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的时候,李恪来到了阿史那云的阁楼,他看到了阿史那云和长孙冰凝两人有说有笑的,这让他心里松了一口气。
还在长安的时候,他就头疼怎么让长孙冰凝和阿史那云和平相处呢
他清楚两个人都是个性很强的女人,这使得她们之间会发生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可从现在的场面来看,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
阿史那云和长孙冰凝都看到了李恪,两人立即起身给李恪施礼,“见过殿下”
“你们不用多礼”
李恪向两人说道。
其实,自他一到太原,他就开始忙起来了,很少在过问阿史那云的事情,就连长孙冰凝都没怎么见,可两人愣是没有埋怨自己,这让李恪心里觉得自己的女人还是很有分寸。
所以,今天他特意来到了阿史那云的阁楼,就是想和她一起吃吃饭,陪她聊聊天。
因为,下午他还有事情要处理。
根据鹰卫的汇报,营州都督刘仁轨正向太原而来,估计下午就会到太原城。
刘仁轨到太原,是他自己授意的,目的就是要跟他商议海军组建的问题,这可是大事,李恪不能不谨慎。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中午的时间尤为宝贵。
因为,晚上李恪还要跟董伯仁等具体讨论关于学院的建设。
其实,他是想征询董伯仁等的意见,他是想让董伯仁担任学院的院长。
还有就是讨论关于他将学院分成南院和北院的意见,他也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现在,已经到了二月份,他的目的就是准备在六月份将三所学院建成。
七月份正是开院。
这样,他就能省下不少的时间来完成另一件大事了“殿下,今天是在臣妾这里用饭吗
我去吩咐厨房多做几个菜”
阿史那云向李恪问道,她现在的生活习惯一直都随了汉人。
“恩,本王今天就在这里吃吧冰凝也可以跟我们一同用饭”
李恪对阿史那云说道。
一旁的长孙冰凝则是神情一滞,但她也没有说什么话。
“是啊,冰凝妹妹就在这里跟我们一同用饭吧”
阿史那云也说道。
“谢谢姐姐”
长孙冰凝对阿史那云道。
相对于阿史那云,长孙冰凝在北王府的地位要低很多。
她只能算是李恪的一个妾,而阿史那云可是明媒正娶的正妻。
所以,两者之间的差别很大。
可是,长孙冰凝绝对没有怨过李恪,能跟李恪在一起她就心满意足了。
她自己也很清楚,就她敏感的身份,想要正大光明的嫁个李恪,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为了能跟李恪在一起,她甘愿接受现在的身份。
起初,李恪觉得他对长孙冰凝很好,可经过跟阿史那云这一结婚,他才发现,他对长孙冰凝不好,除了长孙冰凝之外,还有另一个,那自然是候若依。
可李恪心里也很清楚,这是世界是公平的,有舍必有得,自己得到了一面,就必须要失去另一面,没有什么都是你的。
所以,李恪也很无奈。
现实跟理想的有区别,面对现实的时候,他只能去真实的实现它,而不是违背现实,在理想的迷雾中徘徊,最后功亏一篑。
古人曾言慈不掌兵而想要成大事,何尝不是慈不掌兵呢
李恪看了一眼自己身边的两个女人,他现在觉得很幸福。
跟阿史那云和长孙冰凝的聊天是时候,李恪只会聊一些自己的见闻,还有书房歌赋,他绝对不会跟两人提政务。
在他的骨子里,女人不干政,这的必须的原则。
他心里很清楚,将来他会到达一个什么样的高度,他可不想自己取的的成绩毁在女人的手上。
所以,他要提前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才行。
历史上,女人干政,大多数是男人甘愿女人干政才造成了血流、亡故的发生像吕后和窦太后的干政,死了多少宗室子弟
像武则天干政,成就了一代女皇的地位,但也死了不少宗室弟子和忠臣。
最甚是要说慈禧老太婆,干政之后让华夏人做了洋人的奴才,签订了无数的耻辱的条约。
只是很多人还为慈禧辩解,李恪觉得这些人脑子秀逗的了。
所以,李恪不容许在自己的身上出现女人干政的情况,即便他自己的女人做的比男人强,那也不可以。
没多时,就才已经准备妥当。
“殿下,可以用膳了”
阿史那云淡淡的向李恪说道。
“恩”
李恪点头,和长孙冰凝和阿史那云一同来到了侧厅,酒菜已经准备妥当,很丰盛。
李恪一看到酒菜,似乎觉得自己真饿了,他也不管两人吃惊的表情,三下五除二就吃掉了一碗米饭。
李恪的饭量不是很大,但绝对不会小,这是多年行军打仗养成的习惯。
阿史那云见李恪这么快就吃完了一碗米饭,亲手给李恪添了一碗。
这让一旁的长孙冰凝看的既羡慕又妒忌。
没办法,这就是正妻。
这就是正妻的权利啊用膳的时间里,李恪没怎么跟两女说话。
三人刚吃完饭,正在喝茶,就听见鹰卫禀报,说刘仁轨已经到了北王府,他要觐见李恪。
“恩,他的速度不慢吗”
李恪自语道,随即,他对身边的阿史那云道,“你随本王出去见见正则。”
对于自己的心腹将领,李恪都会让阿史那云跟他们见面,这表示他对这些将领的看重。
“恩”
阿史那乖巧的说道。
李恪和阿史那云出了阁楼,来到前面的大殿的时候,刘仁轨正在喝茶。
看到阿史那云,他也没有吃惊,只是淡淡的给阿史那云施礼。
礼毕,李恪让阿史那云回阁楼,他则是对刘仁轨问道,“正则,你这刚回太原,还是先去休息片刻,等待会你再到书房,本王再跟你商议要事”
李恪对刘仁轨说道,刘仁轨能够比预期的时间早了一天,这说明他路上没有怎么休息过。
“多谢殿下”
刘仁轨也不矫情,第一时间见了李恪,他也不在推辞李恪的好意,告辞了李恪出了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