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百三十五章 沈万三再献重宝
    当李善长走进以“小明王”韩林儿为首的龙凤政权朝廷之时,李善长心中立即有了一个想法:龙凤政权必败。

    为什么李善长会作出这么个判断?

    他是经过深入分析的。

    当时的龙凤政权虽然经过短暂的辉煌,曾经夺取过安徽、河南一带大片土地,但在元军主力的反扑之下,其控制的地盘是越来越小。

    但龙凤政权的排场仍在,韩林儿接见下属的大殿里,到处是装饰得金碧辉煌。李善长也私下听说韩林儿及其母亲杨太后平常用度也是十分奢侈。

    如此一来,一些下属重臣,包括刘福通在内,也没有一个省油的灯。上行下效嘛!

    一个还没有夺取天下的政权,就在提前透支夺取天下之后的红利,焉能不败?

    李善长毕恭毕敬地高举着朱元璋的奏章,向前参拜了韩林儿。韩林儿让身边的太监接过了奏章,并当众朗读。

    太监读完后,韩林儿没有发话,而是问道:“众位爱卿,此事你们怎么看?”

    一般能在决策一件重大事情之前,一点倾向性意见都不发表,直接问下属是什么意见的,只有两种人。

    一种人是能够掌控全局,故意以这种方式,看看下属是些什么意见的领导者。

    另一种人就是自己实际只是个傀儡,没有一点发言权,只能听之任之的傀儡型领导。

    韩林儿显然就是后者。

    他这话问完之后,下面鸦鹊无声,没有一个人发言。

    盛文郁、罗文素都低着头,时不时瞄一眼刘福通。

    这二人还是能摆正自己的位置的。

    以前杜遵道当右丞相,盛文郁当左丞相,刘福通只是一个平章。因此杜遵道就逐渐自大起来,发展到后来,他都不把刘福通放在眼里了。

    这岂是刘福通能够忍受的?

    得了,你不把我放眼里。好了,我就让你闭上眼睛。就这样,杜遵道被刘福通杀了。

    杜遵道死了之后,刘福通当了右丞相,这下他是名符其实的韩林儿之下的一号人物。

    盛文郁、罗文素就聪明得多了,人家军政大权一把抓,和他作对无异于找死,凡事听之任之,当个“和稀泥”的太平官儿得了。

    既然盛文郁、罗文素有这个政治觉悟,那刘福通就少了很多麻烦。

    他们是在等自己发言表态呢。但刘福通还是不想让自己表现得太霸道,便拿眼瞅瞅自己的弟弟刘六。

    刘六心神领会,出列大声奏道:“臣有话说。”

    韩林儿程序性地说道:“爱卿请讲。”

    刘六奏道:

    “滁州、和州方向的红巾军本来已渡过长江,只要坚持下去,拿下集庆是指日可待。

    但郭天叙、张天佑不幸战死。眼下最关键的问题是,主将战死要稳定住军心。

    我认为朱元璋的奏本说得很好,我也赞同他奏章里提出的方案。由朱元璋任平章政事,郭天爵任中书省右丞。

    这一是体现出对郭子兴后人的恩恤,二也是向大家表明一个态度,我们龙凤政权的用人策略是‘能者上’。

    这样更能激发一些将士建功立业的热情。”

    刘六奏完入列,刘福通又看看盛文郁。

    盛文郁是左丞相,虽然没什么实际权力,但好歹这些人中,除了刘福通就属他的官儿最大。

    刘福通拿眼看他,意思很明确,你赶紧表态吧!

    盛文郁、罗文素早就一直盯着刘福通,看他是个什么意思。现在他的弟弟刘六打响了第一枪,现在轮到盛文郁了。

    于是,盛文郁出列奏道:“臣也有话讲。”

    韩林儿仍旧是程序性地说道:“爱卿请讲。”

    盛文郁当然是顺着刘六的话头,接着向下说。

    无非就是说郭天爵尚且年少,又没什么带兵经验,不适宜担任滁州方向的一把手。朱元璋则已是身经百战,由朱元璋担当平章政事兼都元帅是再适合不过了。

    盛文郁说完,罗文素接着说。

    无非就是再一次论证朱元璋奏章的正确性,以及任命朱元璋为滁州、和州方面一把手的现实紧迫性。

    最后,刘福通也表了态。

    无非就是什么大家的意见都很一致,说明大家是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什么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之类的。

