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接下来维持a型风遁克隆体的成本,日向镜就不禁叹了口气。
因为他采集的,是已经患上了血继病的君麻吕的细胞样本,所以细胞融合后的克隆体,本身就或多或少的患有血继病,区别也只是程度的轻重罢了。
换言之,哪怕日向镜不开发这些克隆体,这些一培育出来就身患血继病的克隆体,一样无法长期的维持自身的身体机能。
而用这些本就受到血继病困扰的克隆体,去供血维持濒临崩溃的a型风遁克隆体,无异于是将这些克隆体当成了一次性的供血库。因为这些克隆体血液**杀灰骨的特性,也是在渐渐增多的,它们的血液也是有使用期限的,无法反复的利用,抽过一次血后,被抽血的克隆体基本就失去了价值。
因此,只要日向镜的生物技术在短期内得不到根本性的突破,那他就必须每隔三四个月,就消耗一具完整的克隆体,来维持a型风遁克隆体的身体机能。
不过好在之前日向镜救断崖上的五大忍村的忍者时,随口跟三代做了一笔交易,只要三代不赖账,那这笔交易将会给日向镜带来一笔不小的收入,这笔丰厚的收入,甚至可以支持他全力开发新一代的鬼芽罗之术了。
至于三代认不认那笔交易,日向镜倒不太担心。
长门这一次毫不掩饰的将晓组织的强大,展现在了五大忍村的面前,四影联手外加一位木叶的顾问长老,甚至都无法伤到长门一分一毫,这其中虽然有轮墓边狱这个轮回眼瞳术诡异的因素在内,但长门那远超影级的实力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三代只要脑子清醒,这个时候他是决不会因为一笔本就约定好的酬劳,而与同一阵线的神组织交恶的。
毕竟,明眼人都看得出,神组织是当下忍界中唯一能制衡晓组织的势力了,但凡是一位合格的影,都应该知道拉拢神组织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灵体返回了自己的阴遁本尊后,日向镜将a型风遁克隆体放入了营养槽中,随后把目光扫向了其他的营养槽。
此时日向镜的面前一共有六座营养槽,其中三座是空的,而另外三座则分别浸泡着他的水遁分身,火遁分身,以及刚刚放入的a型风遁克隆体。
日向镜自然不能用自己的阴遁本尊去跟三代完成交易,所以他必须选择一具分身来做这件事。
而a型风遁克隆体还需要进一步的修复,短时间内是不能用了,所以他的目光便落到了水遁分身和火遁分身上。
水遁分身采集的是白的细胞组织,而白的细胞组织几乎没有侵略性,所以水遁分身的容貌跟日向镜本尊有**分相似,再加上那显眼的白眼,完全可以以假乱真,冒充日向镜的阴遁本尊了,所以在跟村子交易的时候用水遁分身也不合适。
于是乎,日向镜便将火遁分身从营养槽中取了出来,并在手术台上,将之前暂借给止水的永恒万花筒写轮眼植入到了火遁分身的眼眶中。
因为是通过最正统的方式得来的永恒万花筒写轮眼,所以这双永恒万花筒写轮眼的瞳力非常强,远远超出了寻常万花筒写轮眼的层次,而经过止水移植初代细胞的手术后,得到初代细胞中高质量的阳遁查克拉的刺激,这双代表着宇智波一族瞳力顶峰的写轮眼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变化。
施展灵魂降临之术进入了火遁分身后,日向镜缓缓从手术台上坐了起来。
“这种感觉”
日向镜轻轻晃了晃脑袋,他这会儿隐隐感到有些头晕目眩,眼眶中的这双永恒万花筒写轮眼好似拥有了生命一般,仿佛有了脉搏,有了心跳,在不断的律动着。
这还是第一次,日向镜从这双永恒万花筒写轮眼上清晰感觉到了活着的特质。
“是因为我不是它的原主人,所以它对我的身体产生了排异吗?”
活着的特质,明显是一种独立的,不完全顺从的体现,日向镜只在月亮上的那枚巨型转生眼上隐约的感受过,而他自己的转生眼,却从未给过他这种感觉。
又细细感知了一阵后,日向镜忖道:“这双眼睛中,果然蕴含了宇智波凉太和宇智波英树俩兄弟的灵魂力量。”
随着实力的提升,以及对灵体研究的深入,写轮眼的神秘面纱,在日向镜的眼中也被一点点揭开了。
归根结底,写轮眼只是宇智波一族精神力量的外在表现,是一种展现阴遁查克拉的身体器官,所以写轮眼的本质是每一位宇智波族人那第一无二的灵魂特质,以及他们身上高度凝炼的阴遁查克拉。
由此可以推导,轮回眼的本质,是高质量的阴遁查克拉与高质量的阳遁查克拉的结合,最后生成的森罗万象之力了。
而永恒万花筒写轮眼与初代细胞,仅仅只是高质量阴遁查克拉与高质量阳遁查克拉的载体罢了。
在理论上,它们应该不是进化轮回眼的必须品,这一点可以从原时空中那些横渡虚空,抵达忍界的大筒木们身上得到印证,因为那些大筒木们也拥有轮回眼,但他们的轮回眼显然不是通过永恒万花筒写轮眼和初代细胞结合得来的。
只不过当下的忍界中,只有永恒万花筒写轮眼与初代细胞才具备容纳高质量阴遁查克拉和高质量阳遁查克拉的能力,所以在某种角度上来说,它们是在忍界中进化轮回眼的必须品。
至于大筒木阿修罗的查克拉和大筒木因陀罗的查克拉,应该也不是必须品,因为六道仙人进化出轮回眼的时候,他两个儿子还没出世呢。
因此,关键的关键只在高质量这个问题上,至于高质量的阴遁查克拉,阳遁查克拉源自哪里,其实无关紧要,源头既可以是大筒木阿修罗,大筒木因陀罗兄弟,也可以是六道仙人本人,亦或者辉夜姬本人
(https://www.tmet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