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百零二章 北上还是南下?
    那元军将领知道常遇春是这帮上岸兵士的头头,只要干掉了他,常遇春手下的兵士必定大乱。

    于是,赶紧招呼人加紧围攻常遇春。

    那元军将领则亲自带人来阻击陈维林、裴德龙他们。可不能让他手下的兵士冲了过去与之汇合,那样,他想围歼常遇春的计划就要落空了。

    那元军将领功夫也确是了得,裴德龙刚与他交上手,就被他一脚踹飞了,好在是倒在自己人丛中,这要是被踹飞到元军阵中,那绝对是身首异处。

    裴德龙在锥子山的兄弟中,也算是功夫较好的了。能当常遇春亲卫队班长的人,肯定还是有两下子的。

    可就是这个在大家心目中还有两下子的人,竟然被元军将领两下就给收拾了。

    这下那帮跟着裴德龙的兵士就慌了,他们这一慌可不是什么好事儿。

    本来战场的局势正正逐渐朝着有利于我军的方向发展,要是他们这几个人一乱,必然导致后面的兵士一片混乱。

    就在这当儿,陈维林杀了出来。

    很快他与那元军将领交上了手,那元军将领刚才只看到了常遇春是个厉害角色,可没想到这帮上岸的元军中还有一个与常遇春身手不想上下的高手。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那元军将领与陈维林一交手,就心中大叫“不好”,又遇上狠角色了。

    他正想着招呼手下的人来抵挡陈维林,给他当挡箭牌,他的命令还没出口,陈维林的一刀已划破了他的咽喉。

    随着这元军将领的后仰倒地,一股鲜血也从他的咽喉处喷射了出来,划出了一道美丽的弧线。

    这道美丽的弧线也成了采石矶大战的转折,如果说在这道美丽的弧线划出之前,双方还算势均力敌的话。

    那么,这道美丽的弧线划出之后,元兵就瞬间崩溃了。

    主将战死,手下的兵士哪有不崩的道理。

    只要有一个人逃跑,跟着逃跑的人就越来越多。

    这时,蓝玉充分发挥了他的聪明才智,他竟然一边追杀着逃跑的元兵,一边大声呼喊:“快跑呀!红军杀过来啦!”

