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今年,也就是建安五年,而王烈也已经五十九,或者刚刚六十岁的年纪了,若不是他心中真得心系大汉王朝,亲眼看到那本由金珏亲自编写,并由蔡文姬亲自誊写的《皇帝培训手册》,被其中的内容所深深打动的话,一个即将入土的老者怎么可能不远万里,携带者家人一起来到汉中郡呢?
事实上,在王烈内心当中,在他没有见到这本手册之前,他自己倒是无所谓,但是,他还是非常地希望,在将来的某一天,在中原战乱平息之后,他的家人全都能够平平安安地返回家乡定居。
不过,现在,王烈即便想通了,想走了,也不能就这样不管不顾地立刻就离开,因为,他极为担心的是,要是他自己突然带着全部家人离开了辽东,一旦此事最终被公孙度察觉,有很大的可能会连累到他的两个好友,也就是邴原和管宁。
于是,在私下里,王烈去看望过邴原和管宁,并直言相告了他的打算。
邴原同样也担心,最终,他选择跟王烈一起离开,不过,邴原的选择,并不是去汉中郡,见金珏,而是选择直接归乡。
邴原的心思,并不难猜,以往,世人将华歆、邴原和管宁合称为一条龙,要知道,邴原和管宁是同乡,俱都是北海郡朱虚人,而华歆反倒是与王烈是同乡,究其原因,一则,三人的年岁相仿,二则,三人同时拜师,是同窗的关系,平日里,三人之间关系又最好,故而,他们三个人才会被世人放在一起评论。
因为金珏的关系,华歆不但在江东大失颜面,而且,还因此吐血而死。
哪怕是华歆做了再如何失德的事情,也不应该由金珏一个小辈去指摘,何况,华歆死后,他和他所在的家族以及背后的势力的名声也一同臭遍了全天下,连带着与华歆并称邴原和管宁也被不少人称为伪君子。
要知道,当初,孔融担任北海相的时候,曾经举邴原为有道,可是,邴原并没有应募,而是跟着王烈和管宁一起来到了辽东。
因此,邴原不但对素未谋面的金珏怀有很大的猜疑,而且,他心中未必没有提好友华歆打抱不平的想法。他心中认为,华歆未必就不是被金珏那小子构陷,才失了名声的。
而管宁的选择,就让两个好友全都看不懂了。
管宁却不管这些,他不但一意选择继续留在辽东,并且,他还反过来劝慰两个好友,让二人都放心,同时也让他们尽快携带家眷离开。
并明言,就算是王烈和邴原都走了,公孙度也不会真的迁怒于他的。
既然都是好友,王烈和邴原自然也都知道这位好友的脾气,就这样,王烈、邴原和管宁在这个历史已经被金珏大幅度扭转的情况下,各自怀着不同的心思,做出了他们自己认定了的选择。
果不其然,很快,就在王烈和邴原一同携带者家属离开辽东后不久,几乎就是前后脚的时间,公孙度察觉到了,问题不在王烈,而在邴原。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公孙度虽然早就已经在王烈就开始行商之后,便放松了对王烈的监视,但是,他却始终都没有放松对邴原和管宁的监视。
邴原离开的第二天,公孙度便得知了这个消息。
为此,公孙度不但立即派军队到那些从青州渡海而来的百姓当中实施地毯式搜查,而且,他自己亲自来到管宁隐居的地方,准备亲自诘问管宁,关于王烈和邴原一起离开,对方是否知晓。
结果,真到了管宁那简陋而又洁净的住所,看到这位贤者脸上沉静没有任何波澜的神情之后,公孙度堂堂一个掌握着整个辽东生杀大权的太守,自己的心中忽然就心生怯意,自己缩卵了。
于是,公孙度在管宁这里,也只是问候了几句,便急匆匆地离开了管宁的住所,他始终没有敢在管宁的面前提及邴原离开的事情。
邴原和王烈突然离开辽东这件事所引起的风波也随即平复了下来。
当然,公孙度不是傻瓜,会让这种事情再在他的治下再发生一次,故而,接下来,他对管宁的看护也变得越来越严密了。
之后,哪怕是曹操假借汉献帝之名派来的朝廷使者,拿着圣旨准备征辟管宁,也被公孙度,以及接下来继承辽东太守位置的公孙康都拒绝让使者见到管宁。
至此,辽东方面的事情算是告一段落了。
再说王烈和邴原二人。
邴原携带者家人偷偷返回到北海郡朱虚县,他愕然发现,自己的家乡居然比自己离开的时候,更加显得残破不堪,从下密县登上青州大地的那日开始,他满眼看到的是荒凉和几乎是人迹罕至之现象。
为何青州境内会如此荒凉呢?
原因很简单,倒霉的袁谭,他不但没有什么治政的能力,而且,又不善于鉴识和甄拔人才,再加上,临近青州的前徐州刺史刘备在徐州境内先实施大规模屯田,又施行了很多对贫苦而普通的百姓有益的新法,故而,青州境内那些已经快要活不下去的百姓,尤其是靠近徐州的,不,应该说是靠近泰山郡的青州西部的郡国境内的百姓纷纷涌进泰山郡。
前文提到过,在第三次徐州会战结束之后,刘备趁机派赵云和金侯先后从泰山军的孙康孙观兄弟和曹操手中夺取了泰山郡和鲁国。
因为东海郡与青州之间隔着琅琊郡,故而,有八成左右从北海国或者东莱郡南部逃入到琅琊郡境内被臧霸等泰山军在半道上劫了下来。
反倒是整个青州西部,甚至远在黄河以北的平原国百姓也见到济南国或者乐安国,进入到了泰山郡境内。
这也是后来,袁谭不肯听从他麾下重臣乐安国相管统再三献上的谏阻,一定要出兵攻打徐州的根本原因所在。
这是因为,因为刘备在徐州境内种种作为,都快要将青州境内的百姓掏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