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袁谭再如何的蠢,他也明白,现在,以他手中所掌握的兵力,对付臧霸还是有些困难的。
故而,魏明已经投靠袁谭的这件事,哪怕臧霸那里已经知道了,但只要袁谭自己没有公开向外宣扬的话,那么,魏明替他攻打琅琊郡,即便失败了,过后,臧霸也不能因为这件事而与他反目。
当然,成功了,袁谭自然更加高兴。
之前,刚接到手下他亲自任命的琅琊郡太守传来的,已经顺利从刘备那里夺取了东海郡,而且,还是不费吹灰之力,表面上,袁谭表现得很高兴,其实,那个时候,他的心里已经暗暗很不爽了,只是在当时不好表现出来而已。
没等多久,就有人把那个刚刚才上任没有多久的倒霉蛋琅琊郡太守给告发了。
袁谭身边不乏阿谀奉承,却尸位素餐之辈,这些人干活那是一顶一的废物,但是,他们在袁谭周围进谗言的时候,那绝对是一个比一个要狠。那个倒霉蛋就是这样被袁谭身边一个他的政敌给告发了。事实上,除了袁谭自己以外,青州境内很多人都知道,所谓不费吹灰之力夺下来的东海郡,从一开始,根本就是刘备一方主动放弃的。
若非如此,身为刘备内亲的糜家,作为东海郡原本最大的世家,又怎么可能轻易抛弃东海郡内?
外界不看好,对于魏明而言,根本不在乎。
在益州的时候,刚当上别部司马的那段时间里,魏明的确是有些冒失,不然的话,他也就不敢在当时,就只率领着金珏初始分给他的三百人就直接冲进县城,夺下了临邛县了。
用金珏当时的评价,魏明走了狗屎运了。
这一点,魏明自己也承认,在当时,他仅仅只是魏延身边年纪最小的一个亲卫而已,陡然变成了有权利独立率领三百名士兵的小将领,这种情况下,几百个同魏明一样的别部司马,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心中都存有以小博大的心思。
只不过,军中,尤其是将领身边的亲卫,多数都是本分,肯听话的老实人,像魏明金侯这样,心眼多,野心大的人却并不多。
因此,撒豆成兵分计划当中,真正敢像魏明这样,从刚开始便以小博大的别部司马,只有十余个,而从一开始就敢率着几百人的队伍直接冲击三蜀下辖属县的,只有三个将领而已,但是,这三个人之中,不,应该说,这十余个大胆包天的主,最终成功的却仅仅只有三个而已。
而另外两个冲击县城的,一个当场战死,另外一个带着残兵败将逃回了魏延的营地,魏延问清楚具体战败的原因之后,当场就将他的那个胆大包天,却没有相应能力的亲卫给砍了脑袋。
与金珏不同的是,若是像魏明这样侥幸成功的,魏延也顶多说一句运气好,并不会对这样的手下给予太多的称赞,但若是碰见这样没有能力还带着军中的士兵主动送死的,魏延必定不会绕过他。
原先的历史上,在诸葛亮公布第一次北伐计划的时候,魏延向诸葛亮献计,他自己独自率领一军,由子午谷栈道,直达长安城。
事实上,若是抛开诸葛亮制定的作战计划的话,魏延的献计其实是有可操作性的。
只是,魏延在献计的时候,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诸葛亮主导的第一次北伐,他为了求稳,并没有敢学兵仙韩信,走陈仓古道,而是走得岐山这条路,而且,从诸葛亮这个作战计划当中,明眼人就可以看出,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他给自己制定的目标,也仅仅只是从曹魏手中夺得陇右之地。
仅此而已。
诸葛亮毕竟是第一次亲自率军与魏军进行一场大规模的作战,与他之前经历过的,辅佐刘备,亦或者自己率军南下,平定南中地区的叛乱的那些战事有着根本性的不同。
若是由金珏制定攻略关中三辅的计划的话,他不但会立即采纳魏延提出的这个建议,而且,他还会径直选择陈仓古城为首要进攻的目标。
为何?
因为金珏有绝对的信心,同时,他也有非常多地方法,从现在掌控陈仓古城的钜鹿郡黄巾老兵们的手中夺回此城。
那么,魏明为何对于他能否攻下开阳县县城,拿下整个琅琊郡,处于相对劣势的情况下,居然还有这么大的信心呢?
原因有三。
孙子兵法有云,庙算多,则胜多,庙算少,则胜少。
与臧霸相比,魏明对臧霸本人,对泰山军的构成,以及开阳县县城里百姓大致的户口数,现在驻防的军队人数,整个泰山军的总兵力,琅琊郡境内的地形地貌,诸如此类,早就已经了解地非常清楚。
而臧霸呢?
臧霸本人也许在魏明在袁谭的面前主动请命,打算从泰山军手中夺取琅琊郡之后,没过几天的时间,他就已经知道了,可是,有关于魏明的情报,也就仅此而已。
臧霸能够从鲁国那里打探到的消息,至多也就是这个年轻的将领在一个月之间突然不知道从那里冒了出来,用其手中握有的数量相当多的粮食,从青州,徐州,以及豫州境内,一下子招募到了近八千人马。
有关这方面的情报,为了麻痹敌人,魏明在鲁国境内招募新兵的时候,并没有阻止有奸细混入到其中。
事实上,臧霸和袁谭都不知道的是,在此之前,也就是在接到金珏的,与娄青进行交接,帅部准备离开南阳郡的这段时间里,魏明就已经提前派了他手下三个别部司马,率领他们各自的队伍,化整为零,先后用青州,徐州,或者豫州流民的身份,分散混入到了北海国剧县,泰山郡奉高县,以及琅琊郡开阳县。
这三个别部司马所率领的总兵力虽然并不完全相当,但是,相加起来的话,也已经高达一千五百人之多了。
对于攻城战,金珏曾经对他手下的将领们讲解过,其中,最简单也是最快的方法,就是里应外合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