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三十二章奇特的经历
    努尔哈赤的箭伤痊愈之后,率兵攻下翁科洛城,生擒了两个神箭手鄂尔果尼、洛科。

    部下同仇敌忾,要将二人施以乱箭穿胸的酷刑,以报一箭之仇。

    努尔哈赤却十分冷静,非常钦佩二位勇士英勇善战。

    努尔哈赤很大度地说,两军对垒,他们之前射伤我,那是各为其主。如果为我所用,不就能为我射敌人了吗?如此勇敢之人,若在战场上死于箭下,都很可惜,难道能因为射我就杀死他们吗?

    说罢,便亲自为两人松绑,并好言安慰。鄂尔果尼和洛科被努尔哈赤的诚心感动。

    他不记前仇,授二将为牛录额真,给以丰厚的待遇。

    别人一看,差点射死他的人都可以既往不咎,还可以当官,那对自己人,只要做出成绩,升官当然更是不在话下了!

    大家更加死心塌地地追随努尔哈赤,在战场上当然更加卖力、更加拼命了。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鄂尔果尼和洛科于是鞍前马后,誓死追随努尔哈赤,训练了成千上万神箭手。

    一个好的射手对军队的战斗力有极大的提升,努尔哈赤因而特别爱惜射艺高强的人才。

    古往今来,能成大事者,无不宽洪大量,不计前嫌。

    努尔哈赤之所以能够攻必取战必胜,运筹帷幄之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是因为慧眼识英雄,广揽人才,善于用人,

    所以努尔哈赤戎马一生,手下猛将数不胜数。

    万历十三年(1585)二月,努尔哈赤率披甲骑士二十五人、士卒五十人进攻哲陈部界凡城。

    努尔哈赤发现城内防守严密,加上敌众我寡,强攻必然会损兵折将,赔本的买卖可不能干,无功而返。

    萨尔浒、界凡、东佳和巴尔达四城主集合兵士四余名,下山追袭努尔哈赤。

    四城主都是一介武夫,不太懂用兵之道,既然已经掌握了努尔哈赤的行踪,又知道努尔哈赤兵微将寡,就应在险要处设下埋伏,出奇制胜。

    努尔哈赤害怕的,界凡的险要。

    你这一追,便是平地野战,凭险而守的优势就没了,而野战恰恰又是努尔哈赤的强项。

    讷申等追至太兰岗,见努尔哈赤就在前面不远处,讷申、巴穆尼求胜心切,策马从军中疾驰而出。

    努尔哈赤单骑拨马迎敌,讷申挥刀向努尔哈赤砍去,努尔哈赤闪身躲过,从背后将讷申砍死。

    巴穆尼自知不是努尔哈赤的对手,拨马逃走。

    努尔哈赤射出一箭,界凡城主巴穆尼中箭身亡,追兵们个个吓得呆若木鸡。

    努尔哈赤见敌众已寡,乘敌惊魂未定之际,令众将士撤退,自己一人横刀立马于讷申和巴穆尼的尸体旁边。

    讷申部众齐声向努尔哈赤喊道,讷申、巴穆尼都已经死了,你为什么还不走呢?难道要吃他们的肉吗!你就回去吧,我们只想收回城主的尸体。

    努尔哈赤大声回答道:“念你们是讷申的部下,不忘为主人收尸,其心可嘉,我就不打扰了。”

    说完,慢慢离开。

    努尔哈赤让七名骑兵将身体隐藏好,仅露出头盔,故意让敌人看得见。

    讷申的部众发现了闪闪发光的头盔,大声喊道:

    “你们有伏兵,别以为我们是傻子,我们都发现了,是不会上当的。”

    边喊边撤兵回去了。

    我们现在有一个问题,开始的时候,尼堪外兰人多势众,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努尔哈赤势单力薄,为什么尼堪外兰还是一败涂地呢?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尼堪外兰被杀,对于东北女真来说,不过是重新洗了一次牌。

    尼堪外兰像垃圾一样被无情地扔掉了。而努尔哈赤成为东北女真部的新生势力,借着李成梁的支持,越走越顺。

    尼堪外兰被捕杀这个事件的负面效应是很大的。

    赵东升先生说:

    “尼堪外兰的败亡,是明朝出卖忠实盟友的结果,此事在当时影响很大,无论是海西女真还是建州诸部,从此不再相信明朝的羁縻政策,有亲明倾向的女真首领也产生了疑难情绪和逆反心理……佟佳氏本是辽东大家族,他们汲取尼堪外兰的教训,决心脱离明朝,与努尔哈赤的反明势力结合在一起,从而改变了辽东地区的均衡力量”

