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8章 察举制
    崔琰回去的时候崔林就站在外头, 依然是来时那身襜褕,一些地方已经泛白,但他站得很直,似有股力量支持着他, 两人对视了会, 里头传来激烈的讨论声。崔林道, “是佃农一事。”



    崔琰上交佃农户口,只是族中几位长者同意, 等这事传回清河, 崔氏内部几乎炸开了锅。他崔琰想讨好长公主,法子多的是,偏偏揭了自家老底。并且他们崔氏做了第一人, 你让剩下那些士族怎么办?



    不交, 人家崔氏都交了,你要和长公主对着干吗?



    交, 谁愿意把自己的钱送出去。



    一时间清河风起云涌,崔琰这个出头鸟就被无数支枪盯上,外头的, 还有自家人的。



    崔琰脸上无大表情,他不觉得自己有错,面对诸多非议,依旧能保持心中观念。



    “德儒也是来劝说我的?”



    崔林摇头,相反安慰起崔琰,“堂兄若是需要我,尽管开口。”



    虽然他现在没有发声的力量。



    崔林家境贫穷, 年轻时候也没闯出名头, 只有崔琰看得起自己。都说投桃报李, 崔林想尽一份微薄之力。



    崔琰停下脚步,过了会发笑起来,“德儒此言就是对我最大的帮助。”



    让他知道,他非一人独行。



    说罢转身走进屋里,那儿,族人在等着他。



    **



    崔琰的事闹得很大,主要是佃农一事本来就是热议,崔琰这一招直接让他站到风尖浪口,且不谈清河那边的情况,刘意也打听起崔琰这个人。



    崔琰在河间名气很大,据说长得好看还很受人尊敬,一个标准的名士。



    还有崔氏。



    平心而论崔氏算不上什么大族,比起袁绍这种名门望族,崔氏只得算是刚出头,看崔林就知道了,明明是崔琰的堂兄,没名气不说,还得穷到自己去种地。



    因此崔琰上交来的小本本也算不上什么惊天动地,顶多算能看,和河间那个比起来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不过这件事重点不在佃农的数量,而是崔氏的态度,虽然名气比不上袁氏一族,但崔氏在冀州也算小有名气,崔氏的投诚在刘意看来就是起了领头羊作用。



    仿佛在告知其他羊,以后你们身上的毛也要这样剃。



    出于自己的好奇心,也有必要的政治运作,刘意召见了崔琰。



    等真见到崔琰,刘意又觉得有些好笑,因为在这个时代看来,美须可以提高男人的魅力值,偏偏刘意不吃。



    刘意:看起来更像爹,不像男朋友。



    抛去多余的心思,刘意和这位清河名士攀谈起来,“足下所为令人敬佩,不过听说清河有非议,可是足下受了委屈?”



    崔琰这几日确实不得安眠,不过在刘意面前是绝口不提,“长公主为民费心,琰没有可以相助的地方,只能在此事上减少长公主的忧心。”



    完完全全的投诚,算是意料之内,刘意含笑点头,既然对方有诚意,她也不吝啬自己的善意,“尊驾的名声我素有听闻,只是古语有云: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尊驾有才不假,但我不知晓您的擅长之处,况且眼下冀州未定,我虽想与尊驾论道,无奈事务,不若这样,您以笔论述所思所想。”



    说完不等崔琰表态,刘意转头就问荀彧,“一般是考常科还是特科?”



    碍于崔琰在场,荀彧没法制止刘意,像崔琰这种名士根本不需要察举,人家完全可以直接征辟进来。



    简单来说崔琰是个名士,那么刘意直接任命崔琰为官就可以了。



    走察举制反而有些顾此失彼。



    不过崔琰脾气很不错,又或者说本人有信心,他笑呵呵道,“琰少时为正卒,羡慕孝廉,方才有感发愤读书,今走察举,也算圆了旧梦。”



    崔琰年轻时候也是个中二少年,喜武不喜文,后来被乡里人送去做徭役当兵,那日子太苦了。



    吃了苦头的崔琰立马转变人生方向,从一个粗人转变为饱读诗书的名士。



    可见孩子就是欠打。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刘意和崔琰就这么说定了,再观荀彧神色,一看就准备回去碎碎念,刘意走了半步又停下,对荀彧分外疼爱,“崔公一人参考颇为孤苦,要不这样,文若你也一起来。“



