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1章 经个商
    离开武库时, 荀彧虎着一张脸没搭理刘意,兀自一人上了车,麹义和几个武将嗅出不对, 互相推搡, 没一个敢出声。等送走刘意等人, 方有人道, “别驾似乎生气了?”



    “工官自商周时便未动过, 立朝后以法定性。况且眼下危机时刻,诸侯皆需兵器。放工匠走,若是落到他人手中, 岂不是自毁城墙。”



    几人嘀咕完又想听听麹义的话,可惜麹义性格向来孤僻, 不爱搭理政事, 三句变两句。“长公主给兵给马,我管这些作甚。”



    他心里清着,刘意这几日闹归闹,兵权放的很宽, 凡是麹义提出的, 刘意基本都会答应。



    有这么好的上司,他管那么多干嘛。



    麹义心里琢磨着刘意提出的精兵计划, 也不管手下这几个, 拐了人转去军营。



    回去路上刘意和荀彧一人一辆, 侍女机灵, 没多久便和刘意打起小报告,“长公主, 别驾不曾送来公文。”



    刘意瞪她, “你还想让我批?”



    侍女自然不敢再闹, 刘意心里明白侍女说的什么意思,更清楚荀彧的态度转变。她凝视自己掌心,很快收拢,“冀州内有不少铁矿,回去把地图给我寻来。”



    她要集中力量办大事。



    等回了邺城后,荀彧才开始对刘意念,看得出他在路上憋了很久,亦或者整理了一肚子话。



    “士农工商,四民固然重要,可自武帝以来,工商居后已成常态,若二者有利可图,先前安顿下来的流民知其事,恐被有心人利用。您在士族一事上已得罪不少人,若再生变,则对局势不利。”



    荀彧说这话时刘意在低头查冀州的铁矿,冀州有好几处铁矿,分布也比较散,其中巨鹿郡有个大型铁矿,还有个煤矿……说起来,这附近离子龙故乡很近。



    刘意在上头做了个标记。思量完抬头一看,她的别驾已经瞪她很久了。



    “长公主,您在听吗?”



    “没有,能再讲一遍吗?”



    荀彧深吸一口气,要不是刘意是他上司,不然冲刘意这态度,他是要甩袖走人的。



    “不过我明白你的意思。”刘意撑着下巴想了想会,“释放工匠固然有不妥,但我眼下我需要大量铁器,军中配置不可怠慢。民间也是重中之重,佃农与流民入冀州后,虽配置了荒地,新的种田之法也有了,可我听闻农民器具不足,铁器稀少。有些地方甚至刑具用木具代替。这太慢了,文若,我想下个秋收就收回河间渤海两郡。”



    她没有公孙瓒的地大物广,可她手握北方最肥沃的土地之一,面积不够,那就最大程度提升效率。



    “若是为此,更不应该释放工匠。”



    大生产的优越性是私营无法超越的,尤其是这个时候,刘意更不应该放人走。



    对此刘意回道,“确实如此,可炼钢之法乃是利国利民大举,千秋万代也。如此殊荣,还不够他更换出路吗?我固然希望自己后代代代是皇族,可他们也应该有往上爬的希望。乞丐不会希望他的儿子还是乞丐。若从中出现一位治国之才,我会很高兴,他的阿父也会很开心。”



    最后一句莫名说到荀彧心中软处,他回望刘意,这位一人之下的长公主,有时候站在比任何人都要低,因此也看到更多。



    于是等刘意查完铁矿,发现她的别驾看她目光越发温柔,以致让刘意毛骨悚然。



    “你觉得,若是将一部分铁业交给……有事?”



    荀彧没有多说,他先是在地图上研究了会,继而问,“管子所论的官山海?”



    太阳底下没新鲜事,后世的国有民营人家管子在几千年前就玩出花来了,铁矿归国有,经营权交给商人,完事还征税。而盐铁专卖,官营,征税,历朝历代都有变化,无非是太平盛世,交于商人营业,财政困难时,收为国有。



    如此反复横跳,左右摇摆。



    如今刘意说要对冶铁业放权,荀彧一脸我就知道。



    不是不尊敬刘意,而是这类事史书里头太多例子了。



    搞的刘意一点骄傲感都没有了,“所幸人杰中文若只有一个。”



    荀彧压根不给她面子,“凡是遇盐铁两业,熟读《管子》再正常不过。”



    前头还有个武帝对商人重税,搞的一出大事,再遇上刘意,他们自然要提高警惕。



    不过人同样有个毛病,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即便有例在先,他们当真不要?”



