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派去的人虽然接回了三位姑爷,但是,到最后,愿意留在汉中郡的,却只有二姑爷和三姑爷两家人,大姑爷孤身一人跟着使者来,根本就是到此地探访金珏治下的汉中郡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事后金珏知道,这位大姑爷恐怕是想要用这件事作为他自己的进身之阶。
不过,对此,金珏既没有将他的猜测告诉甄家人或者蔡文姬,也没有派人去追杀大姑爷。其实,借助对方之后,将汉中郡的真实情况宣诸于外界,对金珏军本身是有利的。
原因有二:
第一个原因,有偏见的人,对于他自己一开始就心存偏见的事物就带有偏见的眼光,故而,不管那位大姑爷眼中看到什么样的情况,从他口中说出来的东西,往往会发生偏差,甚至是废话非常大的偏差。
第二个原因,事实上,因为金珏任命的汉中郡太守杜畿的关系,汉中郡与三巴三蜀六郡的情况有着非常大的不同,别说是金珏麾下的文武大臣都有此发现,就连孙乾和任嘏这两个初到益州的外人,都很快发现了其中的蹊跷。
要知道,任嘏初来时,对待金珏也同样是带着有色眼光的,可即便如此,他也是能够分辨出汉中郡与益州其他各郡县之间的差别的,他嘴上一直嚷嚷对金珏不利的言论,只是心里不想承认罢了,任嘏这么做其实也是为了他的老师郑玄的名声,不想让郑玄因为金珏而名声受累。
至于甄宓的四姐,年纪最小的那个姐姐,很可惜,在这个乱世之中,尤其是三国时代瘟疫横行,很多大人物都难免会因为瘟疫而生病病逝,更不要说一个嫁到其他小世家做妻子的小女人了。
甄宓的四姐甄容年纪轻轻,不满十八岁就病故了,那家姑爷早就已经续娶了新妇,如此,又怎么可能会与甄家再有往来呢?
听到这个消息,甄宓一个人哭了好几天,因为年纪相近的关系,在四个姐姐当中,她与四姐甄容的关系是最好的,陡然听闻四姐如此年轻就夭亡了,又如何不难过了?
而在这个时候,甄宓的心中比以往更加感激金珏,这个当初命人将他们一家全都掳劫到略阳县的‘强盗’了。
原因很简答,从小就经历过父亲早亡的甄宓心里面很清楚,若不是金珏,早在建安元年的时候,她的两个哥哥就已经因为疾疫而早亡了。
甄家二姑爷和三姑爷,一个姓张,名叫张山,安平国人,一个姓李,名叫李思,常山国人,巧合的是,这个李思居然是赵云的同乡,两家不仅仅只是同郡,竟然还是同县。两家虽然都是大姓,但是,他们所在家族在冀州当地却也都只是规模很小世家。
若非如此,他们二人也不会那么轻易就听从岳母的建议,将其所在的家族整体迁徙到汉中郡来了。因为二人心中很清楚,与金珏有了这一层亲戚关系的话,哪怕金珏在人事任用上一直采取的都是任人唯贤的标准,但是,他们两个也是有机会凭自身的能力出头的。
四个姑爷当中,也就只有大姑爷与甄家同乡里,四姑爷家是河间国。
相反,张山和李思自己,以及他们家族中人在冀州,因为被那些地方上的大世家或者豪强们压制的关系,就很难有出头之日。
至于张山和李思又单人返回到冀州,通过沮鹄,被沮授举荐给了袁绍,担任巨鹿县和樱桃县县丞一职,却也是受到了他们的大舅哥甄豫的影响。而甄豫却是受到了金珏的影响,在金珏之下,他们固然可以为官,哪怕是从最小的县丞当起,但是那与他们的家乡有何益处。
在汉中郡呆了极为短暂的一段时间里,金珏在闲谈的时候,曾经说过一句话:有能力的人,就应该多为自己的家乡多做一些事情。
言者无意,听者有心,从妹妹甄宓那里听来了这句话之后,甄豫就记在了心中,在第二次黑山军之乱结束后,听闻了冀州现状,他便主动向金珏请命,愿意回到豫州。
对此,金珏派人劝过甄豫,可是没有劝动,别说是他,就连甄豫的母亲都没有能够劝动,结果就是,甄宓的大哥二哥,以及二姑爷和三姑爷一同回到了豫州。
因为担心大姑爷会将他们的身份曝光,故而,甄豫他们听从金珏的建议,一方面更名换姓,一方面,并没有先直接回到各自的家乡。
甄豫四人先是在河内郡金珏驻兵的三县带了一个月,甄豫便一个人去求见在冀州西部主持屯田事务的田丰去了,而二哥甄俨和两个姑爷却听从徐盛和法正的建议,经由沮鹄,被沮授举荐为官,两个姑爷分别担任沮鹄和沮鸿的副手,而甄俨更是不得了,他直接被沮授任命,担任南皮县的县令一职。
事实上,以沮授的智慧,从其长子沮鹄这一次回来,种种不同以往的举动,就已经觉察出一些蹊跷之处,尤其是他举荐的这三个年轻人,见面了解他们的时候,三人操着的都是一口熟练的冀州本地化,而作为本地人的沮授虽然还没有意识到地方话能够被用来区分奸细,但是,他透过儿子不合理的举动,还是猜测出这三个人的来历。
金珏预判的并没有错,甄家大姑爷果然没有辜负他的‘期盼’,一回到冀州,他就将甄家,张家和李家首告了,只可惜,最终的结局,不但超出了这位睿智大姑爷的想象,还超出了金珏的想象。
原来,袁绍听到这位大姑爷的首告之后,居然非常重视,原因无他,别忘了,历史上,袁绍可是与甄家结亲,为他的儿子袁熙迎娶了甄宓,
作为四世三公,大汉天下除了刘姓皇族之外最显赫的世家,能够与一个小门小户家族结亲,不就是因为甄宓从小便天生异象,因而,心里面一直都想做皇帝的袁绍又岂能放过这个机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