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高手之间,胜负往往只在须臾之间,那种动不动打个几天几夜的,绝无可能,真气的存量和体力也扛不住。真气适合爆发,但并不是和持久。
但是,在胜负的关键点之前,往往前戏都很长。混的这个水平,传承,经验,技巧,本能往往都已经到了很高的水平。在没有绝对的实力差距的情况下,在没露出致命破绽前,都是试探的过程,斗智斗勇的阶段。
坑中跳上来的高手实在无法相信他的伙伴,就这样,连十秒钟都没抗住。
哪怕抛开正常战斗流程的问题,他们两个修炼的方向也不该这么快落败啊。要知道他俩作为那位阳神高手的护法,修炼的方向和一般意义上的武林高手有所区别。
他们存在的意义,是盾,是绳,是护法金刚。他们平日里战斗主要就是两个目标,挡刀,缠敌,给那位阳神高手一个安逸的输出环境。所以二人都是炼体的顶级高手,外练金刚法相,刀兵不伤,内练瑜伽柔体,配合一系列擒拿截脉的招式,足矣缠死敌人。
所以这两个人,且不论攻击能力,单论生存能力,防护能力,缠敌技巧,可谓登峰造极。怎么可能一招就被秒了?
不过毕竟是久经战阵的老手了,所有的疑虑不过闪了瞬间,就被强行压下。这位高手瞬间做出判断,江湖上稀奇古怪的手段很多,邪门外道不乏一些损耗极大的手段来换取强悍一击的机会。对手既然如此干净利落干掉了自己的同伴,十有八九是用了类似手段。那么他现在的状态一定极差。
他根本不管身后围着的十七骑,在坑边一踩,借力直扑黄烁。
以他的经验? 早看出来了? 这帮也就有把子傻力气,真气反应极弱? 不足为虑。只要干掉了首恶? 腾出手来,这帮敢用铁球砸自己的混蛋? 一个也别想活。
问题是,黄烁的状态到底如何?
第一次用自己的方式用出无枪势? 其实很多细节还是做得不够到位。借力的时机有细微的偏差? 转力的过程略显生硬,出力的手法分配略有不匀。虽然这一枪是建功了,但对黄烁自身的压力也极大。借力出了问题,无异于任由敌人的攻击力量在体内走一圈。
无论是武当的太极? 还是邪灵的无枪势? 都是以自身真气包裹着借来的力量,避免伤及自身。这本身就属于真气招式体系一类巅峰程度的技巧。黄烁初学乍练,做不到那么完美。但是,他有着一般江湖人不具备的优势,强悍的肉体和法相。
真气是从内到外的力量? 而炼体则是由外而内。一开始练的是最容易修炼的皮肉,增加力量? 增强抗击打能力,都是炼体最基本的? 也是很多江湖人即便没有师承也能练得一二的粗浅功夫。但过了七级,就开始由外转内? 修炼筋骨和内脏。这就需要好的传承才能继续了。
黄烁就是凭着强悍的肉身? 硬扛下了所有的反噬。而反噬最为眼中的本力与借力的融合发出? 黄烁更是偷个巧,用的法相的那两条真气臂膀来施展的。后果虽然是两条真气臂膀炸裂,一段时间内无法使用,需要从新祭炼。但却也没伤到己身。
当然了,不好受是肯定的。但却也对战力影响不大,真气虽然消耗了不少,但现在的黄烁也不是当初那个真气薄的一爆发就见底的货色了。虽然消耗近半,但却也起码还有一战之力。
见到另一个高手看到同伴身死,不但没有一点触动,反而急吼吼的冲过来。黄烁就算不用琉璃心映照,也能猜出来对手的心思。灵光一动,本已架起的长枪,微微有了些颤抖。
黄烁的长枪长三米一,枪杆是坚韧的白蜡木。这样的木杆长枪兼具硬度和韧度,更适合施展精妙的招式。但是也应为长枪太长,对手稳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这也是黄烁练习基础枪法时首重练稳的主要原因。手上的一点颤动,经过长枪的放大,在枪尖出就能产生明显的抖动。
这一点微弱的颤动看在那高手眼中,心中不由大定。果然,力竭了。一个枪法高手,不到精疲力竭,身体完全失控的一刻,就算站不稳了,手也不会有一丝的颤抖。
强攻,力拼!
双掌一竖,真气化作的火焰,如刀芒般斩出,正是密宗武道般的火焰刀。
这门火焰刀,武法通用,虽然只是密宗一门中档水平的传承,却因为简单实用,学者众多。代代传承下,开发度极高,各种使用技巧研究的极深,深受密宗弟子喜爱。作为一门纯粹的攻击法,这门传承功能过于单一,所以评价不高。但是相应的,单论攻击却在密宗能排进前三。
黄烁长枪弥散出水汽,勉强的和对手战在一处。
水虽能克火,但也要看量。黄烁的真气稀薄无续,瞬间就被压制了,只能靠还算精妙的招式勉力抗衡。
黄烁这边演戏演的正嗨,却忽视了他那些手下的心情。
这些人一开始,黄烁给他们的任务就到现在已算圆满完成了。虽然并没拖住那个高手多久,但毕竟给了黄烁一个从容单挑的机会。但当黄烁演戏太过逼真的时候,浓浓的愧疚感从庄建业他们心底冒了出来。
一个合格的邪教,是要忽悠着教众为精神寄托献出一切的,包裹财富,也包括命。在白莲教的教唆下,这帮忠实的的信徒,是时刻做好了为黄烁献出生命的觉悟的。
当他们发现是因为自己的无能,害的黄烁陷入危难中。那种撕心裂肺的痛苦愧疚,像毒蛇一般死死的缠住了心脏。
为了坛主,为了圣教,为了大光明,焚我残躯,圣火熊熊!
一团圣火化作一杆长枪,从背后直刺那位高手。
不是实物的长枪,而是一种近乎术法得,信仰之力凝聚的长枪。
光明妙火常辉耀,焚影驱暗恒如意。也许是意外,也许是必然,这帮人硬是借助此时极端的情绪,领悟了明教藏在经文中一步传承的部分。这部传承名为《焚影诀》,正是对信众凝聚的信仰圣火的一种利用的功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