩护大量足轻部队对岛上敌军进行大规模的围剿是完全没问题的。
广鹿岛倒是不小,不过说破天,也就是一个三十多平方公里的岛而已,刚好相当于两个老铁山地区。
但明倭联军拥有兵力、火力、战舰这三方面的绝对优势,上万人在岛上进行大涤荡行动,外加大规模的放火烧山,清军根本就没有多大可供闪躲的空间。
梅勒章京马福塔带着千余清兵与前来进剿的一路倭军阵战了一番,在损失了将近三百人之后,发现毫无胜算可言,便夺路而逃了。
不过很快又遭遇了从侧翼迂回上来的另外一路倭军,经过二番战之后,清军仅剩原来一半左右的人马,余下或死、或逃、或被俘。
三天之后,曹绍中与白登庸两位甲喇章京,携本部人马对残余的八旗兵反戈一击,生擒受伤的马福塔,将其作为投名状,率部向倭军乞降。
广鹿岛之战就此落下帷幕,俘虏三十五只八旗兵,投诚奴才兵达到两百九十六人,包括两位甲喇章京与四个牛录章京。
倭军仅仅战殁二十一人,主要原因便是迫击炮营发挥了应有的作用,通常是隔着两三百步的距离便陡然开火,大量榴弹轰得清军猝不及防。
硬冲消耗了大量的兵力,在意识到盲目冲锋无果之后,清军士气瞬间低落下来,只能狼狈逃窜,随后被倭军一路掩杀。
整个辽东半岛战役前后历时十七天,包括四次陆战与三次海战,最后在老铁山算平手的话,明倭联军取得了六胜一平的佳绩。
倭军战绩三胜一平(胜旅顺、复州、广鹿岛,平老铁山),登莱水师一战一胜(灭右翼水师),郑氏舰队二战皆胜(败清菜联合舰队、灭左翼水师)。
总供击毙敌兵一万六千七百九十四人(含伤兵折合),俘获四百零七人,投诚一千五百三十五人(全部为奴才兵)。
海战摧毁清军大小战舰三百一十二艘,俘获战舰四十四艘、商船二十七艘,征调渔船八十六艘,几乎将东西两侧的辽东半岛沿海的清军海上力量一扫而空。
不论是陆战还是海战,都达到事先制定的战略目标。特别是海战,是役之后,没有十年时间,清军根本就无法恢复元气,因为有经验的水手已经要么喂鱼,要么被俘了。
某太子说当初大清就勒令寸板不得下海,这下算是帮其提前实现了这个夙愿,让辫子连带鱼都吃不到才好!
从广鹿岛凯旋而归之后,征虏将军阿部重次、登莱水师总兵官茅元仪、钦差大臣揭暄以及郑芝豹,全部乘船驶往天津,然后转为漕运,再行抵达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