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孔子始终觉得老子以及他的道学,太悲观、消极。要是大家都这么来理解,那么人类生活还有什么意思呢还不跟畜生一样了是不是
反正按照老子的道学理论,人类早晚是要消失的,人类的文明、文化等等,都将不存在。如果有了这个指导思想,人类生活还会如此积极是不是
所以孔子不接受老子的道学理论。
他觉得我们应该积极主动一些去面对生活,不能老想着死。老想着死,人生还有什么意思呢是不是
人类也许正如老子的道学理论所说的那样可能会跟其他物种一样会消失。但是孔子认为那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事,也许并不在我们身上发现。所以我们还应该积极人生。
还有就算我们死了,我们还有子孙后代,还有后代传承,是不是所以我们不能因为一个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出现的结果而放弃眼前。
还不知道老子的预言是不是真的或者什么时候出现是不是如果我们放弃了对生活的希望,是不是错误呢
还有如果我们放弃了对生活的希望,可我们的子孙后代他们却并没有放弃呢是不是
我们只代表我们,而不能代表我们的子孙后代,是不是
如果我们放弃了对生活的希望,那么我们是不是对子孙后代来说,是一点用处都没有了是不是
或者说如果因为我们放弃了对生活的希望而影响了子孙后代的生活,那么是不是我们太不负责任了
比如说我们没有努力生活,没有给子孙后代积蓄财产,让子孙后代生活得不好。那是不是我们的责任呢是不是我们的过错呢是不是也许我们再努力一些,子孙后代就会生活得好一些是不是
而道家认为你操什么心子孙后代又不是傻子要你为他们操心
可孔子认为你这是不负责任你没有尽到一个到配偶、父母长辈、兄弟姐妹的责任。
道家认为你这是在屯积财产、财物,这样做的结果不仅让子孙懒惰起来,也是对其他人的生存空间造成挤压。
你把天下都占为已有,让自己的子孙做贵族,奴役别人,你这是不道德的,你这是在乱世。你的行为看起来好像很冠冕堂皇,很得人心,可结果会很严重。
试想都去囤积财物、圈占天下,那么别人怎么生活呢别人就天生来被你奴役的
不仅道家为生存,世人本能地都是为了生存,你挤压了别人的生存空间,必然会造成别人的反抗。因此天下大乱。
如果你不去圈占天下、不去囤积财物,以基本生存为目的,那么别人的生存空间就会宽松一些。别人有了生存空间,他们还会反抗么
为子孙后代的想法是好的,为配偶的想法也是好的,为父母长辈、兄弟姐妹好的想法也是好的,但是适可而止不要过分。能够保证他们生存下去就可以了,过分了必然会乱世,会造成乱世。
这并不是不让人类文明发展进步,而是文明发展进步的目的是什么不过都是为了生存、生活得更好一些
生存才是发展的目的发展是为生存而服务的。
一味地提倡、倡导人类文明、科技发展,那是错误思想发展是为了生存,生存才是发展的目的
所以孔子认为人生当积极、主动一些,只是看到表面的问题,而并没有看到深层次的问题。
而老子看到是深层次、最根本的问题,认为人与万物都只是一次生命的过程,都不过是为了完成这一次生的过程。所以怎么让自己生存下去,才是目的
发展是什么不过是为了生存,为生存而作出的努力。所以如果一味地倡导人类文明、追求科技发展,那就错误了
如果科技发展影响了我们的生存,那么我们才要去追求。不然我们就被别人的高科技打败。其实最终发展还是为生存服务的。
生存才是最终的目的。
老子提出的道学理论,虽然对人类是一个打击,但是却是说到点子上了。其实并非消极,而是当头棒喝,让世人醒悟。
你要是醒悟了,你就能幸福人生。你要是不醒悟,你只会庸碌一生、劳累一生。看似人生很积极,其实都是徒劳,最终一无所有。或者说把人生当成折腾。
其实老子以及道家并没有让我们不作为,而是有人恶意曲解说道家不作为。道家的不作为是不折腾,但是为了生存,他们一样要努力工作。
为了照顾自己的配偶、子女后代、父母长辈、兄弟姐妹,他们一样需要努力。所以不作为怎么行呢不努力怎么行呢
最起码你得让自己活下去啊为了活下去,你就得努力工作。
你的能力有限,你照顾不了配偶、子女后代、父母长辈、兄弟姐妹,可你也得为自己的生存而努力啊
而你要是过于努力了,你成为富翁、贵族了,你的后代成为富二代、贵族了,那他们那不努力的人生还有意思么你考虑到这一点没有
历史就是这么过来的,圈占天下都没有用,不能庇荫你的子孙万万代,只会造成别人的反抗。不给别人生存的空间,早晚会被人改`朝换`代。
孔子认为老子的道学不够积极,所以他不愿意听从。但是又觉得有一定地道理。再则老子也说了,理论归理论,最终还是要解决现实中的问题的,要面对现实的。
如何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老子没有详细说。老子只是说具体事情具体对待。我们的目的是为了生存,有了这个指导思想,一切都好办了。
大的方向在这里,但是具体怎么来面对现实生活呢
所以孔子就有了自己的想法,就想在现实的基础上改良一下。如是就有了他的办法克己复礼。
孔子的思想,也就是后来的儒家学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主要还是修身,先正自己,树立万世师表的形象。只有身立,才不怕影子歪。未完待续
(https://www.tmet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