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了两位王叔,以及一些仗着他们为虎作伥的家眷后,朱伦奎突然想起自己还有一位寡母,于是立刻遣人去寻,而在得知世子妃寝殿无人的消息后,宋献策代替朱伦奎出面,又请高名衡杀了一次人。
这次高名衡几乎化身成人屠,直接把朱绍烿和朱绍焜这两位郡王一脉有劳动能力的男丁杀绝了,侥幸在外得以逃脱的,后面也躲不过被贬为庶民的命运。
至于几个襁褓里的婴儿,则由朱伦奎出面阻止了被两位王叔请来赴宴的宗人府官员,说他到时候会向陛下求情,最好能把这些婴儿改名换姓,由人带出城去送到一些深山里的寺庙,或者另找户人家收养。
而对于这位周王世孙收买人心的行为,在场的开封官员至始至终都无人出一言,不过表面上他们还是要夸赞一番朱伦奎的宽仁……
“杀了这么多人,就为了一张椅子,即便坐上去,我心里也不踏实啊!”
这场本该上演一出以庶出取代嫡系,不出意外的话,氛围应该是其乐融融的宴席,最后以嫡系逆势反击,最终演变成一场骨肉相残的血肉盛宴散了后,朱伦奎找到了宋献策,两人相对而坐,促膝长谈。
宋献策见朱伦奎神色平静,想起他只在宴席初散时干呕过一次,便说道:“从在一处破败的宫墙夹道,找到饿晕的王爷母妃的情况来看,王爷如果不趁今晚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立威,日后怕是很难会让下面的人,对嫡系一脉重生敬意吧,说到底,还是王爷这一脉这些年过于看重手足之情,须知一味的忍让和妥协,只会博得同情和怜悯,而非敬意,人心从来都不是一厢情愿。”
朱伦奎淡淡道:“乱世重典,这话是太祖高皇帝说的没错,所以先生才会认为杀人不过是一种达到目的的必要手段,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但我认为杀人诛心的效果往往更佳。”
“所以王爷今晚才会把高名衡往绝路上逼,连陈永福都说他从未见过这样的高巡抚,即便是李自成攻打开封,城头一人怒斩十余贼寇的时候。”
宋献策深吸口气分析道:“如今周王府势单力薄,高名衡若是能为王爷所驱使,也许就是冥冥中的定数。”
“高名衡深明大义,翁翁不过在奏疏中说他有守城之功,就被认为是提携,现在看来,倒是我更像一个小人。”
朱伦奎赧然道:“但先生也说了,人心从来不是一厢情愿,若要结交高名衡,不把他绑上我们这条贼船,我心实在难安。”
“杀一人是杀,杀万人也是杀,不过杀宗室却是与贼寇不同,以后在官场上,怕是所有人都会忌惮高名衡三分,当然,这绝不会是他想要的,因为如今天下敢杀宗室的,唯有李自成、张献忠之流。”
说到这里,宋献策皱起了眉头:“可是话虽如此,但王爷可曾想过,今晚的事一但报到皇帝那里去,尽管在这位帝王眼里宗室被杀只是小事,但藩王跟封疆大吏有所牵扯,情况就严重得多了,难保他高名衡不会受到猜忌,王爷此举反倒害了他。”
“高名衡这样做完全是为了大局着想,此事我会在向皇帝的上表中写清楚的,而且在周王府宴请朝廷官员,都是我那两位王叔干的蠢事,锦衣卫只要眼睛不瞎,我那两位王叔就算死了,到时候王府也会收到皇帝革除其爵的诏书。”
朱伦奎端起一杯茶水,呷了一小口道:“翁翁守住了开封,功莫大焉,这才刚走,而皇帝身为大宗,相信还是会给我这个晚辈一点面子,如今李自成随时都有可能卷土重来,连高名衡自己都顾不上什么忌讳,皇帝若真的要去计较,可能过些时日案头就不会再有河南送去的文书了。”
“王爷可趁此次向朝廷上表袭封周王之位的同时,顺便看看能不能把藩王的护卫要回来,开封地处中原腹地,一着不慎就会四面皆敌,周王府几乎在困守一座孤城,如果不能拥有一支属于自己的武装力量,只会处处被人掣肘,即便这次不成,王爷也要继续上表,只要李自成还盯着开封,皇帝总有一天会松口。”
宋献策这时跟朱伦奎说起了另一件事,而后者也正为此事烦恼,因此两人不谋而合。
“最好能有一场大捷,在这江河日下,大明朝统治危若累卵局势下,一场大捷,足以冲昏朱由检的头脑。”
……
(https://www.tmet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