    当时,刘福通、徐寿辉等的部队都打着红巾军的旗号,也被元军称之为“红军”。

    郭子兴以前也是打着红巾军的旗号,郭天叙、朱元璋在郭子兴死后,都接受了龙凤政权的领导,他们的部队肯定是被元军称之为红军。

    随着蓝玉的这一声呼喊,元军溃逃的速度就更加迅速了。

    常遇春见已拿下了岸际滩头,元军正在溃逃,但前面还有多少元军,他也不清楚,孤军深入是很危险的。

    他立即命令甘泽生带领手下的人马清障,把那些拒马锥都清除掉,好让朱元璋的后续部队登岸。

    他自己则带着蓝玉和陈维生及所属人马,从元军的背后掩杀而去。

    朱元璋此时正在江心岛观战,他见常遇春拿下了滩头阵地,心中十分高兴。立即命令大军向采石矶进发。

    其实朱元璋手中也没什么大船,都是征集附近的渔船。

    按说象这种小船用于登陆作战是十分危险的,因为防御力差。

    但常遇春这小子竟然给他抢下了滩头阵地,他的大军能够在没有受到元军任何攻击威胁的情况下过江,那个过程肯定是相当地顺利。

    加上甘泽生已清理出一个大通道,朱元璋的大队人马都到了采石矶。

    虽然拿下了采石矶,但沿岸还有不少元军设立的防御据点。

    常遇春正带着蓝玉、陈维林在前面大开杀戒,甘泽生的清障任务也已完成,立即整顿人马去追赶常遇春的步伐。

    朱元璋立即派出徐达、冯国胜、汤和立即兵分三路去收拾沿岸的各元军据点。

    六月初一的采石矶大战,以朱元璋的完胜、元军的完败而告终。

    战后,朱元璋召集李善长、徐达、冯国胜、汤和、邓愈等人召开高级军事会议,主要是总结采石矶一战的经验教训,分析部署下一步的攻防计划。

    这次会议还特别邀请了一位日后明军的重量级人物参加,这人就是常遇春。

    战前,朱元璋当着大军的面说过,如果常遇春拿下采石矶,他就亲自任命常遇春为总督府先锋官,这可不能食言,否则就破坏了他在人民群众当中的完美形象。

    另外,经过今日一战,他也觉得常遇春的确是员猛将,不管他是不是郭家的眼线,今后都用得着。

    即使他是郭家的眼线,随着郭家势力的日益衰颓,他定能将其收服过来。

    即使收服不了,先用着,以后再收拾他。

    大会正式开始了。

    常遇春由于先前并不得朱元璋赏识,象这种高级军事会议肯定没他什么事儿。

    但今天来了,那也得自觉点,不能跟那些朱元璋手下的元老级人物争功,他很自觉地站在了队伍的最外面。

    但朱元璋为了笼络人心,可得当着大家的面,给他几颗甜枣吃。

    于是,他把常遇春叫到他身边来,当着其他人的面说道:“常遇春,好样的。今后你就是我的先锋官。”

    当然,少不得对常遇春是一番表扬,再加上徐达、汤和、李善长因为我的关系,又在旁边替常遇春说了不少好话,这天,常遇春可是出尽了风头。

    朱元璋甚至关心起常遇春今日之战损失了多少人马,并保证今后不论大小战事,一旦常遇春的人马受损,一定给他补足五百人。

    其实这也算不得什么,今日采石矶大战,元军溃败,投降及被俘的元军就有两千多人,常遇春才损失了几十人,总共还不用补一百人,光是那些俘虏兵就绰绰有余。

    但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今天,常遇春的军旅生涯算是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接下来,朱元璋给大家分析了一下当下的局势,眼下虽然占领了采石矶,但也不过就是一个弹丸之地。

    当初渡江作战的建议是冯国胜给他出的主意,冯国胜的计策中,这渡江占领采石矶只是一个开端,渡江的真正目的是占领集庆(今南京)。

    因为不论是滁州也好,还是和州也好,都不是一个富庶之地,都不适宜作为长期的革命根据地。

    但集庆就不一样了,那可是曾经的六朝古都,不论是经济上,还是政治上,占领集庆的意义都是相当重大。

    但集庆也是元军重兵把守之地,想要一口吃下去,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所以,朱元璋今天召开这个军事会议,就是想听听大家的建议。

    朱元璋首先问冯国胜,让他谈谈下一步的打算,毕竟这渡江作战是他最先提出来的。

    冯国胜的意思是,当前占领了采石矶,应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立即北上向集庆发起攻击。

    为了彰显拿下集庆的决心,他建议朱元璋效仿项羽的巨鹿之战,也来个破釜沉舟,把那些渡江的战船都沉掉,这样可以激发将士的斗志,争取一鼓作气拿下集庆。

    但徐达很快表示了反对意见,他认为采石矶南边的太平(今安徽省当涂县)驻有大量元军,也是元军的一个重要战略据点。

    如果进攻集庆之前,不拿下太平,进攻集庆的时候,太平的元军肯定会驰援,那样就陷入了腹背受敌的窘境。

    所以,徐达认为应该稳扎稳打,先南下拿下太平,再北上进攻集庆。

    朱元璋听了徐达这个分析也是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但并没有表态。而是让其他人继续发表意见。

    常遇春也觉得徐达的的战略方针更加稳妥,他也听我说起过徐达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因此,他心中是赞成徐达这个方针的。

    但他只是一个刚刚晋升的先锋官,在今日来开会人之中,他的地位是最低的。

    因此,他也不发言。

    最后大家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赞成徐达意见的占多数。

    朱元璋忽然问常遇春道:“我的先锋官,你对下一步的作战计划有什么想法?”

    常遇春没想到朱元璋会点名道姓地让自己发表意见,但既然老大发话了,他也得讲两句。

    于是,常遇春说道:

    “从大体战略方针上,我赞同徐将军的观点,还是采取稳扎稳打的策略比较适宜。

    但对于冯将军的观点,我认为有一点还是说得非常好的。就是采取当年项羽的计策,来个破釜沉舟。

    以我军目前的实力和气势,拿下太平并不是什么难事,一旦拿下太平,我们就有了立锥之地,所以那此渡江的船还要不要并不重要。

    留下那些船,就给了渡过江来这些兄弟,一个将来打不过还可以回和州的念想。

    如果毁掉那些船只,他们就没有了这个念想,这应该就是兵书上所说的‘置之死地而后生’吧。

    所以,总体上来看,毁掉那些船比留下那些船更有好处。”

    常遇春这番话说得也是非常的得体。首先从总体战略上来讲,肯定了徐达,表明了自己是站在他这一边。

    同时,又能明确地指出冯国胜的方针的一些可用之处,好歹也算给冯国胜留了一些面子。

    (https://www.tmet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