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零八章 超强记忆力
    都认为小孩子三岁前没有记忆,其实不然。喆滕穿开裆裤的时候就已经记事了。



    也是一年春节,当时喆滕还穿的开档棉裤,是妈妈手缝的背带棉裤。



    矿山过春节很隆重。大年初一中心地带篮球场会有民间耍玩艺。



    喆滕一早穿着妈妈手缝的背带棉裤就兴奋地跑到母亲跟前:“妈妈,你带我下去看耍玩艺。”



    作为家里的女主人,尤其是大年初一肯定要忙活着准备饭菜什么的。当然就没空理小喆滕。



    “爸爸,你带我出去看耍玩艺。”喆滕又向爸爸发起了攻势。



    “宝宝,乖,爸爸要帮妈妈烧肉,你去那边玩一会儿,一会就能吃了。”喆滕父亲安慰着喆滕。



    “哼!你们谁也不理我。”喆滕忽然萌生了一个想法。没人带我下去,我自己下去好啦。



    就这样还穿着开档棉裤的小喆滕一个人在寒冷无比的大年初一的午独自出门了。幸亏母亲手缝的棉裤里面塞的棉花多,要不然就冻坏了。



    小喆滕一个人开心地哼着歌儿,虽然她自己也不知道唱的是什么,但就是想表达一下内心的喜悦。



    当时喆滕的家在矿山。小喆滕从家里出来,下了一个很陡的大坡,下面就是铁道。这条铁道只有两个用途,一是送矿的人们去往市里。一个是拉煤。小时候喆滕经常看到煤车写着“秦皇岛”。



    喆滕过了铁道了站台,走过站台,拐弯来到了矿山繁华的街道。没一会儿就来到中心地带篮球场。



    远远望去就看到篮球场里三层外三层的人们。



    小喆滕一路小跑过去。因为她当时太小了,平行的视线只能看到大人们的小腿和鞋子。



    喆滕眼前晃动着好多条腿和崭新光亮的皮鞋。因为她人小很容易就挤到了前面。



    喆滕终于看到被人们围得水泄不通的民间表演了。



    只见场地中间有很多人穿着古代的衣服,带着有耳朵的帽子,脚踩着非常高的木棍站立于高空中,表演着各种造型,不停地移动,时不时还要舞动一下。



    高手在民间啊。如此高难度的表演竟然能进行得稳稳当当。这么好看的表演,竟然没人领喆滕下来看。



    小喆滕心里还埋怨着父母。



    在寒风中看了一会儿,表演散去,小喆滕跟随着人流向家的方向走去。



    刚才由于一心想看表演,走得急匆匆,身不感觉冷。此刻忽然觉得好冷啊。妈妈给做的背带棉裤没有口袋啊。我的两只小手往哪里放呢?



    嘿,有了。小喆滕大喜,她将两只冻得通红的小手塞进了胸前一大块背布区域里。嘿嘿,这下暖和了。



    小喆滕插着两手,露着两个大p股dan子大摇大摆地走回了家。



    家里依然忙碌的父母亲根本没有发现喆滕外出,当然喆滕回来他们还是没发现。



    喆滕的记忆不仅在穿开裆裤时就有,她清楚地记着躺在母亲怀里。当时家里生的炉子。母亲将馒头片放到火炉烤干。再把烤好的馒头片放到嘴里嚼了嚼,然后喂进了小喆滕的嘴里。



    当时喆滕除了吃奶,别的饭还不能吃。当品尝到母亲为她嚼好的馒头就觉得十分好吃。她那时虽然还不会说话,但会撅起小嘴儿仰头等待着。



    母亲就这样嚼一口喂一口,嚼一口喂一口,在母亲怀抱里的小喆滕吃得香极了。



    哈哈,吃碗面皮就能回想起这么多小时候的事情。喆滕笑着。脑子里又出现了一些画面。



    一天母亲在灶台前用擀面杖搅动着锅里的淀粉。由于加入了水搅动就比较费劲。但是在母亲不停地搅拌下,终于“凉粉”成型了。



    母亲将搅好的凉粉盛到一个盆里,端着来到了自家地的水缸边。蹲下身子。刚刚在搅拌凉粉的时候就已经把水缸表面擦干净了。



    此刻母亲手里拿着一个锅铲子将搅好的凉粉平抹到水缸表面。可能淀粉自带沾性,厚厚一层凉粉都没有掉下来。就这样,水缸表面全抹了凉粉。



    母亲这时收拾好刚才搅拌凉粉的用具清洗干净,然后开始擦地。



    虽然家里的地面只是用洋灰抹了一下,但是由于母亲爱干净,每天把洋灰地面擦得油亮油亮的,简直就像打了蜡一般。直到母亲跪着擦到门口时,整个地才算擦完。



    母亲洗了手,这时走到水缸前,蹲下,用刀划了几道,用铲子蹭蹭铲了两下,一块块筋道的凉粉划出了一道道优美的弧线掉落到了盆里,还摇摆颤动着。待所有凉粉都落到盆里。母亲才起身来到了案板前。



    将刚才从水缸铲下来的凉粉浸泡到水里,刀背也淋了些水。取出一块凉粉,“哒哒哒”瞬间就切成了粗细均匀,薄厚一致的凉粉条。用刀一捧放入了一个小盆里,舀入各种调味汤,搅拌均匀就端到了喆滕和哥哥喆强面前。兄妹两狼吞虎咽地“呲溜呲溜”吃了下去。



    “啊……”,世界最美的味道就是妈妈的味道。



    喆滕的老家除了凉粉出名,还有面皮,粉皮等,都很好吃。家乡的街道走几步就能看到凉粉店。即便现在喆滕回去必吃的依然是凉粉、面皮。



    “你好,你的面皮好了。”小店的一位穿着厨师衣服的小伙子将调好的面皮端到了喆滕面前。



    喆滕看到这碗面皮给的分量很足,好大一碗。浅黄色的。她拿起一双一次性筷子,夹了一筷子面皮送到了嘴里。



    “哎?味道还可以。”喆滕吃惊道。



    除了她家乡的面皮,别的地方很少有好吃的。尤其是现在喆滕工作的城市里。几乎没什么面皮的味道。此时能吃到一碗味道还可以的面皮也算是一次意外。



    面皮除了本身的味道,主要是调料水。这家看着不太大蜷缩于二矿一个小角落里的面皮竟然很好吃。



    没一会儿喆滕就消灭了半碗。其实她的饭量很大,可是吃不下去了,可见面皮店给的分量有多足。



    喆滕结了账就走了出去。



    喆滕从小身材窈窕,但是饭量很大。还记得初中时,她最爱吃母亲做的手擀面。母亲做饭的手艺特别高。喆滕长大出身社会不论在哪里吃还没见过有比得母亲精湛的手艺呢。



    喆滕从小坐在炕头看母亲做饭。从很小的时候一直看到师范。放假回来的时间里她都在看母亲做饭。



    (https://www.tmet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