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白,一个有点木工手艺的小小平民,原本的他一生都注定无法成为什么大人物,可是,穿遇到这个时空的金珏的出现,却改变了他的一生。
当然,在这个时空里,因为金珏的出现而改变了一生的人有很多,杨白只是其中的一个而已。
只不过,杨白的改变的的确确是其中被改变最大的一人,就连魏延和傅彤等人也比不上他。
为何会让如此呢?
究其原因在于,杨白这个看似极为普通的老百姓,却做出了这世上很多普通的人却根本无法做出的伟大的事情——养活了家中七个女儿。
在外人看来,家中的妻子只生女儿,不生儿子,即便是在后世,也会被不少思想狭隘的婆婆丈夫看成是赔钱货,不论是老婆还是女儿。更何况,这是在把传宗接代看得比天都要重的时代,杨白再被金珏遇到之前,他就已经被乡里看成是一个绝户人家。
在华夏,尤其是古代,没有儿子继承家业和香火,就会被看作是绝户。
可即便如此,杨白依然对自己的老婆和孩子爱护如此,更为重要的是,据后来刘山探查所知,杨白的妻子居然就是汉昌县板楯蛮人句氏中因为逃婚而逃出来的部落贵族女子。
在嫁给杨白的十五年的时间里,以不到三十五岁的年纪,这个女子能够生下七个健健康康地女儿,同时,她自己的身体居然也并没有因为过度生育的问题而变得太差。
这是金珏在知道杨白一家存在之后,变得对其最为看重的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因。
当然,这同时也是后来,杨白一家人同样被金珏麾下的文武大臣,以及孙乾那个起初只是为了探访金珏在益州境内事实的新法和一系列新政过客而看中的根本原因所在。
杨白的七个女儿天生的容貌并不是太出众,毕竟,杨白和他的妻子杨句氏自身长得也并不出众的,但是,也许正是因为杨白自身基因的缘故,七个女孩个顶个居然天生都是雪白皮肤。
所谓一白遮三丑,天生雪白皮肤就为杨白七个女儿平添了三分颜色。
后来,事实也证明了,金珏最初提出的那个理论是无比正确的——因为,凡是后来娶了杨白七个女儿的人家,几乎全都变成了儿孙满堂。
杨白的七个女儿,在遇到金珏的时候,最大的也不会十四岁,最小的才刚刚出生,若不是遇到金珏刚刚拿下益州,恰巧将州治暂时定在了新都城,使得他与杨白一家人有了交集的机会,杨白单靠他们夫妇的能力,真得有可能养不活这么多女儿。
是金珏的到来,给了杨白和他的妻子养活一大家子人的可能性。
益州境内的修筑新官道,也就是马路的大工程,以及后来在新都城内修建新居民社区,给新都城修建熄灯外城墙,都给了像杨白这样的手艺人增加收入的机会。
因为,金珏在益州境内但凡是招募百姓参与重大工程,不仅管饭,而且,还会发给所有应募者工钱,当然,按照工种的不同,以及在工程当中所承担的职务的不同,发给工人或者工匠们的工钱是不同的,普通工人每天也就会给一文钱的工钱。
可即便如此,这也是一次史无前例的重大改变,改变了华夏从商州开始,便开始施行地无偿征募百姓参与到官府重大工程。
不管是奴隶制时期,还是封建社会,除了文景之治时期,朝廷和地方官府极少征召百姓参与到徭役当中之外,其他朝代任何时期,都会征召百姓参与到很多重大工程当中去,到了秦始皇时期,这种情况已经到了病态的程度,不仅是刚刚平定的六国境内的国民,就连秦国国内自己的国民,在秦国平定全天下之后,也依然要承担极为繁重的徭役和赋税。
在金珏看来,这才是秦朝传承二世便立即消亡的根本原因所在,秦朝统一天下,除了秦始皇本人得利之外,就连秦国自己的国民都没有能够从中获得任何的福利。
这一点,与刘邦统一天下之后,所做的事情刚好相反。
刘邦统一天下之后,几次三番下旨提高助他平定天下的汉中郡和巴蜀地区百姓们的民爵,民爵越高,百姓所承担的赋税或者徭役相应就会减少,甚至于,到了一定民爵,就会获得免除赋税或者徭役的权利。
所谓‘民爵’,意思是古代君王赐给民间有功者的爵位。《汉书》当中就有相关的记录:“令民除秦社稷,立汉社稷,施恩德,赐民爵。”
金珏估计,刘邦以及其后继者赐给百姓的民爵,实际上就是将秦朝所设立的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度当中的爵位不再视之为军功爵,而是将之当成普通的民爵,直接赐给了百姓。当然,刘邦也不傻,相反,他非常的聪明,不管他赐给百姓多少级的爵位,始终都是在一定限度之内,至多也不会超过十级。
这样的民爵与真正的军功爵有两个最大的不同,
第一,得民爵者,不管爵位的高低,都是没有任何俸禄的,而得到军功爵的士兵或者将领,在军队当中服役的,军队都会按照军功爵的高低,按期发放俸禄。而且,在军中,爵位高低不同,每顿吃的饭菜甚至都不一样。
就比如,三级爵簪袅有精米一斗、酱半升、菜羹一盘;而两级爵位上造却只能吃粗米,没有爵位的普通士兵能够在平时填饱肚子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朝廷给官员们发放的俸禄,一般都是半钱半粮食,将领和士兵想必也是差不多的。
第二,得民爵者,无法将民爵传承给自己的子孙。
在秦朝,军功爵是可以传子的。比如,父亲战死疆场,他的功劳可以记在儿子头上。一人获得军功,全家都可以受益,不是说说而已,这也是秦朝军队冠绝全天下的根本原因所在。
实际上,金珏从刘璋手中夺取益州之后,与刘邦做了相同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