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化!
杨杰对于在几年之内将这套垂直起降发动机系统进入实用化还是非常有信心的,公司的整个团队对此也是信心满满。
有了这么一套动力强劲的发动机系统,至于是用在隐身版战斗机还是用在常规的战斗机上面就看客户的需要了。
华兴集团公司旗下的华科航空科技公司已经在研发常规气动布局的垂直起降战斗机,也是为了给洪湖船舶集团公司推出的轻型航母配套,造价也会控制在几千万美金左右。
现在国内战斗机出口的情况非常好,安息国和巴巴羊从华科航空科技公司之前采购了两百架的歼15,巴巴羊还从成飞集团公司采购了大量的枭龙战斗机,而洪都集团公司每年也是出口大量的教练机和歼轰九战斗机。
这些出口的战斗机基本上都是搭载永瀚航空科技公司的发动机,而航发集团公司的发动机都是国内在使用。
因为永瀚航空科技公司的第一代发动机成熟的时候航发集团公司的发动机还未成熟,所以抢占了很大一部分的市场份额,现在航发集团公司的发动机成熟后永瀚航空科技公司的
第二代发动机也开始成熟起来,两者之间的技术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也是因为永瀚航空科技公司的第一代发动机批量生产后,成飞集团公司和洪都集团公司在发动机上面就不再受到大毛和二毛在发动机上面的制约,开始批量出口。
成飞集团公司和巴巴羊联合研发的枭龙在发动机上面不受制约,同时国内的航电技术随着国内的半导体产业起来后,国产军用的航电设备产品实现了全部国产化,报价比之前更低了,像枭龙的报价在1600万美金左右,实现了“白菜化”,在国际上也是卖得相当好,就算是这个价格也是让成飞集团公司保持了足够的利润。
永瀚航空科技公司向枭龙的这种发动机因为已经非常成熟了,价格在160万美金的样子,比之前大毛的rd93发动机报价在238万美金的发动机价格便宜了三成,性能更高,质量更好,而且还不限量,成飞方面自然全部用上了这种发动机。
而歼十战斗机现在使用的也是永瀚航空科技公司的另一款推力在十四吨的发动机,报价在300万美金左右。
永瀚航空科技公司还有一款推力在十六吨以上的衡山
4c发动机,动力性能是不输鹰酱f119发动机的。
到现在永瀚航空科技公司也是研发出了第二代核心机,设计推力超过了二十吨,技术水平跟鹰酱的f135发动机是看齐的。
能做到这个程度主要还是永瀚航空科技公司在高温合金材料制备和加工工艺以及燃烧室技术上有几位天才人物。
柳富平在高温合金材料上面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而康斯坦丁在燃烧室技术上已经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像这样的天才是可遇不可求的,而且永瀚航空科技公司也是给了这么一批人才施展拳脚的空间,而且碰上了杨杰这么一个不断砸钱搞研发的大老板,十来年时间里面自己掏钱砸进去了接近两百亿美金,其强度甚至比鹰酱军方往航空发动机上面砸钱的程度还要厉害!
