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太行山中,就在云海山崖上,其余人都已去休息了。
在这处寒月之下,沈秋盘坐在冰冷的悬崖边,月光照下,一片幽静,他侧耳听去,还能听到山林中,小铁和花青的打斗声。
那是两人在比试武艺,顺便由花青教一教小铁,该如何更好的使用他心窍中的那团千年圣火。
那东西可非同寻常,按照花青的说法,那样的奇异能量,是仙灵时代的遗留,只要方法正确,是可以对神魂造成杀伤的。
沈秋这会也很忙,他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做。
在太行山的这段时间,他并非只是在单纯的布置剑门遗迹的伏击,他也在为自己准备一把绝世利刃。
一把只有他能用的厮杀宝刃。
十倍流速的幻梦之中,沈秋摆出五心向天的姿势,将体内真气调息到平顺,就如月下沧海,平静中缓缓流淌。
一次呼吸悠长到极限,在呼气和吸气的间隙中,他睁开双眼,继续自己尚未做完的参研。
距离金陵之战,已经过去了许久,以剑玉幻梦十倍的时间流速来算,沈秋用于参悟奇功的时间,已经有近一两年多。
他内视躯体,顺着经络真气的运转,一路直抵丹田之中。
在这如星海点亮的真气星海的正中之处,除了那团幽寒无比的朔雪气旋外,还有其他四团性质不同的气旋。
代表着沈秋修行的其他四门玄功。
青色气旋,为昆仑秘传,苍岚剑典,所修真气锐利无比,一旦调动,便如刮骨罡风,乃天下至锐之气,属金行。
取其锋锐,有肃杀、内敛之性。
乳白气旋,为通玄道典,是张莫邪于玉皇宫博览道家正宗功法后,参研出的奇功,其形态就如雪霁心法,正中平和,温润绵长,内固元气,外铸玉骨,乃木行。
取其柔和,有生发、悠远之性。
阴寒气旋,就是朔雪玄功,这个就不必多说了。
沈秋修行这通巫秘典已经近大成,对于朔雪寒气的操纵,也已娴熟入微,寒气外放,便有冰封千里之色,又能护体伤人,神妙非常。
乃为水行。
取其阴寒,有清冷、滋润之性。
金红气旋,是圣火教秘典,阳炎圣火功,气旋灼热霸烈,和朔雪寒气恰好是两个极端,它的形态都如一团烈火一样。
若说朔雪气旋乃是星海太阴,光芒皎洁,支撑星海万物,那这阳炎气旋,就是太阳,在穴位真气组成的光海中,已光芒万丈,照耀诸般。
它是火行。
取其酷烈,有炎热、勃发之性。
最后一团气旋,是土黄色,大地的颜色。
涅槃寺御守绝学,菩提涅槃经,所修出涅槃真气,最是坚韧,一旦取用,便有万法不侵,诸般气力,皆化作御守之能。
常修此术,可得躯体锤锻,练就一身钢筋铁骨,还有那佛家气盾,要比普通的护身罡气,更加厚重耐操,就像是得了一个乌龟壳一般。
它作土行。
取其刚韧,有和平、存实之性。
沈秋自金陵一夜,得到这四门奇术后,这些时间,几乎没做别的,除了研习武艺招式,继续浸润刀意外。
其他的时间,都用来修行这四门玄功。
得托剑玉幻梦,十倍时光流转,让沈秋得以在数个月中,便将四门功法,都推入登堂入室之境。
但再往上,每近一步,都要花费大量精力。
毕竟同时练五门奇功,在江湖里算不得前无古人,但绝对是后无来者了。
所幸,他也不需要将五门奇功都练到大成。
他早有打算。
五行门的五行真气,便是解决这五门奇功无法共存的方案。
如曲邪和沈兰所练五行真气,是将鱼肠功大成的真气,以特殊的运功方式,转化为同一种真气的五种不同表现形式。
这给了沈秋大大的灵感。
若是以这种思路,反过来练,将五种不同属性真气,连做一体,便能得一门奇异玄功。
只是,这功法逆练,并不是说如倒背文书,将真气运行的路线反过来就行了。
