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郑度对此并不是太在意,因为,那些最终选择现在就按照他的命令,从其他县境内向西返回黑山的头目,同样对他也是有很大作用的。
一方面,可以借由这些头目沿途所经过的县的三主官之口,将极为混乱的军事情报传达回邺城,顺便可以为他们这些选择继续留下来的人,吸引一部分冀州魏郡境内的兵力、
另外一方面,郑度也想要在选择继续跟着他的这些头目面前证明,跟着他,就会有肉吃,哪怕是在表面上看来,极度危险的情况之下。
那么,郑度之所以选择继续在安丘县县城里继续呆下去,而且,这一呆,总时间加起来接近十天,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一句话总结,就是为了金珏的制定的黑山计划的后续。
郑度这么做,不是为了自己所部兵马在考虑,而是为了整个大局在考虑。
那么,表面上看起来是张大眼发动的第二次黑山贼之乱,与金珏所制定的黑山计划的后续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里面的关系可就大了,金珏所制定的黑山计划的后续,既要继续削弱袁绍军的实力,同时,又不能让袁绍军在这个计划当中伤筋动骨,而最佳的目标,就是不能袁绍在三年之内灭掉铁了心一直要龟缩在易京城里的公孙瓒。
那么,想要达到这个最佳的效果,就是要在这三年之内,每一年都要尽可能破坏掉冀州境内的粮食生产。
按照金珏制定黑山计划的后续部分,今年之内,原本已经不打算再鼓动刚刚接任黑山贼总头目的张大眼继续出兵袭扰冀州了,但是,田丰突然向袁绍毛遂自荐,准备和张颌一起独揽冀州西部三郡国境内的屯田任务,这件事可以说打乱了金珏的计划。
若是不加以阻止的话,田丰极有可能在两年之内就为袁绍解决掉军队一直缺少粮食的这个巨大的隐患。
这,既不是金珏愿意看到的结果,同时,也不是周边各个军阀同样愿意看大欧弟结果。
而这也正是他郑度敢在今年就向张大眼献计献策,并真得成功说服了张大眼,鼓动他出兵袭扰整个冀州中西部地区的胆气所在。
实际上,在张大眼出兵的同时,徐盛,吕布,甚至是与冀州一河之隔的兖州留守程昱,都在暗中派少量军队进入到冀州,在暗中假扮成黑山贼,破坏他们各自选择目标境内的屯田。
这个决定,不论是郑度,还是程昱,在事前都没有派人通知他们各自的主公——金珏和曹操,只是在确定出兵之后,才派使者将此事上报了上去。
对此,金珏和曹操的态度几乎是完全相同的。
之所以说是几乎,这是因为,程昱毕竟身为兖州留后,他身上所承担的责任,要远重于郑度,一旦被袁绍发现了自己的行动,不但会为兖州招来麻烦,而且,还会在今年就极大影响到曹军和袁绍军之间尚还能够维持,起码是在表面上的同盟关系。
反观郑度,金珏对待他的态度,同徐盛是完全一样的,就是四个字,‘完全放权’!
金珏所制定的黑山计划,全部计划并不需要执行人,也就是现在的黑山都督徐盛,以及之前潜伏在张大眼身边的郑度在冀州必须做到百战百胜,他们只需奥做到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持续削弱袁绍军的实力即可,即便在此过程中,打了败仗,哪怕丢了黑山都督现在所掌控的地盘,也没有所谓。
其实,这并不是金珏对徐盛和郑度的信任,而是对他们二人自身能力的信任,同时也是对后来陈寿所着的三国志里相关历史记录的信任。
若是郑度或者徐盛没有历史记录当中所描述的那么有能力的话,金珏也就只当这两个人白瞎了他的一步闲棋而已。
只不过,一直到现在为止,金珏按照他的记忆所任用的,那些被记录到历史史籍当中的人才,没有一个坏了他的事情的。
这其中,尤其以傅彤和魏延表现得作为突出。
之所以把傅彤放在魏延之前,并不是傅彤现在在战场上所取得的战绩比魏延高,而是,傅彤现在所展现出来的能力,尤其是军事方面的能力,居然要比他在三国志当中所记录的要高出很多,这是之前,金珏完全没有预料到的。
这里面,固然有金珏对傅彤的调教是极为成功的这个因素,但是,金珏一直都认为,这并不是主要的因素,而是,起码,在这个时空里的傅彤,既非常善于学习,善于从他自己或者身边人过往所经历的失败或者成功当中学习经验和教训,同时,他也非常善于总结,并形成他自己的一套军事理论。
没错,就是军事理论。
事实上,在初投到金珏军中的时候,不论是魏延,还是傅彤,他们二人都是认不得几个大字的糙汉子,文盲,但是,经过金珏在武都郡近半年的调教,甚至是压迫,傅彤在学习文化知识方面,很快就超过了魏延。
现在的傅彤,在金珏军中,除了李封之外,他已经是文化程度最高的将领了。
寻章摘句,穷读经书,傅彤还做不动,但是,现在的他,至少已经能够自己读懂两本史书了。
金珏给军中将领下达的命令,必须熟读《史记》和《汉书》这两本史书。将领自己不会读,也不要紧,金珏特意将武都郡学校里培养出来的优秀学生,配备给每一个高级将领,他们跟着将领一起从军,平日里,无战事的时候,就由这些小书童为将领们读史书。
不论是史记,还是汉书,相对儒学经典经书而言,都比较通俗易懂,金珏不指望将领们能够把书中的每句话的意思都读懂,他只希望将领们能够大致了解汉高祖和汉光武皇帝平定天下之前和之后的所有故事,仅此而已。
这也是为了他们以后,在选择自己所效忠的新天子时,能够用来做出判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