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297.一面镜子
    奈亚拉托提普就不是个省油的灯,典型的记吃不记打。



    这家伙当初忽悠人家女总裁的时候就被路远找机会暴力殴打过,结果当然是什么后果都没有造成,只是单方面的声称绝不再犯。



    事实也是这样,这货并没有继续在某种教派头子的路上越跑越远,反而走起了偶像路线,在各种奇诡故事中以“路人”的角色出现,依靠张扬的性格、特异的手段、超凡的实力很是收获了一大批迷弟迷妹。



    前面说过,路老师的长相不差,即便常年不修边幅也能打个八分左右。



    可要是想奈亚拉托提普这样有意利用“自身”优势的话,那么八分的底子也能发挥出10分的效果,更何况原本的底子就不止八分。



    可想而知,这货在路远的影音平台里带起了一波什么样的节奏。



    总之路老师现在是真的火了,而且两极分化极为严重。



    粉丝们自然是每天泡在游戏里开团,游戏热情空前的高涨。相比起正常的游戏通关的“观影流程”,“偶遇路老师”已经成了他们游戏的主要目的和终极追求,为此全灭结团的屡见不鲜。普通玩家自然不希望队伍里有这样的暴雷,可偏偏随机团队是拿不准每个玩家身份的,大家把每一次开团都玩成了各有隐私的“秘密团”,构成一种十分诡异的组队现状。



    反观diss党们则极为单纯,diss路远的日常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并不包含任何恶意。这些大多来自忠实老用户的特殊群体继承了一贯以来的优良传统,只要路老师出现,那么群起而攻之就对了,更何况是这种高频率大范围的“曝光”,素材简直不能太多。所以这次他们也很活跃,对于路某人“臭不要脸的自我包装”和“毫无廉耻的批量抢镜”表达了极度的愤慨和不满。



    路老师无辜躺枪,却又无可奈何。



    谁让奈亚拉托提普当初冒用他形象的时候没发表意见呢?现在想要纠正就彻底的为时已晚。



    路远对此选择了无视。



    接下来是还处于测试阶段的洪荒小世界,这里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韩小东的一篇爆料贴在论坛引起了不小的风波,数千玩家为此开战了轰轰烈烈的“大开荒”工程,将全副精力投入到了蛮荒之地的建设之中,只为有朝一日“天降大佬”的时候能抱紧对方的大粗腿,哪怕留不下人,也要留下几根腿毛。



    对于这一点,路老师只能说他们真的是想多了。他已经严厉告诫了门派弟子不许出去瞎嘚瑟,就算出外历练也不要假大方乱送东西……



    而他关注的重点,也从欧文和韩小东的开荒小队建设中抽离了一部分出来,开始转向玩家与洪荒小世界本土势力之间的纠葛。



    当然,与智慧生物、哪怕是一直处于被压迫阶层的妖族相比,玩家们也没啥可比性,所以他们现在唯一能产生交互的,也只是盘桓在领地之外的强悍野兽群落和部分低端灵兽而已。



    这就很尴尬,不过也很现实,毕竟只是游戏初期嘛。



    路远调整了一下“交互”频率,让玩家们可以更多接触到这些“意外事件”,然后就心满意足的将雪花球收了起来。



    “咦,差点忘了还有一个。”



    看着特制的盒子里那一直被无视的第六颗水晶球,路远才突然想起还没研究过这个镜子一样的小世界到底是个什么状况。



    刚要将手伸向这颗诡异的雪花球,门外却传来了妹妹路小遥的声音。



    “哥~准备好了吗?不出去走走会变胖的哦~”



    路远十分无语的看了一眼门口,发现小丫头正透过门缝悄咪咪地朝自己这边看过来。



    于是路老师只能随手将保险箱锁好,离开卧室陪自家妹妹逛街去也。



    …………



    吃过晚饭、逛逛校园的同时,路远还不忘和老校长通了个电话。



    据说他们新编纂的新闻学著作已经拿出了第一版总纲,其他分支学科“教材”也由来自各地的资深学者们开始了资料整理和编写。



    好吧,之所以要打引号,是因为这种非官方组织的著书行动是不可能被直接用作高校教材的。可是事情总要有人做,即便当做辅助的课外材料也比通篇西式教材要来的更好嘛。



    我们的媒体人,大多数是高校新闻传媒学培养出来的,是以西方新闻学作为榜样和真理、以追求所谓新闻自由为最高目标、相信在大国博弈过程中有‘客观中立’和‘科学真相’可言、信奉所谓西方普世价值代表更高意义的人类文明和人道主义的一批人。



    让这些人去打外宣舆论战,代表我们这个群体发声,实在太难为他们了。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祖国是正义的,还指望他们能打赢一场保卫战吗?



    他们能做的也就是替对手递子弹,为自己拖后腿罢了,真正涉及到根本利益的时候一个个就都成了怂逼。



    这就是我们自己惯出来的一批人,利在德先,毫无底线。



    看看我们的魔法部站在小蓝房里干活儿的时候这些家伙在背后阴阳怪气的样子,就应该知道要真正做到为自己发声有多艰难了。



    几十年前,我们的高等教育百废待兴,老校长为了传媒大学的建立和发展操碎了心。而一直以来让他引以为憾的,就是直到退休也没能见到一整个属于我们自己的新闻学教育体系和配套教材被建立起来。



    这次的事情是个机遇,老校长拿出了这些年整理的文稿资料,很满足地投身其中,整个人都仿佛回到了年轻时代。



    对这种著书立说的事情,路远帮不上什么忙,几次三番上门“送温暖”又被嫌烦的老校长赶出来。没办法也只能通过自己的渠道帮些小忙,尽可能的做到保驾护航。



    他是真心希望在老校长的有生之年,还能有机会见到一批真正由我们自己培养出来的“新媒体人”。



    去除别有用心的意识形态和无病呻吟,在内替老百姓说话、对外为国家发声,这才是他们该做的事。



    相信这一天不会来的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