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中方即便是这些精锐部队,在获得了美式武器的补充之后,战斗力得到了大幅提升,但是论单兵素质,还是达不到日军的素质,哪怕是这些新补充的日军士兵,在个人素质方面,还是有一定的欠缺,另外中方的一些低级军官的军事素养也不足。
鬼子不管是新的还是老的军官,都全部是经过军校培养出来的,新老军官相差的只是经验而已,但是对于指挥水平,他们相差并不大,这也是日军军官在战场上阵亡之后,并不容易出现部队混乱的情况,新的军官马上就能接替阵亡军官指挥,继续保持部队的战斗力。
而中方的军官,虽然这些年黄埔军校培养了也不少军官,但是在这年抗战之中,绝大部分都战死在了沙场之上,另外虽然国民政府还建立过其它军校,可是培养出来的军官,却远远赶不上战场的消耗。
加之很多军校包括黄埔军校都存在战时临时短期培训的军人,这些人属于是短训班出身,整体军官素质完全赶不上日军,所以大部分中队,在这个时候的战斗力,还不能完全跟同等数量的日军相媲美。
另外还有一条有点拿不上台面的事情,那就是中方不管是嫡系还是非嫡系部队,因为各种原因,军队之中都存在的情况,部队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缺编吃空饷的情况。
有些地方非嫡系部队吃空饷的兵员占了整个部队的百分之五十以上,正规的嫡系部队空饷人数会少一些,但是也肯定都有存在,恐怕现在没有吃空饷的部队,只有孙立人和廖耀湘各自率领的新一军和新六军,另外就是那些新近组建的青年军了。
所以看似参战的中方部队一个师的兵力纸面上不少,但是实际上并达不到纸面上的数字。
而士兵之中大多数都是农民出身,文盲率极高,一个排有时候都不见得能找到几个识字的,这一点完全无法跟日军相比,日军就算是再菜的新兵,也都是上过学,起码是初中毕业的,这就是两国目前兵员素质的差异。
有文化的士兵,对于武器以及战术的掌握绝对要比文盲士兵快很多,这是毋庸置疑的,所以日军的单兵素质目前还是占着一些优势的。
另外他们之中的那些士官,其中曹长、军曹、伍长,也都是老兵,作战经验丰富,对待手下的士兵管理极为严苛,日军的服从意识也相对比较好,像下克上这种事情,多发生在中层军官以上,下级军官和士兵服从意识还是相当好的。
再之就是日军都是属耗子的,他们的步兵作战经验还是基于一战时期,极为重视堑壕战,所以鬼子很擅长修工事,防守能力非常之强,这一点在去年的松山战役之中就可以看出来。
区区一千多日军,在面对着数万中国远征军的进攻,把松山愣是经营成了铁桶一般,把松山主峰都挖空了,为了打下松山,中国远征军整整付出了近五千官兵牺牲的代价。
如果不是后来采取了挖地洞bp的战术,把松山主峰给炸掉了,并且把鬼子的指挥官给炸死了的话,不知道拿下松山,中国远征军还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死多少官兵,才能拿下松山。
可恶的鬼子们别的不行,他娘的挖地洞个顶个,修的工事都很到位,选择阵地也非常厉害,防守的也极其坚决,往往中方的军队进攻的时候,都要付出非常大的代价,才能啃下他们的阵地。
所以别看江口镇这里120联队只有三千多日军,但是想要吃掉他们,仅凭着第十九师和赶过来的第五十七师还是很难啃的下来,毕竟这两个最先抵达这里的师,也都不是全员赶来的,他们还有部队在其他地方留守或者是战斗,两个师加在一起兵力也只有万余人左右。
但是即便如此,王耀武还是决心要吃掉这里的这些日军,在王耀武的命令下,第五十七师绕到江口镇北部设防,堵住了江口这边的第120联队向北突围的道路,断掉了他们去跟第133联队汇合的念想再说。
另外两个师把日军先包围住,同时继续向日军发动进攻,给第120联队继续施压,另外王耀武命令第十军的第11师,这个时候也全速赶往江口镇一带,协助第十九师和第五十七师围歼这里的第120联队。
湘西会战的历史在这个时候,开始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原本此战之中,中方并未能全歼第120联队,只是把第116师团的第109联队给全歼了,但是第116师团的主力最后还是逃掉了。
可是现在由于方汉民的出现,116师团的第120联队却要面临着覆灭的危险。
当第五十七师赶至了江口镇之后,日军第120联队的压力顿时增加了不少,从各处发生的交火情况来看,现在中方的部队已经对他们形成了包围的态势,起码两个敌军的步兵师已经出现在他们周围,并且对他们发动了一波又一波猛烈的攻势。
这让第120联队的联队长儿玉忠雄大佐感到压力非常之大,同时也感觉事情有点不妙,他的部队现在给养已经不足,迫不得已之下,前些天进入山中之后,他只能派兵到处行掠,才解决了吃饭的问题,而且他们携带的n储备也不很充足了,现在面临着两个师的敌军围攻,暂时他们还能顶住,可是时间长了呢?
一旦要是敌人再调一支部队前来围攻他们的话,就算是他有三头六臂,也挡不住这么多敌军的围攻。
衡阳之战到现在他们第120联队的老兵都记忆犹新,他们120联队,乃至是整个116师团,在衡阳之战之中,几乎被打废了,整个师团伤亡达到了部队兵力总数的百分之十以上,跟被全歼了都差不多了真可谓是损失惨重到了极点。
(https://www.tmet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