也正是这种十来年疯狂砸钱的举动也是让杨杰自己这家公司终于是搞定了一个又一个的技术难关,让永航航空科技公司设计生产制造的发动机成了一流的产品。
华兴集团公司在杨杰的精心打造下赚钱的能力也是真的非常厉害,再加上又有自己的金融体系,融资的能力非常强,这才支撑起了杨杰一个又一个烧钱的项目,而烧掉的钱变成
了一项又一项的技术专利,让整个华兴集团公司也是受益无穷,产品线技术含量高,而且很多还是独门技术,非常具有市场竞争力,原本砸进去的钱又滚雪球一般回到了集团公司的手里,而且还更多。
别的不说,研制航空发动机的技术也是转移到了华兴集团公司旗下众多的产品线上,超精细加工工艺和材料已经在其他的高端产品上面使用,进气涵道和燃烧技术和齿轮箱技术让中原汽车集团在动力总成方面那也是得到了巨大的进步。
当然,华兴集团公司其他子公司在其他方面的技术专利也是让永瀚航空科技公司获益匪浅。
华兴集团公司内部之间高效快捷的共享技术专利机制让华兴集团公司彼此之间不是割裂的,而是一个有机整体,也是大幅降低了研发经费的浪费,也为各个子公司带来了更多的收益。
“小杰,华兴集团公司在航空发动机技术上面已经做得这么好了,中央的意见也是希望你们能尽量地出口,最好也能带着航发集团公司走出国门外。”
张海平说道。
杨杰听到这句话,也明白中央和军方是想扶植航发集
团公司起来,让永瀚航空科技公司在发动机业务上让出更多的国内市场份额。
永瀚航空科技公司现在已经建立了多个产品系列,军用和民用的产品线都有,航发集团公司现在主要是集中在军用航空发动机上面,主要是用在苏系战斗机上面,在民用产品上面市场份额也很少,现在每年产量不到不到五百台,技术跟永瀚航空科技公司差距也是不,确实是压力很大。
自从永瀚航空科技公司在航空发动机技术成熟后军方已经停止了从国外进口航空发动机,这部分的市场一大半被永瀚航空科技公司个拿走了,民用航空发动机进口的比例也是在下降,也是因为国内的航空公司也是从永瀚航空科技公司采购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
之前军方从国外进口规模在上百亿,而民用航空发动机从海外进口的规模在400多亿,现在永瀚航空科技公司十来年时间里面却是将很大的一块蛋糕给拿到了手里,而且还通过出口无人机、战斗机、民用客机也是让发动机大量出口。
相比较而言,航发集团公司到现在军用发动机才成熟,而且产品线不齐全,主要集中在12吨到15吨的发动机产品,而市场长期需要的3到5吨、7到10吨,航发集团公司
基本上是空白,就更不用说民用版的了。
而永瀚航空科技公司在产品线上十分完整,中小涵道比涡轮发动机从500公斤到1吨级别的一直到26吨的都有,大涵道比涡轮风扇从数吨的一直到30吨级别的都有,现在还在研发40吨级别的,也是为之后更大的f250客机做准备。
为此中央高层也是有些着急,航发集团公司成立后整个公司加起来的人员差不多有十来万人员,每年创造的营收只有一百多亿,航空发动机业务中代工的部分占到了不小的比例,自己设计生产制造并且卖出去的发动机比例并不是很大,这个成绩跟永瀚航空科技公司比起来就非常难看了。
现在永瀚航空科技公司已经不从事代工业务了,转为全部生产自己公司设计开发的航空发动机,订单多得忙不过来,一部分的订单只得交给航发集团公司来代工。
永瀚航空科技公司只有两万来人,直接从事航空发动机生产的人员只有四千多人,而且杨杰也没有要进行招募更多员工的想法,工厂也是不断地添置更多的机器人和高端数控机床来完成更高的数字自动化生产线,同时也在发动机装配工艺流程设备和人员培训和面绞尽脑汁。
王永林来自于罗罗集团公司,永瀚航空科技公司也是把罗罗的精髓都给学到了,而且从国内外搜罗了一大批的工程师,再加上华兴集团公司这么多年汇聚过来的二十来万的工程技术人员不断地进行各种研发,为永瀚航空科技公司的设计研发制造方面带来强大的助力。
比如公司在攻关发动机这套三轴承齿轮箱技术那是华兴集团公司的所有顶尖的专家都是联合起来开发,很多的子公司研发部门都是承担了研发任务,光是这么一套极为复杂的齿轮箱参与到里面的科学家、高级工程师的数量就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当年为了搞这么一套三轴承发动机罗罗集团公司差点被整破产,不过三转子的技术对防止喘振、高压缩比、高旁通比、适合转速的巨大差别这四个方面非常重要。
但是三转子结构中内、中、外三个套轴高速、大功率旋转,在结构动力学方面,尤其是振动、共振、过临界转速、三个转子的统筹控制等方面,技术难度难以想象,简直是工程师的噩梦。
永瀚航空科技公司也是耗费了七年时间才让自己设计的这套三转子结构发动机技术成熟了,这才用在第二代核心机
结构上面。
罗罗在三转子结构发动机技术上是最为厉害的,大毛在这方面玩得也是很溜,永瀚航空科技公司现在成为了新玩家加入了这个领域。
可以说永瀚航空科技公司在航空发动机整体技术上已经是世界顶尖高手之一了,而国内的航发集团公司在这这些方面还真的差得有些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