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85章 风风光光
    刚过了小年,正午过后,算是寒冬腊月一天当中最暖和的时刻,学府文苑小区里面,吃过饭的人纷纷出来活动一下,今天没有风,还有些人搬了马扎坐在向阳的地方晒太阳。



    这也一天里,小区外面人最多的时刻。



    老宋吃过午饭就从单元里出来,站在楼边主路的人行道上,频频看向南边。



    这里靠近小区正北门,去农贸市场的必经之路,称得上人来人往,加上附近楼里出来散步晒太阳的,这会人挺多。



    宋家搬过来就快两年了,老宋俩口子不管店里事后,整天在小区附近转悠,人认识的多。



    周围看人打扑克的一个花镜老头,问道“宋老弟,今年不回老家过年了”



    老宋朝他那边走几步,说道“不回去了,家里那口子老寒腿,前阵子回老家住了一晚上,就发作了,闺女带着去了好几趟医院,总算好点了,本来还吵吵着回老家过年,闺女发了脾气,才算能在这待住。”



    “不怪你闺女发脾气,老寒腿受不得凉”花镜老头说道“山里本来就冷,又没集中供暖。”



    老宋叹口气“你说这人,好点的环境待长了,就娇惯了,以前也没觉得山里冬天咋样,去年回去就没事。今冬用上集中供暖了,天天在二十来度的屋里住着,这回去一冷,身子骨就受不了了。”



    花镜老头附和“谁说不是,我今冬回了老家住了阵子,感冒打吊针一个星期才好。”人好了,有些想法自然而然的出来“孩子工作都忙,能少给孩子添麻烦就少添。”



    老宋赞同“也是,孩子那么多事,咱再给这瞎折腾,不是乱来嘛。”



    “还是你老弟有福。”花镜老头又说道“闺女这么能干,光大学城就开了五家店了前两天我闺女去岛城出差,还说在岛城见到你家宋娜开的店了。”



    都是普通人家出身,别人夸奖闺女,老宋自然脸上有光“她就瞎忙,今年期末有两科分数刚及格,也就老师给人情分,要不就挂科了,这毕业证还不知道能不能拿到手。”



    旁边有个老太太过来,听到老宋的话,说道“就你家宋娜的情况,有没有毕业证,都一个样。”



    花镜老头指着南边“好像你闺女女婿的车。”



    一辆黑色的桑塔纳轿车,沿着小区主路从南边开过来,稍微近一点,老宋看清车牌,确实吕冬的车。



    吕冬停好车,下车先打招呼“宋叔。”



    看周围人跟老宋熟悉,吕冬也叫了几个叔或者婶子之类的。



    宋娜急乎乎的从单元门口过来,说道“咋这时候来了”



    吕冬冲她笑笑,没说话,打开后备箱,往外取年货。



    俩人相处,跟彼此的家庭处好关系非常非常重要,就像宋娜今年不但又给胡春兰买了衣服,还专门买了一个女士商务包,花了好几千块钱。



    曾经吕冬没有这方面的经历,可能意识差点,但他并不笨,跟着宋娜有样学样。



    拉来的年货装满一后备箱。



    烟酒糖茶是必备的,卤煮、小吃和炒货,都是村里的特产,其他的粮油之类的,也一应俱全。



    吕冬有时候就住在这里,熟悉学府文苑的情况,知道午饭过后这会儿暖和,正是各家老头老太太出来晒太阳的时候,专门挑的这个时段过来的。



    果不其然,不少人都盯着这边看。



    吕冬和宋娜拌嘴闹别扭,老宋夫妇先训宋娜,让她去给吕冬认错,吕冬反过来也要让人有面子。



    跟宋娜谈的时间长了,吕冬也从宋娜身上学到不少,一些方面也是有进步的。



    吕冬就算再迟钝,也渐渐懂得,女的不是远嫁,而是像他和宋娜这种情况,不仅在一个县里,家隔着又近,未来一旦双方父母针对起彼此,也不用针对,只要时不时的挑刺,他和宋娜肯定家宅不宁。



    老宋在这看着东西,吕冬和宋娜各自拿一些往家里搬。



    “哎呀,老宋,你未来女婿送的年礼真多。”老太太忍不住上前看“青照王,咱们青照最高档的酒,还是两箱。”



    花镜老头说道“老弟你这福气,我们是羡慕不来,闺女厉害,闺女女婿也厉害。”



    打扑克的里面有个过来很早的,这时说道“人家那是真吃苦熬出来的。98年冬天,我来这边夜市买过几回东西,老宋的闺女和闺女女婿零下十多度洗菜穿菜摆地摊,俩人手冻得跟萝卜一样,上面全是口子。”



    自家以前是啥样,吕冬家里以前是啥样,老宋也都知道,这时说一句“这俩孩子不容易,也算苦尽甘来了。”