没那么简单。
正修心法,便是从走到终点,绝大部分武者,都是走这样的正路,但总有些惊艳才绝的天才,能走出不同的路。
他们窥得功法终点,便逆行其事,从终点开始修,往走,便让一门功法展现出截然不同的光彩。
就如任豪。
在察觉自蓬莱得到的道藏心法有问题后,除了寻到乾坤锁外,还以大智慧,逆练道藏。
将那缥缈出尘的仙家真气,硬生生练出了第二道不动如山的气劲,还使两者分化阴阳二气,在体内经络中重组循环平衡。
阴阳相生,源源不绝。
不但破了蓬莱在心法中藏的隐患,还让功法威能大涨,破掉蓬莱鬼祟,加以己用。
再以舍身决推动,将自己强行推入鬼神之境。
而沈秋如今要做的,就是仿照任豪的做法,将一生五行的五行真气,寻得逆修之法,使五行归一,创出独属于自己的奇功。
“自初学武道以来,我已尝试不下万次,算是弄懂了真气走不同穴位,便能使其发生属性变化。
证明了道家所说,人体内五脏六腑,也有五行之属的说法。
并非空穴来风。”
内视状态下,沈秋打量着丹田中的五团气旋,思索道
“这就是破门之机。
如那阴阳对立,又相生。
以五行转换之法,将五团真气练为一体,互补不足。
如今已修玄功快三年,四门玄功都已登堂入室,这数月中不停尝试,死了不下几千次,也已摸到门道。
火候差不多了,今夜,就一鼓作气,将它们纳为一体。”
打定主意,沈秋便在幻梦中凝神静气,开始调动丹田内的五团气旋。
先使朔雪寒气流淌周身。
这是他用的最多最娴熟的真气,便以此做基础。
气旋旋转,让沈秋内视躯体,那全身诸般经络穴位所生之光,组成的真气星海,在这一瞬便散发出一股阴寒。
就如星海冰封。
待寒气布满全身后,又将通玄真气,自任督二脉提取,以两仪神拳的行功路线,将这温润平和的真气,也注入真气星海里。
一点一点的占据被寒气充盈的穴位经络,同时减弱朔雪寒气的流动,让两者达到动态平衡。
这一步,很容易。
沈秋用两仪神拳时,都是两种真气走任通二脉同时用,身体早已适应。
但第三道阳炎真气,走任督二脉入经络穴位时,就不再容易了,它与朔雪寒气属性相对,一旦接触,便是寒热相冲,水火不容。
在之前的上千次尝试中,只要这两个一接触,沈秋便会真气失控,爆体而亡。
只能以通玄真气,将两者隔开。
这个过程很小心,花了近两炷香才堪堪完成,这样一来,沈秋体内被打通的经络穴位,便一分为三,被朔雪,通玄,阳炎三种真气分化。
三者处于一种危险的动态平衡。
沈秋已是全神贯注。
接下来,第四种,厚重凝实的涅槃真气也被从最坚韧的任督二脉,引入体内穴位,这真气流淌缓慢,速度被沈秋刻意控制。
他此时的感觉,就像是回到了老家的实验室里,正在做一场化学实验,五种物质被滴入同一个试管,要层层接壤。
三者的平衡,被第四种物质注入,开始出现不稳定,原本的动态平衡,隐有打破之意。
只是数千次的尝试,让沈秋已有失败经验打底,尽管幻梦躯体已承受极大压力,身体上不时就有寒气火光纵生,各处穴位,都有隐隐胀痛,但还能坚持。
真气温养这么久的躯体,也要比寻常人的体魄更坚韧壮实,就如加粗加重的容器,能承受更多的化学反应。
涅槃真气,属性凝练温和,如大地一般,包容万物,它的加入,并没有造成很激烈的对抗,两炷香后,四种真气,分占沈秋体内穴位四处。
真气星海,被一分为四,泾渭分明。
然后是第五种,天下至锐的苍岚真气,青色气流也被从丹田引动,走已有破损之相的任督二脉,这缕真气一入星海,立刻荡起激烈的反应。
五种真气开始失去调和平和,就如五方厮杀,互相接触时,便会有阵阵气爆,压得沈秋躯体在一瞬间便成血人。