    荀彧没立即答复,他代表不了别人,低头沉思片刻,“可以问问。”



    荀彧并不是处处和刘意唱反调,更多时候他是担心过快的改革引起不满。所幸刘意很懂得打一巴掌给一颗枣的道理。抢走士族的佃农后,刘意愿意让出这块利益。



    不过在找来士族之前,这事还得和底下官员聊聊,一来听听群众的声音,二来提前给士族打个预防针,不行可以再谈谈。



    会议照样安排在老地方,从事以上基本都到齐了,崔琰几个也在,刘意扫过众人,平静开口,“管子有言:唯官山海为可耳。诸位都是有识之士,可否为我解惑一二,一述缘由。”



    在场每个都是人精,刘意不是那种兴趣一来就要和你讨论人生的人,今天把人叫到一起,忽然说起这件事,加之前几日传闻的工匠之事,大伙很快明白过来。



    刘意要对盐铁下手。



    当下便有人道,“桑大夫有言,笼天下盐铁诸利,以排富商大贾……损有余,补不足。今天下大乱,民有饥,兵不足。若交于他人,如何能得利。”



    另一个便道,“桑弘羊不效法先古,争权谋利。武帝之后民不聊生,否则怎有盐铁之议。”



    “即便盐铁之议又如何,盐铁之议后官营不变,可见宣帝仍旧赞同此法,不然哪来的孝宣之治。”



    “我看你是书读糊涂了,盐铁之议当政者乃是霍光,足下是赞同霍光之举吗?”



    “胡扯,宣帝未改之法,岂能与霍光并论。”



    这两个一个批评霍光,一个说桑弘羊,标准的借古讽今,说完一个就站起,迫不及待叙述自己想法。虽然语气激烈,但行为上彬彬有礼。



    刘意想了会,可能这就是文人吧。



    她要是吵不过别人,估计就是拿着剑架在别人脖子说好。



    听完这场辩论,刘意再说,“依卿所见,眼下乱世,乃是非常时刻。是要盐铁官营,可我听闻,官营生产农具不便,敷衍了事,价格昂贵,贫民更是不得。”



    这也是官营的弊端,没有动力灵活应对市场。有人回道,“让其严加看管,定不会出错。”



    虽然是一个法子,但刘意不想用,她道,“兵器容不得有误,更不得泄露,决不会放。至于农具,第一批农具便由我等牵头买下,想必他们也不敢怠慢,赠与农民,往后由此自由经营,诸位觉得如何?”



    这里头能折腾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刘意和众人聊了不少,规定日常用品不允许抬价,官方定价,如果溢价过高直接封店,并处罚金,至于其他的,大户人家才用得起的精美物件,什么香炉之类的,尽管抬,反正冤大头是你们,卖高了她抽税还抽的开心。



    而技艺精湛的物件,又需要手艺高超的工匠,她这边放走人,有利于技术流动和传承。



    自由生长的市场才有活力,能涌现更多人才和技术,同样,太自由容易过了火。



    聊到后来刘意也累了,“找几个人定法,写好了以后给我。”



    至于他们愿不愿意来,刘意本着公正公开的态度,“将此事告知他们,价高者得。”



    既然是宰冤大头,自然要宰最肥的那个。



    这事过后,郭嘉主动前来求见刘意,说要领个事。



    “既然要放开铁业,盐业也可考虑一二。”



    刘意斜睨郭嘉,冀州靠近渤海,本来靠渤海郡的海盐自产自足,失去渤海郡后,的确有些捉襟见肘,但没到非要开放盐业的地步。



    “我希望你说的不是突袭渤海郡之类的话。”



    目前得罪公孙瓒的代价太大,刘意付不起。



    郭嘉说的自然不是这些,他摇着羽扇笑道,“长公主觉得,青州如何?”



    古代产盐分海盐、池盐和岩盐等,多余的不叙,冀州这边主要是海盐,而海盐就是沿海这一圈,除去渤海,还有下面的黄海和东海,东海暂且不谈,离冀州最近的就是青州。



    郭嘉侃侃而谈,“青州经黄巾之乱,民流离失所,急需稳定。素闻臧洪忠君爱民,青州在他治理下颇有起色,今长公主失两郡,如失臂膀,何不向臧洪说明缘由,请臧洪相助。”



    可刘意并不想和臧洪做合作伙伴,士族已经够多了,她不想再要一个和她齐头的刺史。



    她提裙站起来,在书架上找寻盐矿图,很显然,沿海一带占据了大部分盐矿。而盐和一样,在特殊情况下,都是战略物资。



    她不会把自己的命脉交给别人,万一回头她和公孙瓒打起来,臧洪卡了她的盐,这绝对是致命的。



    她凝视墙上的地图,外头的光照亮刘意半张脸,明媚动人,她侧首对郭嘉道,“既然忠君,何不投靠于我?”



    郭嘉含笑道,“嘉愿为长公主效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