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匡一身孤独疲惫的走回了自己的家。其实这不是他的家,是那个老兵的家。
自从被免除了军籍之后,离开了自己从小长到大的军营,杨匡一直落落寡欢。自己的爹娘也相继在这半年里去世了,家也就没了。于是和他同样被解除军籍的那个老兵,就将他直接接了过来,两家并做了一家。在街坊邻居和老兵的撮合下,老兵的那个寡妇儿媳就和杨匡打了火,这两个破败的家庭总算是成了一个完整的家。
进了院子,杨匡把一根扁担戳在了门后,媳妇就出来,贤惠的一面用手中的毛巾拍打他身上的尘土,一边小声的询问:“从外面吃了吗?”
杨匡他人缘极好,尤其原先那些得到了钱粮补偿的士兵,在又拿了盘炕的稳定工钱之后,经常请杨匡在外面野馆子里喝点酒,同时也将盘炕的这个手艺交给了他,在他们活计多忙不过来的时候,还互相帮衬着搭把手,让他也有了一份相对稳定的收入。
看到媳妇询问自己,杨匡就歉意的回答:“今天没有,外面闹着倭寇攻城,那些原先的兄弟们都回了军营待命,今天本来有两个要做的活计,结果也告吹了。大家都人心慌慌的想要逃难,谁还有这闲心?所以——”
媳妇就无所谓的笑着安慰:“没关系的,家里还有几升米,还能坚持。饭在锅里给你留着呢,你赶紧的吃吧,吃完了,好好的歇歇。”
杨匡就一面往里走,一面问道:“爹和孩子呢?”
媳妇就温顺的回答:“爹一早带着孩子出去了,到现在也没回来。”
“娘的身体好点没有?”
娘就在屋里走出来,拄着棍子依靠在门框上喘气,有气无力的抱怨:“我这老不死的,拖累了大家了。”
杨匡就紧走几步,双手扶住娘:“都是一家人了,咱们就相依为命,还说什么拖累不拖累的。”
娘就用手擦眼泪:“这个家把你叫过来,真的让你受罪了,我这老不死的,每月还要汤药跟着,我怎么就不死了呢?”
杨匡不由得眼圈微红,努力的装出一副笑脸:“娘你这话说的,要不是你把我接过来,让我真正有了个家,我就是野汉子了。再说了,当初爹陪我在军营里,喂了我两顿饭呢,这人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两饭之恩即便是粉身碎骨,也难以报答啊。”说这话的时候,两口子就将娘搀扶进了里屋,让她到炕上躺着。
走到了厨房,媳妇手脚麻利的从锅里把热乎乎的饭端出来,杨匡坐在那里就不由得长叹一声,忧愁再次布满了脸,根本就没有心思吃饭。温顺的媳妇也就不知所措的站在那里,不知道怎么开解他。
这时候院门再次响起,是老爹和孩子笑呵呵的进来了。孩子蹦蹦跳跳的跑进了屋,对着他的娘欢喜的汇报:“爹,娘,你看我和爷爷给你们带回来了什么?”然后就献宝一样将肩膀上的米袋子放下,打开了口袋,竟然是半袋子白米。
看到这些白米媳妇就眉开眼笑的询问:“这是从哪里弄来这么多白米?这一下让我们一家至少能吃上10天8天了。”
老兵就笑呵呵的说了事情原委:“一早我去南面的那个大户门口等活,结果城里乱哄哄的,那个大户急着想要跑,所以就多开了工钱,让我们给他打点家具,就给了我们这些米。还有呢,看我是他的老主顾,他们家临走的时候,还请我和孙子帮他照看院子,答应我每天50文钱,这一下日子就宽裕了。”
这是一个好消息,大家的日子总算有了收入盼头,杨匡和媳妇就扶着老人坐下。老兵就笑呵呵的道:“吃完了这顿,我和孙子就过去给他看家,他们的厨房里也给我们留下了粮食蔬菜,这几天就不用再浪费家里的粮食了。”说这话的时候,却发现杨匡眉头紧锁唉声叹气。
老兵就顿了一下,知道杨匡的心思:“城外的倭寇即将攻城,杭州府已经进行签丁守城,签丁没有签到咱们家吗?”
杨匡就寂寞的摇摇头:“还不是怕我这个有前科的,怕我再和那些士兵们混在一起闹事,所以就根本没有理我。”
“我知道你的心思,虽然你已经被除了军籍,但你对军营依旧割舍不下。这一次杭州城有这样的倭乱,你依旧想上城保家卫国。但的确是如你所说,他们怕你再闹事。不过也好,即便你上城,也不能够带兵打仗,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咱们就安安生生的在家吧。这几天城内混乱,也没有什么活可做,你就在家保护着你娘和媳妇,你伸手不错,也帮着照看一下乡里,别让那些趁火打劫的抢了咱们的。”
杨匡就苦笑再不言语,闷头的吃了半饱就放下了筷子,媳妇心疼,就准备再给他添饭,杨匡道:“今天也没活,吃这些就可以了,现在各个粮店米价飞涨,咱们也买不起。有这些米,咱们能活多久算多久。”然后长叹一声:“这兵荒马乱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唉——”然后就孤独的走到了院子里,遥望南面自己军营的方向久久的不再言语。
这时候,门外有人喊:“杨大哥在家吗?有贵人拜访。”
杨匡和老兵就一愣:“自己落魄到这种地步,还有哪个贵人能上门呢?”疑惑的想着,还是拉开了院门,却见自己的两个兄弟带着一个文士站在院门外。看着有些眼熟,结果身后的老爹确是惊喜的叫了一声:“哎呀呀,这不是小秀才吗?是什么好风将您吹到了我这里?赶紧的进来说话。”被这么一提醒,杨匡哪里还想不起这个人是谁,于是退后一步躬身施礼:“g公怎么找到我这里?当初救命之恩还没有报呢,真的是太让我羞愧了。”
毛玉龙就一手扶起他:“什么是救命之恩,不过是举手之劳。”然后看向杨匡身后的老兵:“老爹身子骨还好?”
老兵就赶紧连连的谦让:“托小相公的福,家里有了顶梁柱,最近也吃了几顿饱饭,这不身子骨都比原先硬朗的多了。”
大家互相谦让的进了院子,杨匡媳妇端出了凳子,就放在院子里:“屋子里实在是肮脏混乱,对不住小相公,就在院子里坐一下吧。”
毛玉龙客气了一下,也没坐下,直接对着杨匡道:“外面的事情想来将军你已经知道了,今天不问别事,就为请你出山,守住这杭州城。”21百度一下“明末孤臣杰众文学”第一时间免费阅读。
手机站:
(https://www.tmet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