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刘璋的部将,而是刘璋本人亲自率军攻入荆州,并径直占据了之前差一点全都落入到孙策手中的荆南四郡中的武陵郡,这个消息本身并不如何惊人,而其背后隐含的意义实在是太惊人了。
刘璋离开益州本身,就说明了,从建安二年下半年其,金珏刚刚才带兵攻入益州,只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便拿下了坚城成都城,将刘璋驱赶出了益州。
天下诸侯从刘璋现身荆州这个消息倒推出来了这个结果,别说不知道整个过程的其他诸侯,就连刚刚才离开益州,准备返回并州的吕布得知此消息,也被吓了一大跳。
因为,根据吕布自己的作战经验,如成都城那样粮草充足,士兵众多且城内兵源非常充足的坚城,像金珏那样,将整个成都城团团围困起来,已经十分勉强了。若是没有三年的时间,根本不可能将之攻破,故此,按照吕布的估计,金珏最快也要到建安五年才能够逼降城内的刘璋。
哪成想,吕布刚离开益州,刘璋就突然离开了益州。
一得到这个消息,吕布心中都产生了一种冲动——迅速返回益州,去成都城,亲自去问一问金珏那个小子,他到底是如何神通广大地拿下益州的。
不过,这一切都对刘表没有任何作用,因为巫县被从益州跑出来的军队一攻破,整个荆州,从上到下大震。
上至荆州牧刘表,下到一般普通百姓,贩夫走卒,全都心惊不已。
荆州人不是怕刘璋,而是怕将刘璋赶出益州的金珏,会不会跟着刘璋一起出兵荆州。
正像黄权分析的那样,刘璋帅兵攻入武陵郡之后,将他这个前益州刺史现身武陵郡的消息故意派人散布到荆州其他郡县的各个角落之后,现如今,刘璋的军队是否能够拿下整个荆南四郡,对于整个荆州而言,完全是非常次要的问题了。
重要的是,金珏这头瘸腿的小孤狼是否已经紧追着刘璋,进入了益州呢?
这一日,在衙门里的刘表终于等来了他一直等到的军前战报。
一得知巫县失陷的消息,刘表一改过往地用人习惯,直接命令蔡瑁亲自领兵,从襄阳城带走了三万精兵,与此同时,他还派使者到新野县,准备从傅彤那里调走一万人的军队,以弥补襄阳缺失的兵力。
刘表初到荆州到平定荆州,之后,不管荆州出了任何大事,他都只会指派其他将领带兵去平叛或者赴任,就像之前孙策奇袭荆南四郡,刘表也是急调傅彤带兵去武陵郡,并没有想过调派他的亲信将领蔡瑁和张允领兵出战。
可是,这一次,情况完全不同了。
刘表一则也知道事关重大,想要堵住益州到荆州的通道,挡住金珏军的兵锋,就必须拍荆州的精兵去,傅彤到底还是没有蔡瑁和张允知根知底,而相比于张允,蔡瑁毕竟是跟着刘表一起草创荆州的大将,作战经验要远高于张允,故此,蔡瑁这次才会成为统兵的都督。
“报,急报,主公,蔡将军率军抵达秭归县,成功将刘璋军堵在了秭归县县城之内!”蔡瑁派回来的使者一进入议事厅,便双膝跪地,跪趴在地上,高举着蔡瑁亲手所书的军报,朝主位上大声禀报道。
“哦!”刘表闻言,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些喜色,他刚想称赞蔡瑁几句,在这个时候,位于右席文官当中,突然有人站起来问道:“使者,巫县可曾夺回?被挡在秭归县县城中的究竟是刘璋军,还是金珏军,对方守城或者统兵的将领是何人,还有,蔡都督究竟有没有跟对方的军队发生过野战?”
在荆州,谁不知道,蔡瑁是刘表的内弟,他与刘表这个荆州牧二人之间的关系,就连张允——刘表的这个亲侄子其实都比不上,故此,一般人根本不敢在这个时候,开口质疑蔡瑁派回来向刘表禀报军情的使者。
刘表和左右席的文武官员们循声望去,一看见说话的那个年轻人,大家伙心中这才恍然,原来,此人就是在今年才刚刚投入到刘表帐下的年轻谋士——北地傅干。
即便到此时,金珏也未曾派过任何人到襄阳城来将自己的近况告知傅干,可傅干心中却非常清楚,出兵攻打荆南的军队有可能是刘璋独军,也有可能是刘璋军和金珏军的联合兵团,但是,占据巫县和秭归县的军队,一定不是刘璋军,而是金珏军。
但是,傅干站起来,并不是要拆金珏的台,而是借助这个机会用阳谋拆散刘表和他亲信之间的信任关系。
因此,傅干站出来,一口气向蔡瑁派来的使者接连问了四个问题,每一个问题都直指核心。甚至于,傅干虽然没有派奸细进入蔡瑁军中打探军报,他却能够猜到,蔡瑁此次派使者送回来的军报,虚虚实实,有假有真,不过,有一点他却可以肯定——
以蔡瑁个人的军事能力和襄阳城内所谓精兵的战力,别说是只有三万人,就算是将蔡瑁和张允手中所有的精兵加在一起全都派到南郡西部去,也绝对不可能在野战中战胜金珏军。
“够了,彦材,蔡都督送回来的军报必然没有错,你年纪还小,既不熟悉荆州的事务,又不知道军事,问那么多干什么,赶紧退下来!”傅干刚一说完,在其他人都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他身边傅巽急忙站起来,强压着傅干的肩膀,强行让他坐下,大声呵斥道。
呵斥完,傅巽又赶紧转身向刘表躬身施了一礼,说道:“主公,属下这个侄儿年轻气盛,不知道轻重,还请主公您多多见谅才是!”
傅干被强压着坐下之后,梗梗着脖子,脸上依然一副很生气的样子,可实际上,他这个时候的心里乐开了花,他的这个族叔父傅巽在不经意的情况下,和他配合的实在是太好了。
傅巽这么做,自然也是为了他好,傅干心里面也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