    同年八月,努尔哈赤派额亦都攻打巴尔达城。

    当大军行军至浑河时,正值汛期,河水暴涨,大军因大水而受阻。

    额亦都令善水的士兵,渡过河将绳索系在两岸大树上,将士扶索过浑河。

    到达巴尔达城已是深夜,利用夜色掩护,率领多名勇士爬上城墙。

    城中的守军毫无防备,仓促应战,箭如雨下。

    额亦都率先登城,流箭射中了他的大腿,他挥刀砍断箭杆,尽管全身上下受伤五十多处,仍然冲杀在最前面,一鼓作气,终于攻下了巴尔达城。

    努尔哈赤亲自出城迎接,设宴慰劳全军,授给额亦都“巴图鲁”(勇士)的称号。

    随后努尔哈赤带领两千人马攻打哲陈部的洞城,洞城城墙两丈多高,全用大石块砌成,异常坚固。

    城主扎依海善使弓箭,刀马纯熟,不苟言笑,在洞城百姓中有非常高的威望。

    据传扎依海治兵有方,墙高城坚,如果硬攻,一定损失惨重,看来洞城只能智取。

    努尔哈赤派人多方打探,发现城里有个蓄水池,由山头众多泉水引来,供城内人马饮用。

    城内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其乐融融,宛如世外桃园。

    有部将向努尔哈赤建议,水是洞城的命脉,如果把巴豆研成粉末,放入泉水里,顺势流入蓄水池。不出三天,全城的人都会腹泄不止。那时,不需要拼杀,洞城唾手可得。

    当天夜里,努尔哈赤派安费扬古带人悄悄从侧面上山,将巴豆粉撒入每个山泉。

    第二天,洞城老百姓和士兵们开始拉肚子,叫苦连天。

    扎依海无计可施,这个仗不能打了,不如跟努尔哈赤谈判吧!

    努尔哈赤用巴豆轻轻松松破了雄关洞城。

    扎依海输得心服口服,亲自来到努尔哈赤营帐,大家握手言和。

    至此,哲陈部完全被努尔哈赤吞并。

    君以此始,必以此终。

    努尔哈赤以复仇始,却并没有以复仇终。

    杀了尼堪外兰,报了杀父之仇只是他个人大业的起点。

    努尔哈赤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统一建州本部,事业蒸蒸日上,打出了一片新天地。

    万历十五年(1587)正月,努尔哈赤筑佛阿拉城。

    “佛阿拉”为满语,“佛”汉译是陈旧的意思,“阿拉”是低矮或平顶的山岗,“佛阿拉”意为“旧的山城”,一般称为“旧老城”。

    万历十五年(1587)六月二十四日,努尔哈赤在佛阿拉定国政,颁法律,自称淑勒贝勒(汉意为聪睿王),格外意气风发。

    因此,佛阿拉成为当时建州女真政治、经济和军事的中心。

    努尔哈赤以佛阿拉为自己的根据地,事业也越来越蓬勃发展。

    努尔哈赤三令五申,凡是有“作乱、窃盗、欺诈”等行为的,一律严行禁止。

    这是女真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从此,女真开始了由口头法向成文法的过渡。

    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一个武装团伙如果没有明确的纲领,鲜明的旗帜,就是一群草寇。

    梁山泊之所以能吸引天下英雄豪杰,就是因为他们打出了替天行道的大旗。

    如果说努尔哈赤在定国政之前仅仅是个少数民族的酋长的话,那么定国政后就是由一个酋长到政治家转变的起点。

    “顺者以德服,逆者以兵临”,即采取了以抚为主,以剿为辅的方针。

    打拉结合,剿抚并用。

    用兵过程中,为赢得了更多人的支持,武力征服抗拒不从的部落,利用联姻结盟的方式,可以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同时厚待来归者。

    抗拒者杀,即对据城不降者实行野蛮、残忍的屠杀政策。不与敌者勿妄杀,俘获者为奴。对归降者实行“恩养”政策,分别编入各个牛录内,不贬为奴,不夺其财物,原来有职务的大都封官,旧属仍归其管辖。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对于早年来投、尽忠效劳的人,给予特别礼遇和优待。

    赐给大量人畜财帛,政治联姻,封官授爵,赐姓名、名号、收为养子等激励手段,可以起到示范作用。

    来归者越来越多,事业更是蒸蒸日上。

    俗语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汉人洛翰曾经是努尔哈赤的贴身侍卫。有一天深夜,刺客们围攻努尔哈赤。洛翰上前迎敌,四指都被削掉了,仍然搏战不息。

    古出队伍日益发展壮大,其中的一些佼佼者还凭借卓越的军功,成为努尔哈赤的股肱大臣,参与努尔哈赤政权的决策与管理,如额亦都、安费扬古、费英东、何和礼、扈尔汉,后来被任命为“五大臣”。

    五大臣各有自己奇特的经历,也各有自己独特的贡献。

    万历十六年(1588年),女真部的三大酋长先后率部来归。

    首先来归的是苏完部首领索尔果,瓜尔佳氏,率领军民五百户来投。

    苏完瓜尔佳氏,素有爱新觉罗(金姓)之下“莽安哈拉”(意为银姓)的美誉。

    他的儿子费英东文武兼备,臂力惊人,能拉开十余石的强弓,射箭百发百中,是一个难得的将才。

    费英东,瓜尔佳氏,父亲是苏完部首领索尔果,世居苏完地区。

    努尔哈赤任命费英东为一等大臣。

    费英东九弟卫齐之子鳌拜,满洲第一勇士,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权臣。

    (https://www.tmet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