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1章 查找货物
    袁公明此时想到上级老镇江,不知他人在何处。



    更重要的是,新的联络人在哪里?



    袁公明正在等待。



    不想啦!



    袁公明只记得一个信念:一日成为战士,永远是战士。



    战士的使命就是不停地战斗。



    永远记得站在红旗面前的庄严宣誓。



    明天,开始明天的战斗。



    第二天上午,袁公明早早来到保安司令部,见到钱副官,直接说明来意。



    “发现日本满铁在上海的经济谍报网,间谍遍布几十家重要的上海公司。”



    “这些公司涉及棉花、粮食、油料、钢铁、化工等众多企业。”



    “有迹象表明,这些间谍正在策划采取行动,进行破坏活动。”



    袁公明已将存在大脑里面,在走道公司复制的各公司生产统计表和每月奖励费表默写出来。



    立即拿出来递给钱副官。



    继续说道,“这是获取到的情报。”



    “生产统计表汇总后,可以全面掌握上海当前的生产状况,这是核心战略数据。”



    “每月奖励费表上的签名是埋伏在各公司的间谍头目。



    “根据这两张表,对应到公司和人名,可以一举铲除这个情报网。”



    袁公明提出,“我要立即面见李司令,督促保安司令部迅速采取行动。”



    钱副官不敢怠慢,立即拿着表格出去汇报紧急情况。



    不大会儿功夫,门口出现一个身材魁梧的中年男人。



    他就是最高长官李司令。



    还没有进门,李司令的手已经伸出,话已经说出,“特派员,感谢支持保安司令部的工作。”



    袁公明赶紧起身相迎,热情回应,“袁某本职工作,突然发现紧急情况,立即前来通报。”



    李司令请袁公明坐下,把发现日谍情况再次核实一遍。



    单凭两张表格,足以证明所言不虚。



    李司令立即叫来特务处梅处长,将情况讲明。



    随后调派资源,“从现在开始,铲除日谍经济情报网是特务处首要任务。”



    “特派员牵头布置任务,特务处负责执行任务,不折不扣执行,务必成功。”



    袁公明赶紧明说,“不敢指挥梅处长,不敢指挥特务处。”



    “我建议立即设立满铁间谍抓捕行动小组,梅处长任组长,袁某任顾问,配合梅处长。”



    非常合适的建议。



    李司令当即同意下来,“立即按照特派员的建议落实执行,钱副官负责全面协调配合。”



    事件落定。



    李司令有他事需要处理,离开现场。



    袁公明先说出担心,“涉及到几十家公司,行动必须小心,以免打草惊蛇。”



    随后对钱副官和梅处长说道,“特务处按照表格上的名字,到各公司查实名单。”



    “按我的判断,名单上的人是头目,在公司内部肯定不止一个人参与。”



    “特务处兄弟的第一任务是尽快锁定这些人员,组织力量同时行动,同时抓捕。”



    钱副官和梅处长言听计从,样样答应。



    袁公明又拿出牛工头签收的船舶运输送货单,“这是我最新发现满铁的情报线索,正在设法追查,无奈人生地不熟,又缺人手。”



    话还没有说完,梅处长已经明白话中意思,立即回应,“我派一个特务小组听特派员调用。”



    一个电话打出去。



    不久,五个年轻力壮的特务在走廊里列队站好。



    是汤助长和他的小兄弟组成的队伍。



    梅处长领着袁公明出去交接人手。



    对汤组长说得明白,“从现在开始只听特派员命令,专配一辆行动汽车,武器弹药管够。”



    好一副出去火拼的架势。



    梅处长接着命令,“保证特派员的人身安全,绝不能有半点闪失。”



    汤组长立正,敬礼,接受梅处长的命令。



    随后立即转身,面向袁公明敬礼,报道,“坚决服从特派员命令。”



    袁公明开始喜欢汤组长,认真地说道,“我们都在听从钱副官调配,服从梅处长安排。”



    场面话。



    袁公明立即告辞,领人出门办案。



    刚刚离开保安司令部,袁公明马上宣布一条铁纪律,“未经允许,不得暴露特务身份。”



    仗势不能办案。



    汤组长连忙关照清楚。



    效率不错。



    干活吧!



    现在还不到抓捕牛工头的时候,必须先查清线索。



    先找船。



    再找货。



    船舶运输送货单上有船号,但是用处不大。



    只能先找卸货的码头。



    特务小组分两拨,拿着船号,沿着苏州河两岸寻找。



    功夫不负辛苦人,在官塘码头发现运输船线索。



    码头老板记得昨天的事情,“近百个塑料拎桶,船老大说是家里炒菜的油。”



    言语当中带着不信。



    袁公明有所察觉,立即将码头老板拉到旁边,低声问道,“塑料桶里装的是什么?”



    码头老板也不遮掩,“要不是给的装卸费高,我才不敢在码头卸货呢!”



    “说是家里炒菜的油,骗谁呢?我鼻子尖,明明能闻到汽油的味道。”



    汽油?



    汤组长刚刚跟过来,听到汽油两个字,立即说道,“这是禁运物资,要坐牢的。”



    码头老板并不介意,神神秘秘地说道,“现在的码头如果不做违法事情,谁能活下去?”



    “政府天天加费,月月增税,再这样搞下去,还不如让日本人管算啦!”



    混账话。



    当着特务面前痛骂政府,胆大包天。



    码头老板说的是实话。



    骂人也是心里有火。



    袁公明连忙拦住话头,生怕惹毛特务。



    更不想扯远,连忙问道,“知道塑料桶运到哪里吗?”



    码头老板指点着门口,“过去看看就知道,进出汽车都有记录。”



    走到门口,立即查到运输汽车牌号。



    但是也没有多大用处。



    运输船舶和运输汽车都是运输工具,运完即走。



    船主在哪里?汽车司机在哪里?



    要花大功夫寻找。



    马上找不到。



    袁公明盯着码头老板问一句,“知道货物是从哪个码头装运的?”



    码头老板哼了一句,“记得是汇山码头。”



    袁公明立即有了新想法,连忙领着特务离开码头。



    走到无人的地方,立即命令,“我们赶快去汇山码头,查明货物是什么?运到哪里?”



    汽车是活的,谁知道现在哪里。



    而码头是死的,永远在水边。



    但是汤组长面有难色,吞吞吐吐好半天,也没有接受命令。



    袁公明不解,赶紧追问缘故,“汤组长,你们还有其他事情要做?”



    “那我们快到去汇山码头,查完,你们自己忙去吧!



    语气十分着急。



    不能不急。



    时间已经快到中午。



    汤组长被逼无奈,连忙说出非常奇怪的话。