    总之,明明是刘福通一心想提拔朱元璋当个地方的一把手,最终成了会议集体讨论研究决定。

    反正不管过程如何,朱元璋这事儿算是基本上妥了。

    这最后一步就是韩林儿表态,或者说是由他作总结发言了。

    韩林儿虽然年纪不大,但还是知道好歹的。

    杜遵道的死让他明白,乱世之中,兵权才是最重要的。自己手下无一兵一卒,当“皇帝”无非就是过过干瘾。

    于是,韩林儿很配合地先把参会的众位,以及远在太平的朱元璋都表扬了一番。

    最后还少不了说几句,今天的大会是一次团结的大会,是一次胜利的大会,是一次龙凤政权发展史上重要的大会。

    大会胜利闭幕后,李善长也如愿拿到了龙凤政权颁发的任命文书,当然这个文书不是现代的红头文件,而是以圣旨的形式下发。

    因为当时兵荒马乱,韩林儿也不便专门派几个太监去太平和滁州宣读任命了,直接把这个圣旨交给李善长得了。

    拿到圣旨后,李善长很明事理地再次拜会了刘六,将剩下的半箱珠宝全部送给了他。

    李善长算是看明白了,这龙凤政权就是刘福通的“一言堂”,只要把刘福通兄弟给侍候好了,一切万事大吉!

    可让李善长没想到的是,就在李善长拿着圣旨准备回和州的时候,刘福通突然又接见了他。

    刘福通见李善长不为别的事,就是让他给朱元璋带了一封他的亲笔书信。书信用火漆封了口,里面是什么内容他也不清楚。

    但从刘福通的话里,李善长也能把信中的内容大致猜个八九不离十。

    刘福通话里话外,都表达了对朱元璋的仰慕之心,细数了他的一些光辉历史。并说他日见面,二人再来宰杀白马,结为兄弟。

    因此,李善长也就断定,刘福通信中的内容应该就是愿意与朱元璋结交的意思。

    李善长讲述完毫州之行的经过后,对我再次表达了谢意。

    我问他下一步的打算。他说他也是刚回来,就此事已向马氏、郭氏作了汇报。他准备年前去趟太平,把刘福通的书信交给朱元璋,另外也要把圣旨给朱元璋看看,让他放心。

    而且这道圣旨就是朱元璋的任职命令,得给高级将领,特别是原来郭天叙、张天佑部的将领看一下,让他们从此就一心一意地跟前朱元璋干。

    我觉得李善长这个安排不错,听说他要去趟太平,我也想去看看常二哥。

    李善长听说我也要去,满口答应了。

    但我其实还有个想法,就是等沈大哥来了,一起过江去太平,他毕竟和常二哥是好久没见面了。

    但又不知道沈大哥什么时候到和州来,如果来得太晚了,要过年了,也没办法去太平了。

    如果年后去太平,那就耽误了李善长与马氏、郭氏去滁州的事情。

    于是,我问李善长什么时候出发去太平。

    李善长表示,这事儿他先禀报马氏、郭氏一声。这去太平一来一回得两天,在太平至少也得待两日。所以,最迟也得后天,也就是腊月二十五日出发。

    我一想,他说得也是,总得在春节前赶回来。

    我便提议道,如果腊月二十五日之前,沈大哥赶来和州了,就带上他一起去。

    李善长当然是没什么理由反对。

    也算是凑巧,当晚沈大哥的船就来和州了。这次沈大哥又带了三个首饰箱,里面放着三顶凤冠。

    当沈大哥将这三个箱子打开时,我们在场的人都惊呆了。这个做工的确是太考究了,上面镶嵌的宝石都是来自西洋,又大又亮眼,这在当时的国内是很难找到的。

    沈大哥也言明,这次他回去也是下了大功夫,让苏州最好的工匠给他赶制了这三个凤冠,所以到和州来的日子稍微迟了一点。

    我告诉他来得刚刚好,正好明天可以去面见马氏、郭氏,后天跟我们一起过江去看看常二哥。

    沈大哥听说后天要去见常遇春,也是十分兴奋。

    为了顺利成行,我当晚就去找了李善长,让他安排明天沈大哥见马氏、郭氏的事情。

    李善长也知道后天我们得去太平,只好明天一早去找马氏、郭氏安排时间了,让我们就在家里等他消息。

    第二日巳时,李善长的人就送来了消息,让我们下午未时去他府上,然后跟他一起去拜见马氏、郭氏。

    午饭后,我们如约而至。李善长便带着我们去见马氏、郭氏。马氏早坐完月子了,这次与郭氏在朱府的大厅接见了我们。

    上次没有见着马氏的面,这次总算是瞧见了。

    客观地说,马氏长得并不算很漂亮。如果说我的霏儿跟思淑能算得上绝世佳人的话,郭氏则可以称得上是有些姿色,但那马氏顶多只能算是稍有几分姿色。

    (https://www.tmet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