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五百六十二章 健忘的朱元璋
    这就有一个疑问了。,明明陈友谅得知了“朱元璋投湖自尽”的重大好消息,他为什么就不对朱军穷追猛打一阵,继续扩大战果呢?

    当时,陈友谅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当时天色已晚,水上是不宜打夜战的。因为夜间彼此都看不见对方,自己人也看不见自己人,容易发生自相残杀的情况。另外,夜间行船更加容易发生搁浅、撞船等事件。

    第二,听说陈英杰带回了朱元璋的尸体。陈友谅得迅速召集中高级军官开个现场会,在朱元璋的尸体旁边鼓舞士气、振奋军心。

    第三,听说张定边在追杀朱元璋的过程中受伤了,他得立即去看看自己的这位把兄弟是个什么情况,有没有大碍。

    第四,朱元璋一死,朱军内部必然群龙无首,陷入混乱的局面。这个时候,作为朱军的对立面,还是静观其变为妙。说不定今天晚上,就有不少朱军的将领带着人来投奔自己。也说不定今天晚上,朱军的内部就会发生内讧。。。。。。

    当汉军的大小将官集合到陈友谅旗舰的甲板之上时,陈友谅让兵士们打起火把,围着甲板站了一圈,将这旗舰的甲板上照得如同白昼一般。

    陈友谅仔细看了看甲板上横陈的“朱元璋”的尸体,他也不敢肯定这人是不是真的就是朱元璋。

    当时没有照相技术,更没有电影、电视等媒体,对于一些重要人物的面貌特征,都是口口相传。就算是朱元璋真的站在陈友谅面前,陈友谅也不一定能认出来。

    这也正是为什么我们在古装剧中经常能看到一些皇帝能够微服私访,那是因为在当时的全中国真正见过他的人没有多少。他要是改换一副行头,出现在市井之中,谁又能知道他就是皇帝?

    当然,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现代各国的政界大鳄谁还敢微服私访?因为他们的面貌早已是人尽皆知。

    面对陈友谅的质疑,一旁的陈英杰是信誓旦旦地保证,这人绝对是朱元璋,如假包换。就连一旁带伤参加会议的张定边也告诉陈友谅,他当时见到朱元璋时,就是这副银盔银甲的装扮,再加上他这副长长的“马脸”,应该不会错。,

    陈友谅思索了片刻之后,告诉众人,不管这人是不是真正的朱元璋,今天还是得好好表扬张定边与陈英杰。因为他们这一路杀过去,直接是将朱军的阵形搅成了一锅乱粥,汉军也是趁机掩杀,今日的战果可谓不小。

    陈友谅觉得,朱元璋这人向来狡猾,这么容易就死了,确实有点儿让人感到意外。不过,明日这事就能见分晓。

    陈友谅给众将分析道,如果这人真是朱元璋。今夜朱军必然大乱,很可能会有人来投诚。即使没有来投诚,明日只要一开战,朱军就会因为号令不一,迅速溃不成军。

    假如到了明天,这些情况都没有出现。那也基本可以确定,真正的朱元璋没有死。

    听到这里,众将都是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不少马屁精甚至是随口就说出了“皇上英明”之类的话语。

    不过此时,有一个人的额头上已经开始在冒冷汗了。要说当时正值阴历七月的天气,头上冒汗也是正常之事。但是这人擦汗的双手不住地颤抖,还是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刚好这人就在陈友谅身边,陈友谅立即是看出了端倪。

    陈友谅立即喊道:“陈英杰!”

    此时,只听得“扑通”一声,陈英杰已双膝跪倒在地。不错,刚才这头上冒冷汗、且擦汗的双手不住地颤抖之人,正是陈英杰。

    陈英杰为什么突然就这么紧张呢?

    正是因为他觉得陈友谅分析得十分有道理。如果这人不是朱元璋,那么,就意味着他陈英杰今天犯了欺君之罪。

    所以,当陈英杰听到陈友谅呼唤他的名字之际,立即是双膝跪地。陈英杰刚想开口,说自己真的不是要冒功,是这人口口声声说自己是朱元璋,愿意一死换取麾下兵士的性命。。。。。。

    陈英杰的话还未说完,这边陈友谅就开口了,他说道:“陈英杰你不用害怕,不管这人是不是真的朱元璋,你都是有功无过。如果这人真的是朱元璋,待班师回朝之日,我定要重重地赏你。如果这人是个冒牌货,那也只能怪朱元璋太奸诈,怪不得你!”

    听陈友谅如此一说,陈英杰立即是将头在甲板上磕的“嘣、嘣”直响,一边磕头,陈英杰一边说道:“皇上圣明!皇上圣明!”