混杂着真气的气血从破裂的穴位喷出,五颜六色的气体缠着沈秋,让他看上去快要升仙一样。
这就是逆修五行最难的地方。
将它们都引入躯体,沈秋在太行山那时就已经做到了,但难的是,让它们形成五行相生的运转,达到一种稳固的动态平衡。
这会沈秋忍着随时会爆体的痛苦,将苍岚真气压入经络,调转起最娴熟的朔雪寒气,推着它融入通玄真气的方位中。
就如在经络穴位组成的网络中,挤压一物,推着其他四种真气,也开始在体内各处运转开来。
水生木。
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
金生水。
这是五行相生的完美循环,但除了相生之外,还有相克这一说。
只要一处真气运行出现岔路错误,让相克的真气相遇,哪怕只是一条细微的经络,也会引发如手榴弹爆炸一样的威力。
这几月里,沈秋以超乎常人的耐心,不断的尝试,就是为了找出最完美的真气运行路线,不使一气行差踏错。
沈秋的精力集中到极限,就像是一个正在玩杂技的小丑,手中舞着让人眼花缭乱的花活,竭力控制着每一丝真气的流淌循环。
以他通过无数次死亡,探明的最完美的行气路线,让五种真气形成循环。
他能感觉到,体内运行的真气在不融合的状态下,都如一个不稳定的大炸弹,随时会有爆炸的可能。
他就像是在五个鸡蛋上跳舞。
危险的循环,就如一场精密的化学反应,五种物质处于随时都会失控,但还未失控的那个节点,在沈秋艰难的操纵下,这个循环在今夜被补齐最后一块。
沈兰给他的五行真气的精妙已被研究透彻,他以截然相反的方式,在五种真气循环形成时,将朔雪寒气,重新送回丹田。
推走九分,留下一分。
第二道通玄真气也被推入丹田,留下一分汇入寒气之中,那一分真气刚与寒气接触,就有被阴寒同化的征兆,不过下一瞬,又有灼热之气涌来。
不多不少,正好将寒气驱离几分。
三种真气合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寒热相交,似是下一瞬就要爆开,但又被温润的通玄之气包裹滋润,紧接着涅槃真气也来凑热闹,这厚重的真气也融入气团。
就像是组成坚固的架构外壳,将三者纳入其中,保护起来,在这厚重之力的压制下,三种真气被压成一个核桃仁一样。
最后一道苍岚真气涌来。
这极端锋锐,与那极端厚重的涅槃真气相撞,要将这坚固外壳撕裂开,但内部的三色真气流转间,就如锁链一样,将锐利之气拉入其中。
以木滋养,以水填充,以火生发,以土包裹。
最后一味金行真气,似也柔和下来。
在沈秋惊喜的注视中,那一团柔软的五色真气,在躯体真气不断的流转循环。
九分移走,一分截留的充盈中。
终于达到最完美的平衡。
数个月的苦修,幻梦中快三年的演练,无数次爆体身亡,无数次的打击,几近看不到希望中的埋头苦干。
就如沈秋这一路行来的姿态。
一切的努力,终有回报。
他于夜下睁开双眼,眺望着眼前月下云海,伸出手来。
在散发着寒光的黑色拳套手指尖,一缕真气飘荡开来,在沈秋的注视下,不断的转换着形态属性。
金木水火,又在最后以土黄色的气盾包裹全身,在一次呼吸后消散当场。
一切水到渠成,逆修五行的奇功,初见奇效,只是这条路之前也无人走过,沈秋能不能走到头,还是个未知数。
“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沈秋扣紧五指,沉声说
“就在这太行山里,看看天命在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