    荀彧,“……“



    刘意说完面对两位大龄考生,左思右想,最后拉了一堆人下水,“既然别驾都参加了,奉孝他们也一起来吧。至于何人出题,我记得孔明先生还在邺城。“



    就那位被刘意骗过来的书法大家,叫胡昭,字孔明。这位不怎么插手军政,纯粹的清流,又受人敬仰,让他做主考官不错。



    刘意这种堪称胡来的姿态反而叫崔琰定下心来,他想到尚在清河的崔林,鼓起勇气道,“琰想要讨要一个名额。“



    刘意似笑非笑,在崔琰报出自家堂弟的名字后,表现的非常大方,“是与不是,笔下见真知。”



    言下之意就是同意了,崔琰松了口气,目送刘意离去,转而寻人托信到清河。



    他人都说崔林无用,可在崔琰看来,崔林只是大器晚成,还少了一位明主。刘意种种举动皆是为民,开头已经赢得崔琰好感,至于是否要为刘意效忠,还得看刘意日后的行为。



    毕竟这年头不仅主公在寻谋士,谋士也在挑主公。



    **



    刘意回去后没能逃过荀彧的碎碎念,这位颍川出身的文人向刘意告知文人圈子里的规矩,“能被称为名士的,其才能已被确认。崔琰为清河第一家向您示好的士族,您不该轻慢。”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刘意念着雒阳的童谣,她见荀彧变了脸色,收起话来,改口道,“我明白文若的意思,崔琰自然是有才之辈,你等也是,但总有人会钻空子,尸位素餐,诚然现在冀州不会出现这种情况,难保日后不会,我想以制度确保有才之辈不会流失,这样即便他日上位者更迭,也不会重现不知书。”



    荀彧敛容,“长公主远虑。”



    刘意失笑,其实这也改变不了太多,只是将士族内一些不好的分子剔除出去,像徐庶这类寒门出身的文人太少了。在这个时代读书是件非常奢侈的事,家中有余粮父母才会考虑,像普通平民,一年到头在地里耕作,哪还会奢想读书为官。



    “不过非常时刻,有些科目便不考了,挑个时日统一做考。”提到这刘意非常兴奋,“我来监考。”



    虽然不是高考,可也算她头一回展开的考试,总得有些纪念意义。



    回头插手次数多了,她保证给整成科举。



    这边胡昭接到刘意的通告,开始琢磨考试内容,那边刘意在荀彧的安排下,终于见到了她的老朋友。



    袁绍。



    河间郡一事让公孙瓒大赚一笔,他明白渤海的粮草可能讨不过来了,倒也大方没有再追要,毕竟兔子急了还会咬人,冀州尚有一战之力。公孙瓒非常眼色拔营起寨回幽州,临走前按照约定,把袁绍交给了刘意。



    袁绍的军队消耗了麹义大半力量,导致冀州无法打胜仗,可袁绍也因此兵尽粮绝,在公孙瓒面前无力反抗,直接被打包送人。



    这就是没有军队的下场,和刘协一样,任人宰割,刘协好歹还有个天子之命,袁绍是一无所有。



    因为这会人们夸的袁氏之子是袁术,不是这个在冀州吃了败仗的袁绍。



    不过即便沦为阶下囚,袁绍依旧衣衫整齐,不失风度。这大抵就是世家风骨,你很难对他产生厌恶。实际上袁绍在渤海郡的名声也不差,至少在袁绍治理这段期间,渤海郡百姓对袁绍颇有好感。



    “见过长公主。”



    刘意让荀彧等人退出,自己坐到袁绍面前,她仔细观察了袁绍的脸色,实话实说,颜色憔悴,没了从前的意气风发。



    袁绍被刘意盯着也不恼,反倒神色平静问刘意,“长公主想好如何处理了吗?绍劝告长公主一句,斩草除根,勿使能殖。”



    他在警告刘意,要不把他杀了,假使放他走,他日必会来报复。



    刘意反倒提起一件不相干的事,“文若和我闲聊时,曾道士人拜访,不问才学,先问姓氏,若是拜在汝南袁氏门下,便是佼佼者。可文若又说了,门生与恩师并无授业关系。本初为袁家之子,可否告知我,在这种情况下,你等如何提拔子弟,为朝廷效力。”



    好长一段时间袁绍都没有作答,不太明白刘意和他提这个干嘛,不过刘意肯和他聊,就意味着有机会,他盯着案桌上的污点回道, “衣食足而知荣辱,他们为太学生,自入学起便知要为天子效忠。”



    刘意轻笑一声,算是勉强通过了,她又问道,“那本初呢,我听人言,本初并非袁家嫡子,不过婢生子,若非被过继给他人,以本初的身份,何以能得高位。”



    这是袁绍的难言之隐,除去袁术没人敢戳他的痛处,袁绍张口想冲刘意发火,不想刘意声音比他更高,“你是窃喜被过继他人,得了便利。就没想过那些没被过继的人吗?”



    袁绍被刘意的声音镇住,他愣了会,好似很不解,“为何要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