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时代,都有一些能力突出者,他们像是开了挂一样,做出了一些不符合当时环境、身份的事情或者判断,像是有提前预知能力一般。
今天我提到的这位,就是在安史之乱中,仿佛开了挂的一个人。此人名气并不大,甚至在史料中只有寥寥数笔而已。
有人会问:你是不是要列举郭子仪、高仙芝这样的大人物呢?
当然不是。
郭子仪如果是穿越者,何至于到了一把年纪才被重用。一个穿越者如果穿越到郭子仪身上,恐怕发展几十年,早当宰相了。而高仙芝就更不可能了,作为一个穿越者,是不可能不知道自己会怎么死的。
今天我要说的这个人,叫李萼。他的史料,只在记载颜真卿的时候,出现过两次。一次是李萼作为清河郡的使者,向颜真卿借兵,并准确判断了战争的局势;第二次,就是他向颜真卿建议收取景城的盐资源,让各郡之间互相调济,保证了军费供给。
我们都知道,打仗打的无非就是军队和钱粮,所谓‘一手枪杆子,一手钱袋子’只要把这两样东西解决了,战争就偏颇不到哪儿去。
从对李萼的记载来看,他的两次出现,恰好就是解决这两个问题的。
有人会说,这没什么,一个有足够经验和眼光的人,也能看出问题的根结。如果是一个几十岁的高官,有这种认识还真不算什么,可是李萼,却是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
我们来看看李萼都做了什么。
根据记载,李萼当过一任县令,期满之后就辞职了。这么年轻的一位才俊,为什么放着大好的前程而辞职呢?
而后,他代表清河郡,向颜真卿借兵,颜真卿本来是不相信他的,估计是看李萼太年轻。
但是李萼却向颜真卿陈述了局势,李萼说:平原孤立难支,不如联合清河等郡。平原有兵,而清河有钱粮,借清河的钱粮招兵,快速扩充实力。颜真卿最终听了李萼的建议,借了六千援兵给李萼。
但是颜真卿毕竟是文官,不懂军事,他在招到兵之后,看不懂局势变化,自己这支敌后军队的未来,并没有什么信心。
于是乎,颜真卿又问计李萼。李萼告诉他:朝廷已经派大军从太行山向东进攻,这个时候你颜真卿只要出兵占领魏郡(邯郸),和朝廷的平叛大军汇合,就能掐断叛军的退路,把叛军困死在洛阳。
李萼给颜真卿出了一个招,就是利用手里的十万大军占据几个重要节点,坚守不出,最多扛三个月,叛军就会粮草断绝。
颜真卿又听了李萼的建议,果断出兵魏郡,并把魏郡收复。
到了这个时候,应当说一切都被李萼给算准了。安禄山派袁知泰进攻清河,李萼担心兵力不够,又从颜真卿哪里借了五千兵。
双方在堂邑交战,李萼一战杀了两万叛军,稳定了颜真卿的阵脚。
但是,颜真卿却把兵权交给了贺兰进明,把堂邑之战的功劳,也都让给了贺兰进明,而实际上贺兰进明连堂邑战场都没去过。
前面的章节我有说过,**最好的战略,实际上就是先围堵叛军,等着叛军内部发生变化。安禄山打进了洛阳,但是洛阳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防守之地,河南历来就是兵家死地。
**只要守住魏郡、潼关、襄阳、徐州这几个点,进入洛阳的安禄山无处可逃。实际上后来的战事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
能在战争初期,就看穿这一点的,在大唐还有三个人。他们分别是:高仙芝、郭子仪、李泌。
高仙芝和郭子仪就不说了,那是统帅级别的,要不然也不会青史留名。李泌是什么人?那是半仙级别的怪物。
可是李萼也看出来了,而且才二十多岁,还当着颜真卿的面说出来的。
这样一个人,后来居然销声匿迹了,我猜想,要么他是穿越者,隐藏了。要么估计是战死了,要不然以他的见识和能力,绝对不会籍籍无名。
可惜了!
什么是榷盐法?
其实就是食盐收归国营。
从武帝开始,实际上盐铁已经被朝廷重视了,但是这种重视还不够,一直到榷盐法的出现。我们都知道,古代的盐政利润,相当于后来的烟草。
安史之乱打得火热,可是朝廷缺钱啊。这个时候谁能帮助大唐长出银子呢?第五琦。
第五琦正是看到了平原颜真卿采用李萼的办法成功之后,才效仿此法,使军中物资丰富。这道发令,就是大名鼎鼎的“榷盐法”。
榷盐法,规定凡产盐之地,均设盐官。盐户制盐立户籍,称亭户,国家免去亭户的徭役,所产的盐均由官府收购、运销,不准私买。
这个政策到底有多大的利润呢?从一组数据可以得知。
安史之乱前,大唐的财政收入是三千多万贯,可是到了安史之乱后期,财政收入只有六百多万贯了。这不仅仅是战乱,还以为大片的版图丢失了,以及所有的节度使那边,收不上来钱了。
李萼提出来的榷盐法,实际解决了唐王朝的财政困难,可谓是燃眉之急。
都说安史之乱之后,大唐又延续了一百多年,靠什么延续的?正是这个榷盐法。
第五琦之后,刘晏接任。他直接把10文钱的盐,后面加了一个零。于是乎,朝廷一年的财政收入,逼近两千万贯。
正是这一招,救了大唐的命。
这样来看,李萼像不像一个穿越者?
我的小说《大唐两万里》就是以李萼为原型,设想一下李萼如果是穿越者,而且在颜真卿撤离平原之后并没有消失,来构思可能会出现的历史。
从前面的几个章节可以看出,大唐的衰落,实际是版图扩展太大引起。当然也和他内部的一些矛盾,以及政策失败有关,但是绝对不仅仅是什么土地问题。我认为,大唐的版图那么大,就算土地出了问题,也不会太尖锐。说安史之乱是因为土地问题有点扯,但是最后的黄巢起义,倒是有可能是土地问题所致。
当一位穿越者开了挂,他又不愿意隐藏和消失,那一定会掀起一场不一样的惊涛骇浪。如果穿越者穿越到了唐朝,必定会想办法解决版图过大不好管理的问题。所以,大唐如果能一直保持两万里稳定的疆土,必然不会衰败。
欢迎搜索我的小说《唐土两万里》,也欢迎大家给我提建议。
(https://www.tmet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