    而侍立一旁的诸将也立即跟着跪下,山呼:“皇上圣明!”

    陈友谅满意地笑了笑,让众将平身。要说陈友谅这一手收买人心的举动还是不错的,如果这人真的不是朱元璋,那怎么能怪陈英杰呢?况且陈英杰还圆满地完成了陈友谅交给他的任务救回了张定边。

    接下来,陈友谅与众将商讨了明日的作战计划。

    针对朱元璋对付大战舰采取的群狼战术,众将一致认为,要保持好战斗队形,各舰距离不可离得太远,这样,朱军的水军战船就不好打穿插。

    说到了保持阵形,防止敌军的渗透穿插,有人还提出了一个创造性的建议。那就是在并列的两艘战舰之间拴上一根铁索,铁索之上绑上一些树枝、木头之类的东西。因为树枝、木头之类的东西本身就可以漂在水上,挂在两舰之间,也不会拖累战舰的行进速度。

    而这些挂在两艘战舰之间的树枝、木头等物,可以起到很好的阻碍作用,防止朱军的小战船从两舰的中间渗透过去。如果真有朱军的战船企图从两舰的中间穿过,遇上铁索、树枝、木头等物的阻碍,必然是要进进不得,要退退不及,正好成了旁边两艘汉军大战舰的靶子。

    对于这个绝妙的主意,陈友谅是赞不绝口。他让各将领下去之后,迅速督促各战舰准备铁索、树枝等物品。明日一早,各战舰编排队形完毕之后,相邻的两舰之间,就迅速拴上铁索,挂上树枝、木头等阻碍物。

    在众将的“皇上英明!”山呼声中,陈友谅回了自己的舱室,各将领退下之后,迅速按照陈友谅的安排,准备相应物资。好在铁索各船都有,树枝、木头类的东西,湖边就有不少,准备起来也没有一点儿难度。

    至于猛人张定边,虽然受伤不轻,但没有伤着筋骨,医官给他处理了伤口,陈友谅便让他在后方大营静养。

    再来说说朱元璋这边。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不管这话灵不灵,反正当时的朱元璋就是这么想的。

    当晚的军事会议是在朱元璋的那艘白色旗舰上召开的,当然,他那艘白色旗舰早被常遇春派人拖了回来,不再是处于搁浅状态了。

    在当晚的军事会议上,朱元璋先是给众将打气。他先是将徐达狠狠表扬了一通,说徐达带领的前军与俞通海的水军密切配合,消灭了汉军二十余艘战舰,功劳着实不小。

    至于后来张定边与陈英杰的十多条战舰在他们这边大闹天宫,朱元璋并未过多提及。因为是要给众将打气嘛,当然是要多说好的方面,不足的方面要少说嘛!要看清问题的“主流”与“支流”嘛!

    至于韩成顶替自己投湖自尽、迷惑汉军之事,朱元璋压根儿就没提起。朱元璋认为,这事儿应该忘记,否则影响士气。

    朱元璋白色旗舰上的亲卫兵士能不能忘记这事儿不好说,但朱元璋自己倒真是忘记得挺彻底的。以至于后来登基之后,大封功臣之时,他竟然忘记了追封韩成。

    据野史记载,韩成死后,韩家处境艰难。朱元璋登基之后,对韩家没有一点儿表示。后来,韩成的母亲愤愤不平,用现代“进京snn”的方式,终于拦了一次朱元璋的圣驾。

    朱元璋见了韩成的母亲这副贫穷、落迫的样子,终于是“良心发现”,连忙向韩成的母亲道歉,说自己国事繁忙,竟然忘记了如此重要之事。

    朱元璋当即让人带着韩成的母亲进宫,令人好生款待。另外,立即追封韩成为高阳侯,封其妻为诰命夫人。直到高阳侯府建好之后,朱元璋才派人将韩成母亲送回侯府居住。再后来,朱元璋还将韩成的儿子韩锦虎招为驸马。算是为韩成事件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之所以现在提起这事儿,只是想告诉大家,朱元璋的危机公关能力也是相当之强。毕竟当初韩成代自己受死之事还是很多人知道的,只是自己不愿意说,就没有人敢提起罢了。

    现在韩成的母亲找上门来了,这事儿必将成为民间街头巷尾的谈资,自己就不能再回避了。因此追封韩成为高阳侯,招其子为驸马,也就顺理成章了。

    言归正传。当晚的军事会议上,说起接下来的对敌之策,众将一致认为,除了火攻,似乎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了。11

    (https://www.tmet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