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循吃了一惊, 往皇帝那边看去,但是对让表情平淡,也没有往她这边看来。
她便静静的沉下心来。
但是这下德妃有些坐不住了,脱口而出道:“程敬茗?”
皇帝瞥了她一眼, 没计较她的无礼, 只是点了点头:“是他。”
皇后沉默了一瞬, 见德妃咬着唇却不再说下去,这才缓缓道:“臣妾若是没记错, 七殿下才将将三岁吧?之前几位皇子, 都是五六岁才开蒙的……”
其实年纪不是重点,重点是程敬茗作为前朝的重臣,出身名门世家, 五岁作诗,七岁成文,是个年少成名的神童, 风姿卓越而才华横溢,难得还没有伤仲永, 一路解元会员状元的考上去,是前朝最后一个三元及第, 他又善讲经读文, 带出了弟子若干, 可谓桃李满天下,是个实实在在的名宿, 在朝中的地位也举足轻重。
可惜前朝的末帝亲近小人, 很是贬斥了一重贤臣, 其中就包括着程敬铭, 他离开后数年, 前朝就被蛀食的摇摇欲坠,接着便被大周朝取而代之。
后来先帝访前朝诸贤,第一个就是想请他回京就职,但是不幸吃了个闭门羹。
这人就是这样,越难得到的就越珍贵,更别说程敬铭确实极有本事,朝政大事上见地非凡不说,天文地理诗词歌赋也无所不晓无所不精,先帝跟人家聊了几个时辰后被客客气气的请走了,之后反而念念不忘,每月拜访不够,还日日书信相通,企图打动这位前朝名宿。
程敬铭本来被扰的烦不胜烦,坚持了两年就有些受不太了,想要搬家求清净,结果就在这时候,先帝的书信突然停了几天,他预感不对,便当即出门打探,这才知道先帝已经因为风寒缠绵不愈,迁延成祸,数日无法下床了。
而他在生病之时,还不忘给程敬铭写信,直到病重昏迷才不得不停下。
程敬铭这是真正动容了,他急忙进宫去探望先帝,被昏迷刚醒的天子握着手说了好些知心话,感动的一塌糊涂,当即答应留下来辅佐皇帝和太子。
要说他也不知道是不是时运不济,在前朝认认真真工作,遇上的末帝是那个样子,到了大周,只耽搁了两年,好不容易和先帝心意相通,觉得找到了自己的明主,先帝就猝然崩逝,刚刚收拾好悲痛的心绪,准备辅佐太子,结果不过个把时辰,太子也咽了气。
等到今上登基,程敬铭很长时间都不敢亲近,生怕自己身上带了什么霉气,皇帝见一个死一个,万一再把赵寰给克死了,那大周也就完了。
后来时间久了才稍稍放下了心结,但是仍旧不肯在六部任职,只是于翰林院中任了一个闲差,被皇帝塞进了内阁成了阁老之一,平时作为顾问参与朝政,明面上并无实职。这么多年同僚换了一个又一个,只有他将近古稀之年仍然屹立不倒。
虽然没有实职,他的人脉威望足以跟任何一位尚书比肩,是历经两朝名满天下的名臣贤臣,抛开这些,作为老师单论学识他也是无人可比。
这样一个人,这么轻易就答应……就主动要求做七皇子的老师?
所有人都狠狠吃了一惊。
皇帝漫不经心道:“程老有这个心思,朕也不好反驳,还能说朕心疼皇子年幼,让他过两年再教么?”
皇后说不出来,吴王魏王都沉默着不敢说话,反而楚王此时无所顾忌,想问什么就直接道:“儿臣与几位兄弟小时候也曾想要拜程老先生为师,都被他婉拒了,不只这次七弟是因为什么打动了他老人家?“
确实,从吴王小时候起,皇帝就有让程敬铭做皇子老师的想法,主要是他这个老师当的举世皆知的好,但是也都被拒绝了。
人家这样的臣子,确实也不好以皇权相逼,便每次也就是提上一嘴,便作罢了。
皇帝没有回答,他平静道:“这个就要问他自己了。”
赵言枢抬起眼睛望向楚王,想了想认真回答道:“老师只是问了我几个问题,让我按照自己的理解回答,并没有多说什么。”
楚王张了张嘴,想要问究竟是什么问题,但是这时候若是执意追问,显得有点输不起的意思,他斟酌了一下,还是不再问下去了。
他都不问,另两个就更不好意思了,德妃有点着急的给吴王使眼色,他都耷拉着眼睛装看不见,不敢对着皇帝发表什么意见。
邵循见这个话题进行的已经开始艰难了起来,便主动道:“此事便由陛下与程老先生做主吧,臣妾等久居深宫,不敢多言耽误皇子……只是今天是皇后娘娘的寿辰,不好耽搁娘娘的寿宴,还是让阿枢跟母后娘娘贺个寿吧。”
皇帝仿佛才想起来自己过来是“看望皇后”的,便拍了拍赵言枢的肩膀。
