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珏在益州境内做得这些表面上看起来着实有些,不,应该说,在蜀中,乃至天下儒生,地方世家或者豪强们的眼中,都算是极度‘离经叛道’的新举措,却一下子折服了受命前来质询他的韦诞,接着,是贾诩,以及后来的孙乾。
在看到经过金珏新政治理过后的新益州之后,这些从来不被任何外物干扰内心的人,全都对金珏佩服的五体投地。
金珏在益州如此,金侯在徐州,在江东,也同样做了不少。
而这却是让金珏最为意外的一件事。
因为,金珏发现,在这个时空里,作为被他这个穿越者干扰了未来的人当中,金侯的变化是最大的,而且,他的未来也是最无法预判的。
金侯在刘备军中,因为金珏的关系,同其中一部分刘备的旧臣关系不睦这件事,即便远在益州,金珏也是知道的。
实际上,与金侯真正关系不睦的,也就仅仅只有关羽以及他的追随者而已。
就算是刘关张三兄弟的老三——张飞,其实,在暗地里也是非常佩服这个小年轻的。
张飞性格直爽,尤其是甚至是暴躁,但是,他却并无任何的私心,谁有能耐,他就佩服谁。而这也是刘备发动的江东攻略战之处,张飞强行从金侯部下征调副将,做他自己副将的根本原因所在。
张飞喜欢结交文人,可是,在徐州境内,别说是张飞或者关羽了,就算是他们的大哥,主公刘备自身都不受待见,更遑论他们这些部属。
因此,真正愿意与张飞结交,且有能力的士人,是一个也没有。
注意,这里特指的是有能力的人,天下没有能力却喜欢趋炎附势的人,还是有很多的。
事实证明,张飞并没有看走眼。
在刘备发动的江东攻略战整个过程之中,毫不夸张的说,金侯一个人就成功阻止了吕蒙和周瑜进一步吞食江东四郡的步伐。
时间就是生命,这句话,在军事方面,尤为重要。
对于这句话的理解,若是将金珏招募到的将领,或者直接从卒伍当中选拔、提拔出来的将领相比较的话,毫不夸张的说,目前为止,也就只有金侯一个人做的最好。
哪怕是历史上成就最高的魏延或者徐盛,亦或者最被金珏看好,个人成长空间最高的魏明,在这一方面,都还差了很多的火候。
金侯现在在军事方面表现出来的能力非常强,即便是金珏也为之大感意外。
反之,原本最被金珏看好魏明,之所以在这段时间之内,几乎毫无表现,是因为金珏之前交与他的任务,实在是太过于艰难的关系。
魏明在南阳郡和豫州地区的表现并不是很引人注意,恰恰是当时需要他如此做的,当然,这其中主要也因为荀彧之前在豫州其他各郡国境内迁徙百姓的关系,魏明能够做的,能够取得成果已经变得非常少。
但是,金珏却知道,也正因为这个任务的难度实在是太大,反对对魏明是一种磨练,一旦他度过了这段适应期,并取得了一些表面上看起来并不大,但是,却有实际的战果的时候,就是魏明开始逐渐真正爆发他现有全部军事能力的时刻。
起码,金珏一直都认为,从金侯和魏明这些年的表现来看,他是能够从中看出金侯在军事方面的上限在那里的。与之相对,金珏却是看不到魏明的上限究竟是在哪里的!
金珏并不是因为金侯是他自己亲自调教出来的将领,才会对他有如此高的美誉,而仅仅只是因为金侯自从加入到刘备军之后,在军事方面的卓越表现,征服了金珏。
当然,即便如此,金珏在心里面却一直都没有后悔过将金侯送归徐州,让给刘备的这个决定。
金侯回到徐州后,成长了许多,也改了不少过往他冲动好杀的坏脾气,但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在遇到的战事可以掌控的时候,金侯是能够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的,但是,一旦遇到让他无法掌控的情况的时候,他在性格方面的缺点就会暴露出来,进而被他的对手所利用。
也幸好,现在的金侯还只是一个地方军阀麾下的将领,金侯在刘备军中的地位,算不上最高,但也算不上太低,肯定是比不上太史慈、关羽和张飞,同时,也略低于赵云和陈到,之后,在刘备军中的地位,就再也没有人能够超过他了。
但是,也正因为金侯被他现在的身份束缚住了的关系,使得他其实并没有在刘备发起的江东攻略战之中,将从金珏那里学到的军事知识,军事经验,以及军事能力发挥到极致,发挥到足以让金珏满意的程度。
金侯在江南的表现虽然冠绝三方之将,其中也包括了天下第四聪明人周瑜,但是,在金珏看来,他的表现依然还是有很大的问题的。
详细说,金侯在江东一系列的军事行动中,出问题的地方,并不在丹阳郡境内,而是在吴郡。
在丹阳郡境内的表现,即便是金珏也无可指摘,即便是金珏自己亲至,也未必就能够被金侯做得更好。
但是,在吴郡境内,金侯从一开始的选择就是错的。
不仅金珏如此认为,就连贾诩在详细了解过江东战事之后,也是认可金珏的这个判断的。
拿下阳羡县之后,金侯最应该做的,不是出兵奇袭突然起兵背叛孙权的孙暠的老巢——乌程县,而是应该在稳固住阳羡县的防御之后,迅速举兵向北,与吴郡太守朱治争夺吴郡北部诸县,这其中,尤其是曲阿县。
金珏认为,以金侯的能力,以及当时他手中所掌握的兵力,若是孤注一掷,奋起一搏的话,未必攻不破在当时被江东同样很出名的小将朱然所把守的曲阿县。
金侯和孙暠一南一北出兵攻略吴郡境内的其他属县,就会给朱治带来极大的军事压力,就会让朱治在做出选择的时候,出现迟疑,甚至是出现误判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