    从老宋家里出来,吕冬问道“你妈腿咋样了”



    宋娜简单说道“这没事了,连着去了好几趟医院,医生专门叮嘱,别再冻着。”



    吕冬点点头“大学城,就缺个好医院。”



    “是啊。”宋娜深有感触“看病啥的都不方便,咱县里俩家医院,不说医术,名声都臭了。”



    青照县有两所大医院,县医院叫死要钱,中医院叫要钱死。



    现在没有社交网络之类的平台,全是老百姓口口相传形成的。



    吕冬说道“据说管委会准备引进省立医院,在这边建立省立医院的东院区。”



    俩人来到车前,原本的议论纷纷瞬间安静下来,对着老宋他们谈笑自如,但看到大学城鼎鼎大名的两个人,突然就有些紧张。



    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关注即送现金、点币



    吕冬和宋娜拿了东西走,宋娜看到车周围聚拢的一大批人,忽然笑了,低声问吕冬“你专门挑的这个时候挺有想法。”



    吕冬笑“不是有想法,这叫情商高。”



    宋娜该夸的时候就夸“有长进。”



    拿完东西,老宋跟着回来,宋娜给吕冬冲了杯茶,宋妈也过来陪着说话。



    老两口要吕冬留下吃晚饭,吕冬婉拒“一会还得去证携,有个茶话会。”



    知道吕冬事多,老两口没坚持。



    临走前,老宋对吕冬说道“咱们俩家也算走开了,跟去年一样,让妮子初二去你那边,你哪天有空,就上这里来吃顿饭。”



    吕冬应道“行,叔。”



    宋妈又提了两个袋子出来“这些给你妈和你大伯家带着,也不是啥好东西,就是自家种的核桃。”



    “拿着吧。”宋娜提起来去送吕冬。



    吕冬不让宋爸宋妈送,跟宋娜一块出去,想起个事“给朵朵买过年衣服了吗”



    “买了。”宋娜说道“你放心,我都想着呢。”



    出单元门,吕冬又说道“这就到处放假了,你记得把车开回小区,别让物业锁到地下车库里了。”



    临近过年,事情一大堆“对了,晚上你去嫂子那里一趟,跟她说一声,过年礼都放在咱小院的储藏室里,她和我哥去北河的时候,直接过去拉着就行。”



    “行,我记得了。”宋娜又问道“你二哥今年还不回来”



    吕冬说道“吕夏刚调到川西执行啥任务去了,具体他不能说,我们也不能问,今年过年是回不来了,可能明年抽个时间回来一趟。”



    宋娜点点头“当兵真不容易。”



    吕冬看看时间“我先走了,有啥事电话联系。”



    先是去县城参加证携的茶话会,晚上又到县府大院去开过年前文旅计划委员会最后一次会议。



    到了后面一天,吕冬又在家里招待每年年前都会过来的于叔、马叔和魏叔等父亲的老战友们。



    年前这几天,不止是吕冬,整个吕家村都忙,本来过年是食品公司的旺季,但凡在食品公司上班的,都忙的不可开交。



    放了假的李文越等念大学的学生,全都叫吕振林拉了壮丁,给了一项重要任务,负责给村里跑外联和年货采购。



    这是村里人在吕家村老村过的最后一个年了,按照县里村里的计划,明年吕家村就会全部乔迁到新村里面,老村则会进行相应的修整改造。



    老村虽然不会消失,但不再是居住地,这种感觉完全不同。



    加上吕家村今年发展顺利,村里自然要在过年的时候装点一番。



    吕建仁就去临淄厂里拉了一大车烟花爆竹回来,李文越带人采购了大批灯笼、彩灯和彩旗等等,还找到镇上的电影院,高价请人从初一晚上初七晚上,连着七天在老学校的大操场上放电影。



    总之,就是要张灯结彩,欢度春节。



    看着李文越指挥人挂灯笼的时候,吕冬在村里肉食店门口,见到了过来买东西的刘琳琳姐妹俩。



    “啥时候回来的”吕冬过去主动打招呼“咋没打电话”



    刘琳琳的脸上,没有了青春痘,皮肤比起宋娜要白不少,见到吕冬后就笑“本来打算一放假就回来,临时有点事耽误了,前天刚到,想着你年前忙,就没给你打电话。”



    吕冬微微点头,问道“你要买啥我帮你买去,能拿吕家村的内部价。”



    刘再招过来说道“姐,正好,让东哥帮着内部价买,省下的钱可以买点别的。”



    吕冬带着俩人进店里,快过年了了,人特别多,需要排队。



    刘再招问道“冬哥,听说你们村初一开始放电影。”



    “是,你文越哥联系的。”吕冬随口说道“到时没事可以过来看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