赵言枢非常利索的跳下榻来,他对皇后的长相还有印象,便径直走到她身前,动作标准的行了礼,将邵循早就叮嘱过得贺寿祝词说了出来:“儿臣祝娘娘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他语言清晰,一举一动也很有章法,面对着这么多人都十分自然,不像一般小孩子那样怕生怯懦,手脚也没有多余的动作。
要是单看这时的表现,倒像个十来岁的少年而不是本该懵懂无知的幼童。
皇后垂下眼睛,温声道:“好孩子,快些起来吧。”
还没等邵循示意把替七皇子准备的寿礼奉上,皇帝就动了动手指。
康李见了,立即拍了拍手,一众手捧托盘的宫人鱼贯而入,由打头的太监拿着礼单一个一个的念下去。
这下好了,一国皇后的寿礼上总算多了不少上得了台面上的东西。
如果皇帝没在最后加一句“最后那六匹西陵纱就算做阿枢孝敬的吧。”,皇后说不定会真的高兴也说不准。
秦氏看向邵循,邵循不动声色的摇了摇头,示意她们原本准备的东西不要拿出来了。
皇后得了一堆赏赐,但是笑容却僵的几乎坚持不下去,她身边的赵若桢也心绪复杂,偏偏这个时候赵言枢还一眼看见了被奶娘抱在怀里的蔺博,便先向她打了招呼:“给大姐姐请安。”
赵若桢唇角轻轻动了动:“嗯……七弟不必多礼。”
赵言枢这才去问候自己的朋友:“阿博。”
蔺博见了他也很高兴,挣扎着要下地,但是被奶娘紧紧禁锢在怀里,只能向下望着赵言枢道:“阿枢,我有了新的九连环,是爹爹给我做的,下一次给你看。”
赵言枢已经放弃纠正他的称呼了,闻言点头应了,又问道:“你的喉咙还痛么?”
他昨天扯着小细嗓子哭了那么久,停下之后就有些不舒服。
蔺博哭丧下脸:“痛,药也苦。”
赵言枢长这么大只吃过一次药,闻言有些同情:“那你以后不要哭,就不用吃药了。”
蔺博闻言相当乖巧的点了点头:“好。”
赵若桢看着儿子和赵言枢你来我往的说着话,一个童言童语,一个小大人一样不停安慰,相处的十分融洽,便更是觉得心里滋味难辨,一方面为自己的母后难过,另一方面也不得不承认,她的心轻轻定了下来,像是松了一口气似的。
“朕前头还有事,”皇帝站起身来,环视众人:“希望诸位夫人尽兴。”
众位诰命夫人还在思考七皇子拜程敬铭为师这里面暗含的的意思,这时候纷纷醒过神来,站起来一起谢过皇帝。
这一场的主角明面上是皇后,实际是赵言枢,皇帝为了接下来的事做准备,就必须淡化邵循在其中的作用,因此跟以往摆在明面上的关注不同,他在尽量的克制自己,全程跟邵循没有交流。
皇帝站起来准备要走,那边宁寿宫的赏赐就到了。
是怀悯太子妃妃邓氏亲自带着人送来的。
邓妃进了殿门走进前来时,才发现皇帝也在,她稍有错愕,但还是恭敬又不刻板的行了个家常的礼节:“见过陛下。”
皇帝抬头,语气相当客气:“大嫂不必多礼。”
邓妃便直起身子,转头眼含笑意的对着皇后道:“弟妹,太后特地备了赏赐送给你,我主动请缨送来,你可别嫌弃晦气呀。”
皇后连忙道:“不、怎么会呢,劳烦您跑这一趟,我实在感激。”
语气比皇帝还要客气。
邓妃便将东西一一搁下,又笑盈盈的看向赵若桢那边:“我有日子没见到阿博了,他现在身子好些了?”
赵若桢道:“劳伯母挂心,他好多了,这几天能跑能跳,就是调皮了好多。”
邓妃道:“这是好事,能将这孩子养的这么好,还多亏你这做母亲的辛苦一场。”
将先天不足的儿子养到如今,是赵若桢这辈子做的最有成就感的事,闻言脸上绽出了笑意,眉梢眼角都是幸福的意味。
邓妃见了,眉眼弯得更加深切,她一直看着赵若桢,直到赵言枢主动过来拉拉她的裙角:“伯母好。”
邓妃眼睛一亮,弯下身一用力就将这孩子抱了起来:“哟,瞧这是谁这么重,伯母都抱不动了。”
赵言枢认真道:“不是阿枢重了,是伯母力气小。”
逗得邓妃直笑,邵循见状吓了一跳:“阿枢,还不快下来,娘娘身子不好,你……”
“不碍事,”邓妃跟赵言枢平时就十分亲厚,此时抱着颠了颠:“他才几两重啊,是不是,阿枢。”
赵言枢的成长一半时间在甘露殿,一半时间在宁寿宫,邓妃就住在东宫边上,严格意义上还是太极宫的范畴,离得近,就经常进宫来看望婆婆,一来二去,跟赵言枢自然很熟。
最后赵言枢自己主动下来了,他歪着头,语气带着尚还稚气的关切:“我是沉了,伯母要休息。”
邓妃一顿,接着摸了摸赵言枢的头:“……好,谢谢我们阿枢这么体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